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乒乓球项目奥运风云录3:女队人选起波澜

已有 369 次阅读    2016-07-08 09:14   标签乒乓球  风云录  项目 
乒乓球项目奥运风云录3:女队人选起波澜

    大赛成绩是考察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最佳指标,1988年奥运会人选,主要是根据1986年亚运会与1987年世乒赛的成绩进行最终评价,于是,这两次赛事的份量陡然变得重要起来。
    好事多磨,女队人选经历了三次报名,两次换人,才最终尘埃落定,那是怎样的一种波澜起伏?
    国际乒联公布了1987年世乒赛优秀选手名单:
1.何智丽
2.梁英子(韩国)
3.戴丽丽
4.焦志敏
5.陈静
6.耿丽娟
7.管建华
8.李粉姬(朝鲜)
9.巴托菲(匈牙利)
10.赫拉霍娃(捷克)
11.布拉托娃(前苏联)
12.李惠芬
何智丽
    前12名的选手,中国队就占了7位,排在最前面的何智丽和戴丽丽顺理成章的获得了直通资格,而焦志敏和李惠芬参加了亚洲区的预选赛,分获冠亚军,这样,冠军焦志敏就拿到了第三个参赛名额。中国乒协上报了第一次奥运名单,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三人榜上有名。
    而李惠芬,排在最后一个,但谁能想到她最终搭上了汉城奥运会的末班车。
陈静
    在第二次公布的奥运名单中,中国队除去了何智丽的名字,而让排在第四位的陈静顺位顶上,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众说纷纭的何智丽让球风波。
    1987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了第39届世乒赛,女单半决赛,韩国选手梁英子淘汰戴丽丽率先闯入决赛。另一场半决赛,中国选手何智丽和管建华同室操戈。教练组考虑到,此前何智丽与梁英子交手只有50%的胜率,而管建华的削球打法对梁英子却有明显优势,所以决定让何智丽让球给管建华。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比赛打响后,何智丽却临场变卦,狠下杀手,而管建华毫无心理准备,以0:3惨败,事后管建华失声痛哭。
    决赛中,何智丽最终还是以3:1击败了梁英子。此时全队上下才松了一口气,毕竟宝贵的金牌还在中国人手里。但是,一个运动员公然在临比赛时,推翻让球的承诺,违抗教练组的决定,这在中国乒乓球队内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何智丽这次抗命不遵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自己竞争奥运资格的前景,但何智丽对对朝鲜主力选手李粉姬的战绩一直不错,教练层还需要何智丽去扫清障碍,还没有摒弃她。
焦志敏
    可是,因政治原因,当时的朝鲜与韩国势同水火,朝鲜代表团宣布抵制汉城奥运会,李粉姬不参赛,何智丽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所以第二次公布的奥运名单里,何智丽的名字被年轻的陈静所取代。
    何智丽落选后,将矛头指向了戴丽丽,在1987年世乒赛女单半决赛中,被称为梁英子克星的戴丽丽之前对梁英子八战八胜,但第九次较量却以2:3意外失手。
    国乒迫于何智丽事件的舆论压力,第三次公布奥运名单时,不得不把戴丽丽拿了下来,在最后一刻还是被踢出奥运门外,使戴丽丽心灰意冷,伤透了心,从此退出国家队,远离乒乓球圈。
    空缺的位置由李惠芬顶替,李惠芬在之前的亚洲区预选赛只拿了亚军,想参加奥运会本来毫无希望,没想到峰回路转,机遇从天而降的,把她砸得幸福得晕了头。
李惠芬

    至此,汉城奥运会女乒名单终于尘埃落定,焦志敏、陈静、李慧芬三人参赛,而女双则由焦志敏和陈静配对,两个左手搭配,意在突出奇兵,打韩国队一个措手不及。
    正是:奥运名单屡更改,平地岂料起风雷。
乒乓网——太阳目标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