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发力的原理:侧身
大家都知道,引拍是为了发力。那么解决了如何引拍,就解决了乒乓球的发力问题
反手拧拉的发力机制(上肢)
手肘顶出去,小臂手腕内屈,自由下垂。手腕内屈程度越大,越会产生一种压力的,这种压力是骨骼、肌肉被绷紧自然而然造成的。然后再甩大臂,带动小臂自然发力,手腕要负责调节弧线与击球方向,控制好球。
上肢的发力主要靠甩大臂。????这一点,自己也还没有实践!!元芳,你如何看?
反手拧拉的发力机制(身体与下肢)
拧拉的发力机制:右脚向前跨一大步,重心落在右脚上(要注意右脚的脚尖方向,右脚尖可以适当朝左,便于蹬腿发力)。
右脚前脚掌向前蹬腿发力,蹬地方向要看是反手位拧,还是正手位拧。右脚要充分发力,以便使得下半身能后撤,右脚能后退一步,回到与左脚平行或者略后于左脚的位置。拧,关键是拧身体,通过腰的传导,把蹬腿产生的力与甩右大臂的力二者叠加。
右脚蹬地后,人体自然向后退,同时重心适当提高,等待攻打上旋球。
反手拧的发力,除了蹬腿,甩右臂外,更大程度地含胸收腹,顶肘,收小臂也可以相应地提高发力水平。
“转肩”“拧体”式引拍(正手)
“转肩”“拧体”式引拍,更简洁地概括就是用左肩尽量靠近右膝盖。左肩向右向内(或者讲向右膝盖拧)、右肩向后(有时要向下)转动,貌似两肩顺时针转动,但是还是有实质的区别。左肩向右膝盖拧,就动员了背部胸部肌群参与发力,而不是只用纤弱地腰肌发力。右肩是否向下转,要看击球点的高低,或者讲要看拉上旋球还是下旋球。 “拧“身体的时候要使得整个左侧身体在右侧身体前方,说白了就是要充分侧身。大家都知道侧身后能充分发力。用“拧身体”代替“转腰”更加简单易懂,直接明了。“拧“身体的时候,胸椎、腰椎要尽量不弯曲,在髋关节处完成上下肢的对折,否则你的蹬转发不出最大力量。
引拍时,左脚蹬地。为了更加方便“拧”身体,左脚跟要向前抬离地面,甚至左脚向右前垫一小步;迎前时,被压缩的腰部自然还原,有意识地控制肩部向球的方向前迎;击球时,蹬腿,转肩,如果转肩有一定速度,自然会带动大臂向前迎,小臂自然会挥向左额;击球后,重心落到左脚,重心落到左脚时,左脚马上蹬地,使身体重心,站位回到原来位置,即完成还原动作。
把大臂荡起来,带动收小臂。大臂在击球后应该自然的前送,不可以夹紧而导致动作僵化。
自己总结:迎前不足,关键是没有充分侧身和荡大臂。
其实短球上右脚的拧,正反手位长球要转腰引拍,目的都是一样的:形成侧身位,为发力准备好体位。
以上是本人多年逛论坛和自己的总结,参考了不少网友的文章。特别是“何峰”老师的文章!一家之言,必有谬误,欢迎回复留言,祝各位球友进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