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私人教练》文字版
燃烧吧,爆发力!
拧、甩、停、撒娇,让你学会正确的发力技巧!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乒乓私人教练》。
乒乓器材提问区孤独的吉他者提问:我在拉加转弧圈时喜欢在最后用手腕用力摩擦球后手臂动作骤停,这样是否正确?
湿父解答:这位球迷朋友的发力感觉是没有问题的,这位网友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爆发力与制动性的问题,今天湿父就好好和大家聊聊什么叫做“爆发力”,乒乓球技术中,爆发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动性”,发力越强烈,这种制动性越明显。
事实上,所谓的力量是分为不同类型的,有的人耐力很好,有的人瞬间爆发力很强,耐力体现出人的体能状况,爆发力则反映出一个人绝对力量的大小。打乒乓球对于耐力与爆发力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如果耐力不够好,那连续作战能力就差,连续几天的十几场比赛打下来,体力可能会透支,如果爆发力不够好,那打球时单板质量就不够高,很难击垮对手。
无论是耐力还是爆发力,都受到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有的人没怎么练过力量,但是天生就是爆发力好,有的人天生耐力就比较好,比如一些非洲的田径运动员,他们在人种基因上有优势,我们在长跑、短跑、跳远等项目中,往往能感受到黑人运动员出色的身体机能。大家还记得那位尼日利亚的乒乓球运动员阿鲁纳吗?他和张继科的那场比赛让人印象深刻,他用非常规动作拉出力量极强的弧圈球,上来就把张继科打得找不到北,如果阿鲁纳的动作更加合理,那他拉出来的球可能质量会更高,这也是很多外国运动员无法与中国运动员抗衡的原因。亚洲黄种人的身体素质不如其他人种,但是黄种人的基因特性以及常年的训练让我们的发力方式更加合理,发力动作更加规范,我们能用更小的力量和动作打出质量更高的球。
乒乓球的发力是一个“合力”的过程,你自身发力再好,只是一方面,你还要把击球点找好,要把击球的“合力”发挥到极致,才能将你的力量更加有效地作用在球上,也就是所谓的“有效发力值”。打乒乓球打得好坏不在于动作甩的多么大,也不在于一板子挥出去能够打出多少牛顿的“力”,而是在于从挥拍到击球这个过程中,把最有效的“力”作用到球上。很多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打球总感觉“力不从心”,明明用了很大的力量,但是打出去的球却软绵绵的,原因就是“有效发力值”不够高。
想要提高打球的爆发力,首先要把击球的节奏、击球点以及击球的“合力”的感觉找好,该停顿时要停顿,该等球时要等球,该快速挥拍发力时就要发力。比如我们想爆冲爆弹时,如果找球的下降中期或下降后期,那是不可能找到合力的感觉的,如果想拉加转弧圈球,在球没有下落时就去击球的话,可能连球都摩擦不充分。在使用不同技术时,对来球的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爆发力的核心点就是“放松——制动”,在挥拍以前,让我们的手腕与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只有先做到放松,才能把力蓄满,就好比射箭,只有先将弓拉满,手松开弦,箭才射出去得远,如果弓没有拉伸性,硬邦邦的,那箭肯定无法射出去。我们的身体发力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先通过放松蓄力,才能在击球时将力量迸发出去。
腰部的发力可以总结为一个“拧”字,腰部的瞬间发力不是靠“转”,而是要“拧”,拧的不是腰,而是髋关节,要将力量蓄积在腰部,在发力的时候瞬间拧腰,拧腰的目的是带动手腕与手臂更好地挥动发力。
手臂与手腕的发力可以总结为一个“甩”字,“甩”不是乱甩,而是要求在引拍前放松,前臂拉开,手腕外展,在击球的过程中手臂快收,手腕跟随手臂向前甩动,甩动时要注意快速制动,收住手腕与前臂,否则力量会散掉,作用不到球上。其实手臂与手腕发力就好像甩别人耳光一样,你想甩得响、打得重,就要像甩皮鞭一样,由前臂带动手腕甩出去,甩到对方脸上后,手腕和手臂要快速住停,这样才能重击对手。
再举个例子,我们把腰手瞬间发力、瞬间制动的感觉可以想象成一位小朋友在你面前撒娇,腰带动手臂左右摆动,腰部发力的目的是为了把手臂的力量向前带动出去。大家小时候都应该玩过“拨浪鼓”,身体就像鼓身,鼓身带动绳子(就像手臂)甩动小球击打鼓面。
另外,如果不制动的话,首先是无法还原衔接下一板,其次是力量无法集中到球上,大家可以在打球时多体会一下。
很多球友对转腰、拧腰、髋关节转动、手臂的发力、非持拍手辅助发力等方面不是太了解,他们只会看到运动员发力的外部动作,却体会不到发力的内部协调配合,没有掌握要点,所以越练越糟。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关注我们每周六的乒乓公开课,因为这个问题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
乒乓球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到的,往往并不是表面的东西,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好了,今天的私人教练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看),也希望大家能关注我们的乒乓公开课,再见。
乒乓网-神笔马不良
2016年5月13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