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是拧的基础 ——练习拧拉别盲目
已有 451 次阅读 2017-11-25 09:46搓是拧的基础
——练习拧拉别盲目
乒乓 姜武
拧拉技术可以说是乒乓球技术进步一个重要的标志,拧拉的出现,使得接台内球的手段更为丰富,拧拉能比挑打加入更多的摩擦,使得全台接短球无死角,全台皆可拧也就形成了,接发球主动积极的全台无死角的进攻体系,也是专业的主流。业余球友的从众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本身就是快乐乒乓,其中的一份快乐是在不断地尝新过程中体会到的,包括器材地尝新,当然我要说的就是技术的尝新。刚学会拉弧圈,看着美妙的弧线,强烈的旋转,那是个美,接发球上去拧上一板,感觉就是爽,这就是业余乒乓。但在真正的业余比赛中,能从容拧上的那都是半专业的了,拧完之后还能衔接进攻的,那就是专业队下来的了。我们熟知我们和专业选手的区别,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学球经历,我从来不反对大家去学拧拉,但真要想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水平,切记,还是先把搓练好。
别说是我们业余选手,就是专业选手,我们也可以看到,搓(摆短)运用得也不少,尤其是现在的塑料球,拧拉的质量得到限制。像樊振东,张继科这样,有着独步天下的拧拉,在比赛中的优势也不那么明显了。所以,我们业余选手也要弄清自己练球的方向。
当你各单项技术都练得差不多时,当你能进行简单地练习一些组合技术时,当你可以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时,你就该考虑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半路出家的球友们很多,想像受过专业训练的小孩一样打成专业水平,不是说没可能,只能说是希望太渺茫。所以,我们应该研究自己的技术体系,说白了也就是自己打球的路子。
我们先说说现在专业的全满贯得主马龙,他的技术体系可以概括地说成是,技术全面,攻防均衡,正反手衔接好,防守反拉能力强(细分地话还有很多)。他在接发球时,拧拉运用得并不多,但照样能胜继科,能胜樊振东,胜在何处,胜在技术的支撑,他的摆接发球落点控制好,一旦拧拉质量不高,他便果断反拉。这一摆一反拉的衔接,和拧完接正反拉的节奏是明显不同的,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打法风格,我们既然定位自己是业余水平,那么我们就应知道,拧完接正反手进攻的路子对步伐,对身体素质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拧拉技术不难练,难练的是衔接下一板的正反手弧圈。这其中真有很多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前几天,有位练球几年的球友,按理说水平也不错了,我们切磋几局,第一局,虽然我赢了,但比分很接近,他反手居然能拧上几板,我防守质量不高。接着几局,我发球变化了,或长或短,或左或右,一局下来,他就蒙了,不但拧不上,拉接,搓接也失误连连,失去了接发球的节奏,一局只几分球,抛开身体因素的关系,他也练球好几年了,正常也应算是成手(定位是能自如地打个比赛)了吧!但他这实战练习的路子就不对,本身判断能力就不行,脚步也一般,却始终练习拧接发球,不但浪费了大量时间,水平也很难再提高。我无奈地告诉他,“一定要先把搓球练好!”搓是拧的基础,搓球对判断,步伐要求稍低,搓球稳定后,再去考虑拧拉也不迟。
这不是个例,练习拧拉接发球技术,一定要想好后续的衔接,要认识好自己的能力,我不反对业余球友练习拧拉,但一定要练习得法,使拧拉技术融入你的技术体系中,那你才能成为业余的高手,甚至走向专业之列。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