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奥地利著名登山家托马斯·布本多尔夫的《人生如登山》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体会和感悟有如哽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下面就把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分享给大家,该文章纯属本人个人观点,如有雷同不胜感激。
《人生如登山》中记录了布本多尔夫先生登山的经历,以及在登山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写照。对于他,登山是寻找和发现,是愉悦和满足,是做符合自我特有本性的事情,是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是对生命提问的积极回答。顶峰和目标不是他登山和做事的终极,只是全身心投入登山和做事的自然结果。
目标管理及目标导向影响到我们生活、事业…的各个方面,在当今这个讲究功效的社会,认为只有达到目标的人,才被看做成功者;反之就被当做失败者。我们做的就是紧盯目标,唤起达到目标的强烈渴望,激发自身的巨大能量,承受艰辛。国外有个知名的管理培训师曾对工作和经济领域的建议是:工作不必给人乐趣,但是产品应该让人高兴。达到目标所经历的过程被看做是累赘,目标达成时的自豪和喜悦也是短暂的,因为会有新的目标出现。结果是精疲力竭,已经感受不到真正地愉悦了。以目标为导向的工作不能让人充实,反而会被挖空。
记得我在“**委”工作的那段时间,每周、每月、每季…都有计划,所有的计划都被数据化、表格化,我们每天都疲于奔命,精神高度紧张,我本人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开了六个会(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行业代表)。虽然这段经历在别人眼里是荣耀,但我从没有感受到工作带给我的愉悦,相反回忆起来留下来更多的是痛苦。
小时候我被送到业余体校学打乒乓球,由于自身条件和喜爱,技术和成绩在同批孩子中较突出。随着教练的期许、家长的期望、自身的要求,打球变得越来越沉重,比赛成绩裹足不前,甚至倒退,我这个原先的宠儿,从教练眼里看到了“厌弃”,最后我放弃了。这种害怕竞争、害怕失败的情绪一直陪伴我多年,乒乓球成了我的鸡肋。就在一年前,我再尝试着拿起球拍时,往事又如电影般历历在目,曾经试图极力忘却的事,又被无情地被唤起。但我发觉我的心智好像成熟起来(不好意思,本人现在已过“不惑”,直奔“知天命”),我品味着打球的每个过程。当我打球时,我需要使用头脑,头脑指挥身体,投入臂、手腕到手指的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球拍接触球时那一瞬间能量的传递,这是一种享受,给我的精神添上羽翼的愉悦。愉悦是我投入乒乓球的最重要的动力,这种愉悦是一份礼物,是一种幸福。
用《人生如登山》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真正成功的生命是投入做一件事情,生命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因为做事的结果而投身于它。”
托马斯·布本多尔夫:全球顶级极限单人攀岩攀冰专家。以“单人无绳一天攀登”的独特风格创造了众多以最快速度首次攀登全球著名山壁的世界纪录。
说来好笑,当时吸引我看这本书的初衷是这本书的名字《人生如登山》,因为我的赛名正好有“登”字,我突然发现我的名字又有了新的内涵(有牵强附会、拉大旗作虎皮之嫌)。不管怎么说,我的名字肯定比“拉登”应更有深意吧,哈哈,抱歉,球友“拉登”。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