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再谈挥拍路径兼与X先生商榷 (转载)

已有 328 次阅读    2015-05-16 15:03   标签乒乓球  border  color  style  文章 

再谈挥拍路径兼与X先生商榷 

徐旋

目前乒乓球教学视频中,X先生的不错,一是条理清晰,二是原理透彻,三是环节详尽,故而观看者较多,反映也较好,总体上说,在众多的视频教学中属于上乘之作。
  但是,X先生在某一集的拉球教学中谈到撞摩式拉球时说,为了撞击和摩擦的兼顾,需要将板型进行从大到小地“渐进倾斜式”,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我在《正手反胶拉球的挥拍弧线浅谈》的文章中谈到,拉球时板型位于收臂面之中,挥拍路径从侧边看是一条直线,我们不妨把这种拉球方式命名为“直线斜撞式”。
  那么“直线斜撞式”和“渐进倾斜式”哪一个更好呢?
 一、 撞摩比例分析
(一)、 摩擦的分析
  X先生的“渐进倾斜式”拉球是为了加入摩擦,那么“直线斜撞式”有没有摩擦呢?我们知道,摩擦来至于物体接触后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我们现在来看一下“直线斜撞式”拉球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如图所示,假如我们是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拉球,球的下降速度是V1,球拍击球的速度是V2,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直线斜撞式”拉球,是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其相对速度大小,在理想状态下为V2+V1CosB(图示一)。
  也就是说“直线斜撞式”和“渐进倾斜式”都是有摩擦的。
(二)、 撞击的分析
  撞摩式拉球,不仅要有摩擦,更重要的是要有撞击,那么“直线斜撞式”拉球是否有撞击呢?我们知道,撞击也是来至于球与球拍的相对运动,与摩擦不同的是,这种相对运动来源于球与球拍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图中我们不难得出其垂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在理想状态下为V1SinB(图示一)。
  也就是说“直线斜撞式”和“渐进倾斜式”都是有撞击的。
二、 击打稳定性分析
  首先,采取“渐进倾斜式”拉球,拉球的瞄准点与击打点是不同的,击打点比瞄准点要偏高一些;而“直线斜撞式”拉球就简洁得多,击打什么就瞄准什么,从而保障了瞄准点与击打点的一致性。
  其次,人体在做“渐进倾斜式”拉球的动作时,小臂需要翻卷,尽管是“渐进式”的,但也增加了动作的复杂度,于此同时也会破坏拉球时球拍、小臂和大臂位于同一个平面的稳定面(见本人《正手反胶拉球的稳定性浅谈》),其稳定性也就比“直线斜撞式”要弱了。
  也就是说“直线斜撞式”比“渐进倾斜式”稳定性要高。
三、 拉球质量分析
  从侧面看,“直线斜撞式”拉球走的是一条直线(见图示二),而“渐进倾斜式”拉球不可避免的是向上凸起的弧线(见图示三)。而我们可以知道,在相同的情况下,走直线要快于走弧线,挥拍的速度“直线斜撞式”也就高于“渐进倾斜式”了,其击打的质量,“直线斜撞式”也就高于“渐进倾斜式”了。
  另外,从人体发力的角度来说,“直线斜撞式”简明扼要,而“渐进倾斜式”还需要进行大臂或小臂的调节,发力也就没有“直线斜撞式”流畅了,从这一点来看,在同等条件下,“直线斜撞式”与“渐进倾斜式”相比,人体可以发出更大的力量。
  也就是说“直线斜撞式”比“渐进倾斜式”拉球质量要高。
四、 两种拉球方式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拉球挥拍时的“直线斜撞式”在撞摩比例的掌控、击打的稳定性以及拉球的质量上都要好于“渐进倾斜式”。不过,我们也不能排除“渐进倾斜式”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比如马龙在最近对阵奥恰罗夫时就打过一板属于“渐进倾斜式”的拉球,央视解说员称之为“卷拉”,但特殊情况不能代表普遍性,总体上来说,X先生在拉球上的“渐进倾斜式”是值得商榷的。

再谈挥拍路径兼与X先生商榷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