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乒力”对预判的理解
已有 383 次阅读 已被 1 位用户收藏 2015-11-24 17:13
预判绝对是一种高级技术,软技术。
职业运动员的硬技术其实都差不多,谁都不比谁强多少,而真正能拉开档次的是软技术,预判和预动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咱们先说说预判的作用,或者说预判到底为了什么。乒乓球是一种快速运动,如果你每一板击球都能比对手快那么一点点,实力上就是天壤之别。相信不少人玩过cs吧?流行一时的竞技游戏,双方对决,生死就在零点零几秒,这款游戏特别强调预判。我们看马龙击球,典型守株待兔式,提前做好准备在那等着击球,他是当今乒坛预判和预动做的最好的运动员。不会预判的人,更谈不上预动,只能去抢球,准备不足,出手仓促,看似动作快、出手快,结果自杀频频。
所以,预判的作用就是一句话——让你提前有准备。
预判大体分为两种:事前预判和事后预判。
事前预判,指的是对手触球前,对回球线路,落点,速度及旋转在头脑中做出个初略的估算。这种预判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或者说,你经常会判断错,因为咱们不是神仙,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这要取决于你的经验以及对对手的了解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来说,遇到一个新对手,事前预判是很难的。
事后预判,这才是预判技术的精髓所在。是指球脱板后,飞行过程中,我们根据前半段弧线提前估测后半段弧线的能力,包括提前估测最佳击球点,结合预动,守株待兔。
其实这个不难,人人都有这种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这类预判。举例来说,过马路就是一种预判。比如距你30米处驶来一辆汽车,你是过还是不过?呵呵,不好说吧?你第一件事是盯车!大概盯它1秒钟左右,大脑会评估车速,然后根据当前的距离计算出到你身前的时间,然后你会对自己的行动能力做个评估,采取快跑还是慢走或是停在原地。这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当然,也有个别人预判出现偏差,后果会很严重。
过马路的预判和乒乓球是一个道理。第一件事是盯球(车),无非咱们把球换成了汽车、距离拉长了点、乒乓球是去逮,过马路是去躲,同样需要步伐配合提前行动。在通过下图进行说明。
这是两段动态截图,请问:你能不能通过图中已示的轨迹勾画出剩余的轨迹呢?我想即便是没打过乒乓球的人也能勾画得八九不离十,这就是预判!!事后预判。人人都能掌握的技术,绝非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甚至我不认为它是什么技术,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只是没人告诉你,你不知道怎么应用而已。对方出手后一小段弧线至关重要,它是事情的起始和发端,决定了后续一系列过程,需要盯球做支撑,你便可以提前预知,占据主动。如果你不会盯球,根本谈不上预判,盯球和预判,他俩是同时进行的,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比的是大脑。(当然盯球技术有很多不同的应用,这是其中之一。) 光有预判是不够的,还要配合预动才行,这样才能形成“等”的态势。预判是为预动服务的。这就是王皓、马琳、王励勤他们退役的原因,虽然脑子里能精准的预判球的落点和线路,但预动远不如年轻人那么快。
盯球+预判+预动三者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一个都不能少,可以说,预判是在盯球和预动之间架构的桥梁,三位一体,最后形成一板高质量、凶稳兼备的击球。如果你没有预判和预动,你的盯球只是过眼云烟,是个空架子,这就是很多球友“不会”盯球的原因,因为你没及时跟上预判和预动这两项“配套设施”。如果把这套(注意,我强调的是“套”)软技术掌握好了,你的球技绝对会提升一个档次。
那我们应该怎么练呢?还是那句话“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预判和预动,玩的就是速度,看谁更适应速度。要想适应速度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这是规律。不管你的水平有多高,毕竟不是职业的吧?那就放下架子,从慢球开始。一定要和人打,因为人喂的球,即使是固定点,每一板也都不一样,先锻炼你的盯球。从现在开始要转变思维观念,对方出手后,强化自己迅速在脑海中提前勾画弧线(这是重中之重,旁观者是看不到的,只有你自己知道),线路一偏,身体配合步伐立刻调整,这就是简单的预动。一点点的,球速逐渐加快......当快到你的反应极限怎么办?向后退呗,这样就延长了飞行距离,从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原理就是t=s/v(v增加,S增加,t不怎么变),小学的数学公式。马龙将这一简单的原理运动得出神入化。
如果两个月之后,你按照我的方法,球技有进步的话,别忘了回来给我点个赞。最后,咱们欣赏一下预判大师马龙的表演。
职业运动员的硬技术其实都差不多,谁都不比谁强多少,而真正能拉开档次的是软技术,预判和预动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咱们先说说预判的作用,或者说预判到底为了什么。乒乓球是一种快速运动,如果你每一板击球都能比对手快那么一点点,实力上就是天壤之别。相信不少人玩过cs吧?流行一时的竞技游戏,双方对决,生死就在零点零几秒,这款游戏特别强调预判。我们看马龙击球,典型守株待兔式,提前做好准备在那等着击球,他是当今乒坛预判和预动做的最好的运动员。不会预判的人,更谈不上预动,只能去抢球,准备不足,出手仓促,看似动作快、出手快,结果自杀频频。
所以,预判的作用就是一句话——让你提前有准备。
预判大体分为两种:事前预判和事后预判。
事前预判,指的是对手触球前,对回球线路,落点,速度及旋转在头脑中做出个初略的估算。这种预判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或者说,你经常会判断错,因为咱们不是神仙,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这要取决于你的经验以及对对手的了解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来说,遇到一个新对手,事前预判是很难的。
事后预判,这才是预判技术的精髓所在。是指球脱板后,飞行过程中,我们根据前半段弧线提前估测后半段弧线的能力,包括提前估测最佳击球点,结合预动,守株待兔。
其实这个不难,人人都有这种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这类预判。举例来说,过马路就是一种预判。比如距你30米处驶来一辆汽车,你是过还是不过?呵呵,不好说吧?你第一件事是盯车!大概盯它1秒钟左右,大脑会评估车速,然后根据当前的距离计算出到你身前的时间,然后你会对自己的行动能力做个评估,采取快跑还是慢走或是停在原地。这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当然,也有个别人预判出现偏差,后果会很严重。
过马路的预判和乒乓球是一个道理。第一件事是盯球(车),无非咱们把球换成了汽车、距离拉长了点、乒乓球是去逮,过马路是去躲,同样需要步伐配合提前行动。在通过下图进行说明。
这是两段动态截图,请问:你能不能通过图中已示的轨迹勾画出剩余的轨迹呢?我想即便是没打过乒乓球的人也能勾画得八九不离十,这就是预判!!事后预判。人人都能掌握的技术,绝非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甚至我不认为它是什么技术,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只是没人告诉你,你不知道怎么应用而已。对方出手后一小段弧线至关重要,它是事情的起始和发端,决定了后续一系列过程,需要盯球做支撑,你便可以提前预知,占据主动。如果你不会盯球,根本谈不上预判,盯球和预判,他俩是同时进行的,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比的是大脑。(当然盯球技术有很多不同的应用,这是其中之一。) 光有预判是不够的,还要配合预动才行,这样才能形成“等”的态势。预判是为预动服务的。这就是王皓、马琳、王励勤他们退役的原因,虽然脑子里能精准的预判球的落点和线路,但预动远不如年轻人那么快。
盯球+预判+预动三者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一个都不能少,可以说,预判是在盯球和预动之间架构的桥梁,三位一体,最后形成一板高质量、凶稳兼备的击球。如果你没有预判和预动,你的盯球只是过眼云烟,是个空架子,这就是很多球友“不会”盯球的原因,因为你没及时跟上预判和预动这两项“配套设施”。如果把这套(注意,我强调的是“套”)软技术掌握好了,你的球技绝对会提升一个档次。
那我们应该怎么练呢?还是那句话“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预判和预动,玩的就是速度,看谁更适应速度。要想适应速度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这是规律。不管你的水平有多高,毕竟不是职业的吧?那就放下架子,从慢球开始。一定要和人打,因为人喂的球,即使是固定点,每一板也都不一样,先锻炼你的盯球。从现在开始要转变思维观念,对方出手后,强化自己迅速在脑海中提前勾画弧线(这是重中之重,旁观者是看不到的,只有你自己知道),线路一偏,身体配合步伐立刻调整,这就是简单的预动。一点点的,球速逐渐加快......当快到你的反应极限怎么办?向后退呗,这样就延长了飞行距离,从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原理就是t=s/v(v增加,S增加,t不怎么变),小学的数学公式。马龙将这一简单的原理运动得出神入化。
如果两个月之后,你按照我的方法,球技有进步的话,别忘了回来给我点个赞。最后,咱们欣赏一下预判大师马龙的表演。
作者:pingpangwang 咏春乒力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