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

已有 7604 次阅读    2015-12-08 23:51   标签乒乓球  奥运会  乒坛  往事 

本帖的作者是一个看过上千场比赛视频的球迷,讲述的是他眼中的奥运会加入乒乓球项目以来这项运动在男子领域的发展历程。


原帖地址:http://www.happypingpang.com/t_2357_9_1.htm


1988年,乒乓球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就是这年,乒乓球项目进入了奥运项目。

说来也有趣,作为一项诞生于20年代的运动,乒乓球在奥运会体制外足足游荡了六十年。以前我也不理解为何会这样,但后来慢慢的我便有所领悟。奥运会传达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而乒乓球运动,貌似不太符合这一主题。

更高?放高球还是?更快?快攻?欧洲人很讨厌的(奥运会毕竟是他们开的店子)。更强?算是挨点边了。


这些倒是虚的,但如果我们参考一下奥运后最早的那些项目时就会有疑问了。以下是1896年第一届现代(这两个字别丢了)奥运会(雅典)的比赛项目: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

找找看这几项运动都在下面图片里的哪儿哈!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奥运会之前,乒乓球界有另外两大重要比赛:世锦赛与世界杯。世锦赛是最早的乒乓球国际大赛,起于1926年,最开始是1年一届,59年后改为2年一届。所以早期世乒赛上经常有什么几冠王几冠王的,比如匈牙利的巴纳,就是男单五冠王——你或许会觉得他很牛,当然,事实上他也很牛,但完全不能与后来的乒坛相比较,不信你换做两年一届试试?

其次是世界杯,男子世界杯是1980年开始举办,1年一届。世界杯和世锦赛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参赛人员的限制。所谓世界锦标赛,就是稍微有点水平有点排名的都能去参加,所以每次世乒赛正式选手就有几百号,还有几百号资格赛选手,即水平比较差,只能过去先和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厮杀一阵,然后几百人里脱颖出几十个和正式参赛选手同台较量。

不出意外的话这群人主要是打酱油的,比如正式选手生怕和高手提前对阵,而资格赛选手一听到自己和老瓦啊王励勤啊马琳啥能分一组的话则高兴得要死,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有机会和这些人打一次比赛,回去可以吹吹牛:咱好歹跟谁谁谁上过(听着怪怪的)!不过现实比较残酷,他们大部分第一轮就拜拜了,没多少机会干下一轮,遇见高手。

世界杯就不一样了。每年世界杯参赛的选手只有十几个,一般是每个洲的洲际冠军,然后世界排名前几位(6位吧),再然后是上届冠军,再然后是几个外卡的,最后可能加一个主办方东道主国家的选手。这群人,除了什么非洲美洲代表和东道主方代表外一般都很强,拿外卡的选手也一般是有几把刷子的,比如04年的外卡就是给的老瓦和朱世赫(貌似还有一个,忘了),这些人都是在乒乓球界有了自己地位的人,所以外卡啥的也不是一般人搞得到的(LZ就搞不到……)。

一般而言,世乒赛在专业选手中的分量是很重的,特别是男单冠军,被誉为“王冠上的宝石”,代表乒乓球界最高水平——女的最高水平肯定不如男的,这点没什么好怀疑的。至于世界杯,虽说也算是世界大赛,但分量的话……以下文字来自49届萨格勒布世乒赛男单决赛时王涛和蔡猛的一段聊天记录,纯凭记忆,记忆错了别怪我。

那场比赛本来是刘国梁和蔡猛一起点评的,第三局后刘国梁说要去“感受场上气氛”,于是王涛便接替了他。当蔡猛问及马琳的大赛成绩时,王涛如是说:

“马琳虽然也拿过世界杯,但毕竟在专业领域,世界杯不怎么入流……”

原话肯定不是这样,但意思就这样。同样,在43届巴黎世乒赛决赛的时候,点评的一个老头(不记得是谁了)就说世乒赛男单冠军是“王冠上的宝石”,欧亚选手竞相争夺,互不相让。作为业余,我们有些同志会认为世界杯分量和世乒赛差不多,其实很多都是因为世界杯打起来很好看。

它比世乒赛好看是肯定的,因为1年一届和2年一届,哪个压力大,大家都清楚。压力之下,出手当然不果断了。如果马琳世乒赛发挥能有世界杯的百分之七十估计也不会三次亚军,而格林卡这种漏洞明显的选手世界杯能两次闯入决赛,也实在是超水平发挥的结果——看他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出色糟糕表现就可以对比。

然而,88年开始,一项4年一届的比赛——奥运会进入了人们的视眼,从此,连世乒赛都显得黯然失色了。

说白了就是物以稀为贵,什么国家荣誉啥的其实比较扯:世乒赛难道就不是国家荣誉?咱们要是把世乒赛也改成4年一届或者玩大点来个8年一届,看你奥运会能比不?就这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下,乒乓球界终于进入了三大赛事阶段。

88年的时候,国际男乒格局是这样的:

团体项目上,中国与瑞典双雄并立。自81年起到88年,中瑞双方次次在世乒赛男团决赛中相遇,完全没有别的国家插手入的缝。这一阶段,中国优势明显,瑞典基本一败再败,成就了我国男团四连冠(36、37、38、39届)的黄金王朝。

单打上,中国也是一路凯旋高歌,郭跃华36、37两届蝉联冠军,江嘉良38、39两届蝉联冠军,同样没欧洲日本韩国等什么事。唯有世界杯,毕竟一年一届,不大好垄断,所以80年到88年中国人“只”拿了八届比赛里的六届,其余两个分别被匈牙利选手克兰帕尔和瑞典选手阿佩依伦夺走。

本时期算是乒乓球界弧圈球技术的成型时期,不论是欧洲式的大刀阔斧弧圈打法——代表人物即克兰帕尔和阿佩依伦,还是亚洲中国式的中近台小弧圈打法——代表人物,直拍反胶郭跃华,无疑都为现在乒乓球界的弧圈球技术起了开创作用。除此外,中国式近台颗粒胶快攻打法也愈加成熟,从最早的容国团庄则栋那种简陋的打法到后来江嘉良陈龙灿一类,近台快攻也变得越来越快、准、狠了。


以下就是88年前我国的几代直板打法领军人物(庄则栋、郗恩庭、郭跃华、江嘉良)教学视频,可以看到,无论是正胶(庄、江)还是反胶(郗、郭),突出的都是一个快字,旋转是其次的。


唯一有些倒退的是削球技术。曾经叱咤风云的直拍两面削球打法(梁戈亮)已经基本灭绝,横拍削球也越打越没了生气。自从日本人发明了弧圈球后,乒乓球界已经越来越趋向进攻型打法。

以前也不能说不是进攻打法,但早期的欧洲乒乓球技术就经常是边削边攻,你看当年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和西多的比赛就可以看出。到80年代前后,一般高手都是完全进攻,要么拉弧圈,要么快打,削球就很少用到了。

然而奥运会加入乒乓球的1988年,恰好是一个乒坛势力悄然发生变化的微妙时间点。

一方面,虽然中国人垄断了世界乒坛一个时代,但这并不代表国际乒坛就此便缴械投降了。事实上我们的危机已经在逐渐到来。

1986年汉城亚运会,江嘉良败于一个18岁韩国选手之手;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江嘉良险胜一个22岁的欧洲运动员才获得冠军。作为中国男乒无可置疑的领军人物,江嘉良这两次比赛的表现实在不怎么令人满意,而88年的时候,他也已经有24岁高龄了。

和欧洲人不同,和现在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不同,过去中国队选手能打到24岁已经是相当大岁数了。这一则因为我们的打法比较精细,需要较快的反应速度,二则我们那时只有单面打法,基本没横拍,直拍横打还没出世,所以对步法要求比较高,老了就打不动了——不要忘了,21世纪刘国梁同志退役的时候也才25岁。24岁的江嘉良能否顶得住新时代的冲击,我们难以想象。

当年参赛的中国选手还有许增才、陈龙灿,但很难想象如果江老大玩不好的话他们能担当起重任。事实上后来的情况验证了大家的担忧:他们确实担不起。

除此外,世界各国都存在着新老交替的现象。当时国外乒乓球界的元老级人物大多处于老骥伏枥状态,克兰帕尔、阿佩依伦、格鲁巴(波兰人)、本格森(瑞典人)等等等等一大批的选手年纪都一大把了,他们大多是70年代就开始厮杀的名将,88年的时候确实老了。

那么,当年各国的新星们都有谁呢?


中国方面有两个选手比较显眼:一个是来自天津的选手,名叫马文革,1968年出生,打法比较新颖,横拍两面弧圈打法。这打法放欧洲是一抓一大把,或者说一抓基本全是,但放中国就是抓一个少一个,因为在崇尚快攻的中国,正胶长胶等是主流,直拍是主流。当年中国队最牛逼的横拍选手是滕义,然而却是横拍正手正胶反手反胶。马文革的出现,似乎在预示着中国男乒打法的转变。

还有一哥们,来自八一队,名叫王涛,1966年出生。王涛是个怪人,其一怪在他只有一米六的身高,却打起了横拍;其二在于王涛打法,正手反胶反手生胶,完全不退台,不知道的以为他是个直板快攻;其三在于王涛的肚子——在他身上,貌似没有“发福”这个概念,因为别人有些退役了发福发出来都估计没王涛不退役的肚子大。理论上这身材怎么也不像职业运动员,但王涛不但是,而且打得很好。

但是88年以前,两人都没有多少展示的机会。

马文革参加过39届世乒赛,没他什么事;至于王涛,多年来都在八一队打酱油,很久以后才进国家队。所以汉城奥运什么的跟他们是没什么关系的。


再来看看欧洲。

最耀眼的永远是那个65年出生的的瑞典孩纸,而他的名字,叫瓦尔德内尔。

和很多人一样,瓦尔德内尔的职业生涯也是误打误撞。原本是他哥喜欢打球的,然而当小瓦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后他便果断上了这条“贼船”,最后竟成为了乒乓球领域无可争议的“海贼王”,神马叫“无心插柳”?这就叫“无心插柳”!


来张小瓦靓照~瞧咱这痴呆的眼神……哦不,我是说专注的眼神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在乒乓球的道路上,瓦尔德内尔从小有许多偶像,第一个是他哥哥,那是他乒乓球界的领路人,不过遗憾的是,在虐自己弟弟很多次后,瓦哥哥还在打低水平比赛,而弟弟则进了瑞典国家队。

除此外,瓦尔德内尔最崇拜的运动员有俩:一个是郭跃华,一个是克兰帕尔。

或许这个孩子此时就立志要成为耸立欧亚的大人物——郭跃华是中国打法的代表,克兰帕尔是欧洲打法的代表。历史证明,他做到了,而且超越了所有人,成为了乒乓球界的一个神话,不过那是很多年后,本帖邻近结尾的时候的事情。


在此之前,老瓦和别的欧洲选手一样,在欧洲成长,参加世界各地的比赛。

但与别的黄头发伙伴不同的是,瓦尔德内尔的发球和小球技术精妙得令人瞠目,甚至连小球届的绝顶高手——中国人都有点觉得自愧不如。

相比于其成绩,瓦尔德内尔对世界乒坛的更重大贡献在于技术上和精神上。技术上,指的是横板直握。


请看横板直握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神马是横板直握呢?一般爱好者估计都懂,但总有不懂的入门朋友,那么就请高手们耐着心思听我讲一讲。横拍抓拍的时候就是一个“八”字手型,这种握拍法对拉对攻还可以,发球就很死了。而瓦尔德内尔则创造性地发明了横拍直握,即发球的时候只用食指和大拇指夹拍,其余手指头放开而不是握住拍柄,这种办法就使得发球的时候能更灵活的运用手腕,从而制造更多的旋转。

如果没有横拍直握,那直拍打法可能到现在还不至于这么没落,因为直拍发球天生就强于横拍。而现在横拍也能发好球了,对拉又比直拍强,则直板的发展就渐行渐颓了。
后人为纪念瓦尔德内尔,故有时称横拍直握的发球为“瓦式发球”——能以名字命名打法的,貌似乒乓球界只有他这么一个。

除此外,瓦尔德内尔的速度也超过了一般弧圈球打法,仅次于近台快攻,这一切都向世人预示着,一个超级boss即将诞生。


87年世乒赛只是一次预演,尽管他83年便闯入了世界杯决赛,那年,他才18岁。87年,瓦尔德内尔挑翻了一群高手低手,最后在决赛饮恨输给江嘉良。

当时的小瓦正发着烧,但状态却很好。虽然大比分1:2落后,但第四局已经20:16领先。然而,他还是被江嘉良翻盘,最后1:3输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世乒赛,第二次大赛决赛。当时他懊悔地说:“我很遗憾,这或许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决赛,因为本格森等都只进过一次决赛……”

不过亲爱的小瓦,你不用担心这个,因为在世界大赛的战场上,你将总计进入9次决赛,外加4次半决赛。噢sorry,你现在还不知道,那就去接着休息吧!


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男单决赛,瓦尔德内尔VS江嘉良


另外瑞典队还有一个更为高大的小伙子也在刻苦训练着,他比瓦尔德内尔小1岁,名叫佩尔森。

佩尔森的打法比较保守,仍然是欧洲实力型,正反手均衡,力量很大,特别是反手很牛逼。不过88年前他也没什么上场机会,瓦哥虽然只比他大一岁,但83年就上了男团决赛阵容;佩弟弟混了很多年才混进国家队主力。

佩尔森的握拍很奇特,大家可以注意他食指的位置,反正看起来像个业余的,此握拍乃瑞典第一位世锦赛男单冠军本格森所创,人称本格森式握拍法,适合弹击——小瓦小佩各自从亚欧师承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显然是要大干一场了咯!

小佩图没找到,老佩的找到了,请注意看他握拍的方式,这就是本格森式握拍。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韩国队,前面讲过的那个在86年汉城赢江嘉良的那个小子,刘南奎,68年出生,左手日直单面反胶打法,步法很快,打球比较灵活,斗志顽强,除此之外似乎没什么可以称道的。

另一个韩国小伙叫金泽洙,88年的时候不知道在干嘛,打法和刘南奎一样,右手日直单面拉打法,除了脑子不如刘南奎精怪之外其余差不多。

我感觉金泽洙之于刘南奎,恰如佩尔森之于瓦尔德内尔——后来这两对新人的发展轨迹也差不多,令人唏嘘不已啊!

单桧,承载着韩国男乒三代的冠军梦……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其它方面,欧洲人的更新速度是很慢的,暂时还没什么人涌现出来,所以汉城奥运还没开打,大家也大致能猜出哪些人能打进八强。然而,入围的人都猜的八九不离十,只是最后获奖的名次顺序基本都猜错了。

汉城奥运会,说爆冷也不冷,这是相对于前八而言的。本届奥运会前八进来的都是新老各路高手,其中老的如克兰帕尔、江嘉良(虽然年纪不大)、林德、金琦泽,这个金琦泽是韩国的一选手,资料不多,只知道是右手日直单面生胶,混了很多年,不过名气不大;新的包括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刘南奎,然后就是江嘉良阴影下的陈龙灿了。

总而言之,前面的八强里面除了金琦泽外进前八都算正常,问题是,随后进前四的情况就比较淡腾了。

江嘉良输给林德,陈龙灿输给克兰帕尔,瓦尔德内尔输给金琦泽,佩尔森输给刘南奎——除了陈龙灿那个算是高手过招有输有赢外外,只能说剩下三对的结果都是爆冷。

林德在瑞典队里面是最弱小的一个主力,金琦泽本人就算是个无名氏,刘南奎的话,虽然不错,但佩尔森的打法正好是两面大力量弧圈球,专抓他这种打法。本次比赛我们再次见证了韩国人主场作战精神力量的伟大,两韩国选手又一路凯歌杀入决赛,然后刘南奎战胜了金琦泽,获得乒乓球世界的第一个奥运会男单冠军。

可以说,汉城奥运会正是20世纪末国际乒坛格局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中国队三人无一进入前四,两人倒在前八;而欧洲人也占据了前四中的两席。一句话:不管是韩国人还是欧洲人,总之就不是你中国人。

汉城奥运会决赛视频:


且来说说克兰帕尔这个老妖精。

这是克兰帕尔(嘿嘿,帅吧)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这也是克兰帕尔(囧,退役后的运动员就是这样的牛逼)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克兰帕尔来自曾经垄断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匈牙利队。此翁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完全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类型,但打球却有神一般的天赋。

然而,悲剧的是他成长于修正主义的匈牙利人民民主共和国,匈修当局不满克兰帕尔的生活习惯,于是在他壮年时禁赛了很多年——如果那些年克兰帕尔能参加国际赛事的话,说不定能让瓦尔德内尔后来的神话提前上演也不一定,因为他的职业生涯超长,从7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前面还有一段时间的禁赛。

面对此等遗憾,我们不得不让再次铭记一个教训:体育,是不该被强权所亵渎的。


普遍观点认为:克兰帕尔是70年代就打90年代的球。这个评价是相当之高的,原因在于他在距今40年前便已经开始两面弧圈打法,除了动作还有些怪异外基本上已具备现代意义的弧圈球技术。

可惜克兰帕尔的天才并没有引导出历史的变革,当年的国际乒坛也没有积极效仿其技术,所以于己于人,他也只能算是一个世外高人般的悲情英雄,而不能成为历史的推动者。

于是88年汉城奥运的时候也成为了其最后的谢幕。


看看克兰帕尔在1987年打出来的球,和现在的张继科区别有多大?


真正要让老家伙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克兰帕尔确实打不动了,但另一位老将的执着同样令人钦佩,他就是波兰老将格鲁巴。

格鲁巴,生于1958年,88年的时候已经30岁了。

虽然比老克年轻很多,但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的高手,30岁基本都是过了巅峰期的。格鲁巴的打法属于典型的东欧式,两面弧圈,反手很强(东欧人的超级技术),力量很大。虽然同为东欧修正主义国家,尽管格鲁巴也是个大酒鬼,但波兰体育界对于格鲁巴的宽容要明显好于老克。


88年,格鲁巴一举杀入世界杯决赛并获得冠军,89年又进入了40届世乒赛半决赛——这些成绩都是很牛的,而且是在三十几岁的时候。89年过后,格鲁巴也逐渐淡出了国际赛场,40届世乒赛也成为了真正的新老交替赛场。

退役后格鲁巴一直为波兰乒乓球事业发挥了余热,貌似还当了他们国家体育部门的官员。遗憾的是,运动员时就行为不检点的格鲁巴退役后喝的更多了,于是,悲剧诞生了。

2005年,国际乒联沉痛地发布了一条讣告:前波兰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格鲁巴因病抢救无效病逝,享年47岁。死因——癌症(生活不讲究的直接后果,估计是喝死的)。


唉,希望那些欧洲名将们好好爱惜身体啊!


永远的格鲁巴——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85年格鲁巴和江嘉良在世界杯上的鏖战,一个是典型的东欧反手利,一个是典型的中国直板快,酣畅之战。


40届多特蒙革世乒赛,国际乒坛新格局终于诞生。

团体赛,四联冠王中国队终于被瑞典人拉下马,而且还是0:5惨败。这大概是中国乒乓球队输得最惨的一次团体比赛。以中国人做垫脚,一个崭新的瑞典王朝诞生了。

单打,瑞典两位新生力量——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杀入决赛,瓦尔德内尔3:2战胜队友,成为外国人10年来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


老瓦在89年最帅气的两场球,一个是团体赛击败克星江嘉良,一个是单打击败队友佩尔森捧起圣勃莱德杯


中国队惨败的结果几乎是大家都预料到了的,尤其团体赛打完后情况就一目了然了:中国,不行了;瑞典,要雄起了。

多特蒙革世乒赛标志着乒乓球世界技术打法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1、欧洲横拍打法的发球和台内球控制有了突破性进展,以瓦尔德内尔为首的欧洲新横拍选手们发球都有了横板直握,包括佩尔森这种实力球的打法,大家去看也会发现其发球的细腻性有了很大提高,而瓦尔德内尔的发球甚至超越了同时期的所有直拍选手,而这也是他驰骋乒坛多年的最重要法宝。


2、实力球上,欧洲人既继承了原有的力大劲足特点,同时更加突出了迎前的意识。

举个例子,比如阿佩依伦,瑞典男乒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其打法在今天看来相当怪异:两面高吊弧圈,打着打着就退台半吊半冲,看起来很笨重,但却老能赢球,这便是80年代欧洲人打法的突出代表。

然而,到89年以后,欧洲人在近台的技术更加的成熟,相持中尤其加强了反手弹击和快拨这板球,这也为整个90年代的横拍选手提供了一个模板,即正手强大无比,反手快速稳健。这个风格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前10年,比如王励勤的风格也是如此。如果横拍发球小球不吃亏,近台速度又不怕,对拉实力球又绝对优势的话,直拍如何能抵挡?所以横拍打法成为主流也成为了趋势,连中国人都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3、颗粒胶打法已逐渐接近死亡。

89年对颗粒胶来说是一个大风水岭:89年以后,世界所有顶尖高手的拍子上都至少有一面反胶,纯颗粒胶已经完全灭绝。为什么呢?因为乒乓球技术越发展,对实力的要求就越高。

我们经常听到的“顶尖高手标准”是什么?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而颗粒胶打法不管怎样都无法对拉赢反胶,这算什么“无明显漏洞”?那为什么以前又行呢?因为过去颗粒胶能在近台完全压制反胶,而现在反胶打法的近台技术上来了,你还能赢吗?不可能。


4、直拍打法更加没落。直拍的没落原因可以直接参考上面写颗粒胶的内容,面对困境,各直拍强国都在改革着。

中国人的做法,我们都知道,直拍横打。但是我不得不说,刘国梁出道前估计这个直拍横打前景很难有人认可的,毕竟是一个太大胆的技术创新,还需要时日。

韩国人的办法比较简单粗暴,那就是坚持单桧反胶单面拉,这个打法在刘南奎汉城夺冠后似乎有了希望。反胶单面拉既有直拍快攻的特色,又能够进行中远台相持,所以能够比纯快攻打法有生命是可以理解的。但单面毕竟是单面,随着世界乒坛技术的逐渐发展,单面拉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当然,决定赛场胜负的,未必都是技术,这点在15年后的雅典被得到完美诠释,这些我们以后再说。


从40届多特蒙革世乒赛到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这4年里的世界男子乒坛呈现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合作描绘这一景象的则是四位顶级乒乓球选手——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马文革、金泽洙。

那么,这是一道怎样的画面呢?

首先,这四位哥们不停地进入三大赛事的四强,并且排名比较稳定,具体情况如下:



1989年40届世乒赛:瓦尔德内尔冠军,佩尔森亚军;

1989年世界杯:马文革冠军;

1990年世界杯:瓦尔德内尔冠军,马文革亚军;

1991年41届世乒赛:佩尔森冠军,瓦尔德内尔亚军,马文革金泽洙并列第三;

1991年世界杯:佩尔森冠军,瓦尔德内尔第三;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瓦尔德内尔冠军,马文革金泽洙并列第三。

从以上战绩可以看出,总体而言,瓦尔德内尔的战绩最好,佩尔森次之,马文革再次,金泽洙最后。

那么,这样的结果是偶然吗?

前面说到,89~92年4年里男乒的几次比赛都围绕着瓦尔德内尔、佩尔森、马文革、金泽洙四人打转,这个情况又是偶然吗?

细心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四人的成绩稳定,恰好反映了当年乒乓球男子选手技术上的潮流风格与优劣势,具体表现为:


1、成绩最好的是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两人同为欧洲横拍打法,其两面既优于直拍的一面,力量上也强于马文革式的亚洲横拍打法,所以成绩最好;

2、相比于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的技术比较单调,以实力球为主,而且发球、台内球技术也没有突破性提高——看佩尔森的发球,和老一辈克兰帕尔等横拍选手相差不大,台内球也是稍微好一点点,主要得分手段却仍然是中远对拉对攻,所以这种打法的生命力就不够,故91年之后佩尔森再未染指单打冠军;

3、马文革的胜利来自其杂糅了欧洲的横拍和亚洲的近台,不过只能算一个半成品。但即便如此,两项相加的威力还是足够的,看成绩就能看出;

4、金泽洙就悲剧了。打这么久还是没有一个单打冠军,这足以说明单面直拍的颓势——台内已无绝对优势,退台又不如横板,一面打两面,跟谁打都吃亏。而且单面打法对身体的要求也很高,若不是老金多年来苦练功夫,不然绝不可能打到04年,只是他的状态在99年已经挥霍光了,后面几年幸亏有一箩筐欧洲老将陪着他,所以才不见得那么寂寞。

所谓历史趋势,就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没有人规定金泽洙这种打法就不能拿冠军,马文革这种打法就只能高不成低不就,瓦尔德内尔这种打法就能够先进很久,但几十年职业生涯过来回头一看,大家,可能包括他们自己都会惊讶地发现:啊!真的耶!

有人能通过精神力量获得额外的收获,比如柳承敏等,但我所知的是,柳承敏只有一个而已。在乒乓球领域,技术和实力才是根本。

89至92年其实只是个过渡期,因为之后一个影响了十几年乃至二十年的时代是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开始的。

四个人都亮相一下吧!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以前我在百度瓦尔德内尔吧和一帮朋友聊天,其中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92年,实为世界男乒打法的一个风水岭(女乒我是在关注得少)。这个风水岭分的是什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89~92年四年间除了瓦、佩、马、金外获得过三大赛事奖牌的选手:

89年多特蒙革世乒赛(并列第三):格鲁巴、于沈瞳(如果没记错的话)——老打法;

89年世界杯:亚军格鲁巴,季军阿佩依伦,还是老家伙;

第四名,是一个比利时选手,叫塞弗;


90年世界杯:季军陈龙灿,第四名阿佩依伦——还是老家伙;

91年千叶世乒赛:就是那四个;

91年世界杯:亚军来自法国,名叫盖亭;

第四名又是塞弗;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亚军盖亭。


就是这两个:塞弗、盖亭,以及另一个来自原南斯拉夫,后克罗地亚的选手普利莫拉茨,代表了新时代男乒技术的主流。

根据我本人的妄自定义,我认为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至今,国际乒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弧圈机器时代。

纵观92年以前,几乎所有乒乓球选手的打球动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形随球走,何谓行随球走?比如说对方一个球过来,你正好在合适的击球位置,则你会拿出自己看家的本领扇过去;而如果你不在,则整个人就跟一团沙子一样跟着球跑,一点形象也没有了。


这种情况是否很类似?

没错,广大没接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朋友打球就是这样,整个人就像什么呢?参考佩尔森,我和朋友们讨论后对他动作的评价就是两个字——“水蛇”。

其余让我们看看另外几个人:马文革打球动作很随意,特别是反手快拨和敲击,握拍的样子就不像今天的专业选手;金泽洙、刘南奎那僵硬得惨不忍睹的台内球处理让我每每有种淡腾的感觉。

而即便是那个时代最强大的瓦尔德内尔,你看他早年的正反手进攻和后来的动作相比,完全不像一个人了。一句话:当我们看巴塞罗那以前的世界乒乓球选手打球的动作,和现在的运动员比起来真的就像个业余。


然而,自从92年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从普利莫拉茨、塞弗、盖亭开始,到孔令辉、王励勤、马琳、王皓,包括吴尚垠、朱世赫、柳承敏,再到马龙、张继科、许昕,所有人的动作都是“有板有眼”,不管你球打到哪个位置,我都要卯足了姿势才去打,很多时候被打空档了,明明跑步过去了还要象征性的把步法和手法做出来,为什么?

因为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而所有新时代的运动员们为了发展,就不得不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历史趋势呢?


因为弧圈机器时代到来了。

就12年世界杯三四名决赛许昕对萨姆索诺夫的那场的时候(还是决赛马龙对波尔那场?我晕了),著名的李晓东教练和更著名的蔡猛老师一起解说,然后便说了以下这段话:

“中国乒乓球届有三次重大理论突破,一是……二是……(我又忘了,以后补上),三是90年代的时候蔡振华指导提出的观点:未来乒乓球界将是上旋球的时代。”

是的,蔡指导是正确的。在50年代日本人发明弧圈球后,90年代,世界乒坛终于迎来了一个真正属于它的时代。


就本质上讲,弧圈球的胜利是更强的进攻手段的胜利。就技术风格而言,第一个被淘汰的(指被巅峰冠军级别选手淘汰,不是指打法被淘汰)技术是削球,这是进攻打法对防守打法的胜利;而第二个,则是纯直拍快攻,这是全面进攻打法对单面进攻打法的胜利。

上旋球,首先肯定强于下旋球,即弧圈球肯定强于削球;其次,上旋球又强过了快攻球,为什么?因为弧圈球相比于快攻,具备更强的旋转、力量和速度(主要在二速),而且能够相持近中远台。全面的淘汰不全面的,这就是硬道理,没什么好说的。

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有关全面发展的问题。能进攻的肯定能防守,而能防守的未必能进攻,所以老式削球打法(你攻我100板,我防你101板),那么削球让位;能两面进攻的踢走只能一面的(横拍打直拍);能两面主动进攻的踢走一面进攻一面过渡进攻的(王皓踢王励勤),两面近中远进攻更强的踢走差一点的(张继科踢王皓),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也不能理解得太简单。

以上规律(姑且这么称呼),并不代表一切。因为乒乓球技术并不只有相持,还有些别的。

按李晓东教练的话,我们上面分析的都是所谓的“动力因素”,即速度、力量、旋转,而除了这三项,乒乓球技术里还有很重要的几点,国家队好像也有总结,似乎是两点,但我又忘了。不过我觉得下面几点我归纳的也八九不离十:


1、前三板技术,包括发球、接发球和发抢三项;

2、落点;

3、变化;

说白了上面三点就是一个词:“控制”。而控制的背后往往又带有另一个词——“手感”。所有加起来又要联系到一个词——“战术”。至于战术的背后呢?“灵气”。


简而言之,速度力量旋转属于技术流,能练出来的;发抢、落点和变化属于智力流,不能说练不出,但我总感觉这玩意儿跟天赋关系要稍微大点,大多少,天知道。

大家可以再想想,除了速度、力量、旋转外是不是就是这么几个,LZ想不出了,欢迎大家提意见。

歪理论完了,继续回到主线。

有人可能还要说“状态”、“心理”这个要素,这里我不得不插一句:状态心理神马的没办法放这比较,这东西,纯看运动员个人调节,不同情况差别太大,难以找到可比性,所以这个问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们也暂时不进行系统分析了……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90年代前几年的四大牛人的技术有多少能和上旋球挂钩。

瓦尔德内尔,很纯正的正手弧圈球,能拉各个角,牛逼得很;反手,基本是弹击,没什么上旋进攻。佩尔森,正反手力量很大,但首先正手拉球主要在下降点,球速慢;反手弹击专家,被誉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反手。

马文革,中国第一个粘套胶的选手(某纪录片里面他自己说的),正手能够进行基本的拉球,但没什么特色;反手有点像直拍,快拨快推不错——事实上,他确实是从反手生胶改过来的。金泽洙,正手抢冲一板比较牛,反手弧圈?玩笑了。倒是老金的反手打一板很牛,不过前提是能打出来,所以说跟没说一样。


所以说白了这四个人都是正手弧圈一般(除了老瓦),反手主要就是弹击拍打——这显然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于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我们迎来了欧洲新的三剑客:普利莫拉茨、盖亭、塞弗。

当然,中国队还有一个人也荣幸地站在了世界顶尖水平,那就是王涛。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这几个人了。


首先我们要注意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以上所说的这四个人一开始都是混双打圈的。

比如普利莫拉茨,是汉城奥运会的男双亚军;盖亭,90年欧锦赛混双冠军;塞弗,90年欧锦赛混双亚军;王涛,双打专业户,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双冠军,还是世乒赛男双亚军以及史无前例的世锦赛混双三连冠。

除此外,这四个人走上单打的情况也是很有意思的。

普利莫拉茨原籍修正主义的南斯拉夫联邦里面的克罗地亚,而他的双打搭档卢普莱斯库则来自另一个国家,后来南联盟解体,这两哥们就被拆散了。

普利莫拉茨还好,没了双打还能玩单的;卢普莱斯库就悲剧了,他属于王涛吕林搭档中的吕林、王励勤闫森搭档中的闫森那种,所以这么一闹,他就基本废了,所以楼主查半天都没查到他究竟是哪个国家的,因为实在是太没名气了!

盖亭和塞弗的情况比较类似:整个国家里像样的选手就他俩了,混双想拿世界冠军?欧洲人轮一个世纪估计都轮不到,所以咱还是玩单打吧。

至于王涛,单打只能算是他的副业,关键是92年后马文革退化严重,已经不能胜任国家一号主力的位置,然后中国队回过头一看,没人了,于是王涛就被拉了上来,兼职干单打。

事实证明,他的单打比双打差多了。

下面就让我来一一介绍一下这四大“新”高手,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普利莫拉茨、盖亭、塞弗、王涛(前面四个旧的还记得是谁吗?瓦佩马金呢)的技术打法风格。

首先出场的是普利莫拉茨,他身上的标签是:欧洲80年代末90年代初打法最后的过渡人物。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过渡什么?

90年代前,欧洲人和中国人的打法是迥然不同的,什么正反手前三板的就不说了,大致而言,欧洲人重实力,中国人重技巧。

不管是最早的西多,还是后来的老克、格鲁巴、本格森,再后来的阿佩依伦、林德等,大家都是真本事、实力球,像一座山一以强悍的正反手基本功与对手相持——遗憾的是,咱中国人根本不鸟这套。你能力再强,我实力再弱,吃发球就行了:抢攻面前人人平等。


进入90年代后,欧洲人的打法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以瓦尔德内尔、佩尔森为例,两人的打法已经开始朝技术前面、以及(强调)特长突出转变。特别是瓦尔德内尔,打法已经开始亚洲化。可以说,他们二人是欧洲横拍选手(也可以说是乒乓球选手,反正没什么直拍)打法过渡的关键人物。

再到普利莫拉茨,可以说是欧洲80年代实力打法的最后代表、90年代打法的转变关键人物。

东欧打法的普利莫拉茨和自己的修正主义国家选手前辈们相比少了许多的激情和活力,动作也远没有他们那么潇洒。搞笑的是,你仔细看老普的动作——他老人家打高球的时候都是夹臂的。


但是,老普的打法又是绝对的实力型。其正反手很均衡,没有死角和漏洞,主要得分手段就是相持;与此同时,老普的前三板也很过硬,控制得很严密。

说白了老普就像是一个乒乓球机器人,这个球该怎么打,那个球该怎么打,老普就是怎么打的,中规中矩。

当然,特色不是没有。老普的标志动作就三:反手高抛发球(发球的时候好像还半吐舌头)、正手夹臂打球,以及反手相持“砸球”。什么叫砸球?说也说不清,大致就是两人相持反手,对方的球质量不高时普利莫拉茨就能够使劲把来球“砸”下去——“砸”得很爽快。具体的大家看他打球就知道了,太难表达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wMjgwMTA4.html

这个砸球嘛,只能算特色,算不了什么特长。可即便如此,有特色没特长的老普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开始驰骋乒坛并获得了两次世界杯冠军(93年、97年),据说有一次还是连续5个3:0,未丢一局(待考),这个战绩只有一人能压过——没错,那就是著名的瓦尔德内尔在44届曼彻斯特的“梦幻之旅”。

除此外,普利莫拉茨的职业生涯还超长:从1988年汉城打到了2012年伦敦,2002年还打进了世界杯的前四,差点就闯决赛了。老普是欧洲第一个世界杯两冠王,也是卡塔尔公开赛的唯一三连冠(1998、1999、2001,好像是这样,因为貌似卡塔尔公开赛中间停办了一年),其它荣誉也数不胜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点我在收看萨格勒布世乒赛时感触最多——萨格勒布是普利莫拉茨的家乡克罗地亚的首都,当时蔡老师说:“在克罗地亚,你迷路了,只要一喊‘普利莫拉茨’,别人就知道你是看乒乓球的。”竞技体育,竞技是手段,体育才是目的。正是有着无数像普利莫拉茨一样的名将,乒乓球运动才得以薪火相传,不断推广下去。


接下来让我们来说说盖亭。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盖亭出生在美丽而浪漫的西欧大国——法兰西,这里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顾拜旦先生的家乡,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体育大国。

作为英国、匈牙利的近邻,法国的乒乓球事业也是很出色的,至少在观众这一块。每每在法国举行乒乓球比赛,那个观众之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参照47届巴黎世乒赛的壮观景象,不知道的还以为体育馆在搞送钱活动,或者是希特勒金老二在做演讲,总之几万几万的观众堆在一起玩似的。

那家伙,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海市蜃楼……


盖亭的成长是很有趣的。据说这哥们7岁的时候就打败了身为家乡乒乓球协会会长的父亲,再大点又成为了全法国的乒乓球明星。1987年,19岁的盖亭在瑞典战胜了东道主选手、也是同样年少成名的瓦尔德内尔,进而名声大噪;90年,他又在欧锦赛上淘汰了瓦尔德内尔。

插一句闲话。我们作为亚洲人、中国人,可能完全不能理解欧锦赛在欧洲人心目中的意义。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对于欧洲选手来说,欧锦赛至少和世界杯是一个级别的,甚至有些选手会看得更重。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是欧洲人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作祟(再说人家巴掌大的地方又有那么多国家,像个小世界),二是世界杯商业性质太浓,欧锦赛和世锦赛一样比较有荣耀性质——像咱们的亚锦赛……不说了。

瓦尔德内尔92年便完成了乒乓球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满贯行为,但直到1996年夺得欧锦赛单打冠军时才感慨自己“终于觉得圆满了”,由此可见盖亭当年在欧锦赛上能击败老瓦对乒坛的震动有多大。


盖亭的打法,是很有趣的。我对其的总结是:“横拍近台快带弧圈球打法”。

何谓“横拍近台快带弧圈球打法”?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一个横拍选手的近台正手速度能超过盖亭,直拍也很少见。但论速度,直板快攻和马琳的近台技术可能强于盖亭,但问题是,盖哥几乎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正手球都能弄出这样的速度,而更牛的在于,他的球都是有弧线的!

从动作上讲,盖亭的正手球基本都是一个技术:快带。但问题是,这门基本技术在他手上却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感觉。众所周知,快带技术一般用于机会球过渡,风险比较高,要求手法精细。而我们亲爱的盖亭先生用实践向世人证明了一点:只要肯下功夫,神马特殊技术都能转变为一般技术。看盖亭打球就一个字:爽!爽在哪?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标准的“盖式进攻”是这样的:盖亭发一板极长,只要对方接出台,盖亭便立刻在高点击球快带拉弧圈,一板接一板,一板比一板快,甚至还能控制落点变化,最后搞死对方;或者接发球盖亭搓一板,对方回搓长,进入上面模式。

标准的“盖式防守”是这样的:被对方上手,于是自己主动退台反手放高球,放得很轻,滑着拍走,这样的球容易让对方打失误;或者放几板便侧身强行拉回头——而且根据我所看的视频,几乎所有这些回头都是滑板拉斜线,拉直线的比较少。

总体而言,盖亭的反手时很渣的,能爆冲爆甩,但没什么稳定性;其正手的威力是巨大的,虽然没什么力量,但是很黏人,总是顺着旋转来。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个字——快。有时候满场都只看到球在近台飞速地被盖亭制造弧线,来不及看对方是怎么接球的。正是凭着这种打法,盖亭开始傲视群雄,一步步走上自己运动生涯的顶峰。


附上一个盖亭21世纪时的比赛集锦,此时已改大球,但大家仍可以看出盖哥的正手速度有多么得快,由此想象小球时代的他有多么的“迅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zNjk5NDg=.html

不过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盖亭让老瓦栽了几跟头,老瓦却让他摔得更惨。

1991年千叶世乒赛,瓦尔德内尔盖亭相遇,结果老瓦艰难取胜;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两人决赛对阵,结果老瓦轻松零封盖亭;1994年欧锦赛(疑似92年,待考),老瓦再胜盖亭;1995年天津世乒赛(团体),老瓦再再胜盖亭;19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老瓦再次零封盖亭。

克星成了被克星……


瓦尔德内尔有个这样的脾气:你不让我爽,我就让你更不爽。

比如说盖亭,91年前次次赢老瓦,91年后次次输;比如说普利莫拉茨,94年前也基本是次次赢老瓦,94年后大部分是输。

再比如塞弗,95年前也次次赢老瓦,95年后也基本全输;然后是萨姆索诺夫,97年前基本没输老瓦,曼彻斯特后到改打球为止连输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三大赛事。

更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刘国梁,2000年前六连胜,2000年后三连败,而且一次比一次输得惨:1:2、0:2、0:3。


其余像波尔、马琳,好不容易在当打之年没伤病之类的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却又双双败给了38岁高龄的老瓦。

感觉上帝创造瓦尔德内尔出来就是为了恶心人的——这不是贬义,相反却是最高的赞扬。

在老瓦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每个顶级高手都要经过他的考研,老瓦就像一颗炼金石一样检验着欧亚两边一代又一代的选手们,有些人自以为通过了检验,却最终还是死于老人之手;而有些人则幸运地为了老瓦考官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虽然是以击败这位考官为代价,这里面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比如孔令辉,比如柳承敏。


93年哥德堡世乒赛,老瓦主场作战,结果被另一个人给踢出了决赛,而这个人,便是我们即将介绍的另一位乒坛悍将——塞弗。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说盖亭则必讲塞弗,讲塞弗则必说盖亭,两人就像一黑一白的海尔兄弟一样。遗憾的是,塞弗永远是那个白皮肤的海尔弟弟,因为几乎所有的荣耀,都属于黑皮肤的那个哥哥;有趣的是,塞弗也正好比盖亭小1岁,是真的弟弟。

OK,让我们来看看塞弗先生的光辉奋斗史吧!

塞弗身上有许多块标签,首先是不讲理打法代表,然后是表演赛大师,然后是比利时老将、名将,然后是激情型选手,然后是中国人的好徒弟……一个选手的标签越多,就说明其在观众心中的分量越大。塞弗,就是这么一个人。


塞弗来自盖亭故乡法国的北边——比利时,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曾经无数次分分合合,最后终于在拿破仑战争后成为了两个独立国家,但操统一语言的比利时(法语为比利时三种官方语言之一,不知道塞弗讲什么话)的内政外交显然受到法国的巨大影响。不知是不是巧合,塞弗的人生轨迹也因为盖亭而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3年42届哥德堡世乒赛,塞弗2:3饮恨输于盖亭;次年世界杯,塞弗再次2:3败给对方。这两次比赛是塞弗唯一的两次闯入世界三大赛事决赛,两次却都同败于一人之手,此等悲剧,恐只有当年李富荣输庄则栋、蔡振华输郭跃华能媲美。

撇开有让球问题的这两次,马琳两败王励勤、王皓三输张继科似乎要更悲剧,但这两人好歹还是混到了世界冠军的。而塞弗职业生涯的巅峰则在1994年欧锦赛,他一路凯歌进入决赛,最后大胜瓦尔德内尔;而一年前的哥德堡,也是他在半决赛打败了老瓦,为盖亭扫清了最大的威胁——很难想象老瓦若是进了决赛,盖亭还能有那么潇洒地击球?不假设了。

塞弗和盖亭二人并称为“不讲理”打法的开山鼻祖。何谓不讲理打法?盖亭不讲理在于其超快速度和超级使用正手:咱反手弱,好,全部正手,大不了跑死自己。

是的,盖亭最后还是跑死自己了。这种打法显而易见地伤身体,所以94年世界杯夺冠后盖亭基本就干一件事:养病,因为腰子受伤严重。换你跑那么快的步打那么快的球腰子也准出问题。

但幸运的是,盖亭虽然只闪烁了几年,却成为了当时距大满贯最近的一位运动员,也是迄今为止欧洲选手中三大赛事成绩最好的一位(奥运亚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当然,除了老瓦。


那么塞弗呢?

塞弗的不讲理在于其打球章法凌乱,什么动作都能出手,而且还真什么动作都能赢球。

比如塞弗的绝技——抢拉半出台球。众所周知,半出台球是最贼的球,你球很短我可以回摆,很长我可以上手拉,最恶心的就是半出台不出台,老是令人犹豫,倒胃口得很。

然而,塞弗先生确实拉半出台球的专家,因为在塞哥的心中一直坚信着一点:半出台,那肯定是出台的;既然肯定是出台的,那我就直接拉。靠,事实证明只要你专门练这个,坚定这一信念,那真是一拉一个准。

老瓦最喜欢发半出台球恶心人的,结果遇到塞弗就萎了,被拉死一堆,输象极其难看,像个业余;大家再看塞弗21世纪几场经典比赛,比如04年总决赛对王励勤,08年还是哪年的一场公开赛对萨姆索诺夫,那家伙,还是那么凶悍。

多年过去了,塞弗的这手绝技仍然能驰骋乒坛:开玩笑,没两下子咱就不是名将了。


除此外,塞弗还擅长在各种情况下打各种球,比如对方拉高调,到马琳王励勤那可能是上升点防一板,到塞弗这就不存在过渡这个概念了——直接拍,到正手正手拍,到反手反手拍。管你神马加转不转之类的,我都拍。

塞弗的拍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拍苍蝇的动作,感觉他恨不得要把拍子飞出去砸死球以及对方。什么叫不讲理?把塞弗牵出来溜溜你就知道了。

更重要的是,塞弗打球还是很用脑子的,不像盖亭那么单调。当然,不是说盖亭不用脑子,关键是盖哥球速太快,基本来不及动脑,打完这板球动作就得跟上,不然球就已经过来了。

塞另外弗打球变化是很多的,而且也敢于创新,比如改大球后他老人家还“老汉吃那啥药”地给自己添加了一门反手反拉技术,虽然效果渣得很,但老人家还是那么胆子大,中台左右挥着拍子就是一板,也不管你上不上——怎么样,没辙了吧?


每次说塞弗,我们总要大肆宣传另一个人,那就是塞弗在比利时的教练王大勇,然后说是王大勇怎么怎么英明,于是为塞弗的成功做出了多么多么巨大的贡献。类似的案例还有老瓦15岁来上海呆了两个多月,波尔跟许增才一个俱乐部打球受了多少多少启发等。

对于中国的“帮助”,我个人觉得绝对有,但没那么神奇,关键还在于运动员个人,不然90年代欧洲那么多高手,接受中国教育的也就这几个,剩下没接受的不还是照样牛逼?

再说了,很难判断老瓦来中国那两个月对他影响有多大,何况一起来的林德咋就没有发迹那么好呢?不是我否定中国人对他们帮助的重要,只是有些宣传把这些帮助说得神乎其神,好像没有中国人就没有老瓦没有塞弗没有波尔了一样,这种话永远是最恶心的,不想多说。


事实是,王大勇去比利时执教也没有太多什么崇高的思想——那会儿蔡指导还去意大利当了教头,大家都是呆国内不知道干嘛了才出去的,混得好的早就留队了,就这么简单。

我们其实很多时候没必要去追问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关键看他做出来的结果和事情的意义。比如王大勇,管他为什么要选择去比利时,但我只知道,在塞弗每次比赛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中国人模样的人坐在指导的位置上认真地观看着,陪塞弗哭,和塞弗笑,同他一起分享所有的失败与荣耀。

这就是王大勇,一个跨越国界的尽心尽职的好教练,就这么简单。


有时候乒乓球给人的感动不限于运动员最后一球的那一刻,虽然我承认那一刻我被感动得最多。

比如:当王大勇拍着比赛失利的塞弗肩膀时,孔令辉悉尼奥运亲吻国旗时,当老瓦雅典奥运离场向观众席扔出行李包时,当佩尔森北京奥运铜牌之战拉伤大腿而倒地接受治疗时的,当王皓站在亚军席上朝伦敦所有观众敬礼时……

所有这些时刻,体育的精神真正震撼到了每一个喜欢这项运动的朋友,没有他们,我们只是在进行一项不断重复的肌肉骨骼机械运动;而有了他们,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自己在用心地运动着,在运动中感受到自己所进行的这项运动的真正灵魂!


和盖亭不同,塞弗的职业生涯要长很多,长到现在还在打。倒不是他跟王励勤一样铁打的身体,因为几次我都在看他出场时听解说(疑似杨影同学)提到了其拉伤之类的。但问题是,塞弗就像个老顽童,从来都不显老,因为有他的地方总能有乒乓球的快乐。

乒坛上打花样球最精彩的人就那么几个,郭跃华陈新华,大塞弗小塞弗——根据经验,一般两兄弟都打球,弟弟总比哥哥打得好,比如老瓦和他哥哥,刘国梁和哥哥刘国栋。

塞弗就例外了,他弟弟也是国家队的一员,不过名气远小于哥哥,而且长一副流氓样,第一次看我还以为是塞弗所在俱乐部的老板。


每每打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塞弗就会主动邀请对手和自己打表演球,而且花样还很多,放高球自然不用说了,转圈也经常见,最搞笑的是07年世界杯的时候和柳承敏打,最后实在打不动了,竟和柳承敏换拍子,然后我们便看到了手拿日直的塞弗和抓横拍的柳承敏比赛的场景。

大家都喜欢塞弗,因为他总能给人以快乐。如果你愿意多去了解他的话,一定也能从中得到不少欢乐。

一定。


94年以后塞弗就和诸多名将一样主要打酱油了,最好成绩是03年世界杯四强。欧洲人打球一般一阵子过了就没了,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支吓死人不偿命的“欧洲老管家酱油团”。

这里面包括有酱油一号佩尔森,二号普利莫拉茨,三号塞弗,还有已经退出的瓦尔德内尔、盖亭、罗斯科夫,新加入的施拉格、格林卡、科贝尔、斯米尔诺夫,以及正在逐渐转型的萨姆索诺夫乃至波尔等。各个都是明星级人物,各个都在世界乒坛上有过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由于欧洲选手青黄不接,所以十几甚至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在征战着。

许多人从小看这些家伙看到大,又有许多人在从小看着他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下面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1989——1993年的中国乒乓球队。

两个字形容:落魄。

其实中国队的成绩一点不差,马文革两次世界杯冠军,89、93年团体均进决赛,奥运会男单铜牌,男双也拿了奥运会世锦赛冠军……但是,中国队毕竟是中国队,别的国家能混个奖牌就高兴得生龙凤胎一样,中国队没拿冠军就好比不孕不育一般,不为别的,就因为我们是世界上真正的龙头老大。


不可否认,自垄断天下的匈牙利队退下后,中国队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乒坛一号国家。但是90年前后,我们国家的乒乓球事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男单奥运会、世锦赛冠军一个没有,团体三次折戟。

更可怕的是,我们团体赛在91年千叶连前四都没进,还是输给默默无名的捷克队。好吧,算这个很冷了,问题是我们89、91两届世乒赛男双冠军都丢了,一次输给德国,一次输给瑞典,而且连男双都丢了!

这还不算什么,一向比男乒更牛逼的女乒这几年也是淡腾不已。楼主是不怎么关注女乒的,但基本信息还是知道一点。汉城奥运,中国丢女双;多特蒙德,丢混双;千叶世乒,中国丢女团;哥德堡世乒,中国丢女单。


全是丢给韩国队或者朝鲜韩国联队,准确的说全是输给了一个人和这个人所在的双打或团队——韩国选手玄静和。


她大概是我在本帖少数想要比较详细介绍的女子选手中的第一个。玄静和,牛人,右手直拍生胶打法,88年汉城拿下女双冠军,89年多特蒙德拿下混双冠军(和刘南奎),91年千叶拿下团体冠军(和朝韩联队),93年拿下了女单冠军。


在那个中国女队独霸天下的年代,玄静和的成绩实在太过抢眼,抢眼到令人刺眼——当然,是让中国人刺眼。而她也是1979年~2011年32年中唯一一个获得女单世锦赛,或者说是女子三大赛事单打冠军的唯一一人。


玄静和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回到主线。关于中国队的颓势,我想也不必要介绍太多。89~95年的男子乒坛始终是欧洲人为主的外国选手的天下,我们要崛起,尚需时日。


下面我要介绍的,则是欧洲另外几个不起眼的选手——他们出道很早,却成名较晚。而21世纪的球迷朋友们可能对这几个人的熟悉要更多于盖亭塞弗等。研究这几个人的运动生涯,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


话说有这么一个真理:隔自己越近的,总觉得越亲切,也总觉得越值得自己去喜欢,或者说“顶”。是的,以前我不怎么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出许多不堪的话来诋毁老瓦,后来我明白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用心去了解过老瓦。没有看过老瓦的比赛,没有看过老瓦的成绩,哪怕是最简单的看看别的名将对老瓦的评价。


这并不奇怪,如果有人跟你说他认为巴纳是乒乓球之神的话很多人都会莫名其妙地问:“这哥们是谁啊?”巴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世乒赛单打五冠王,尽管当时世乒赛是一年一届,和现在没可比性;与此同时,看过巴纳打球的人估计都死得差不多了。但是,他确实存在过,而且,对乒乓球这项事业的发展起过无可替代的伟大作用。


所以插一句:喜欢谁没有人干涉,但如果你要进行横向比较,那么请先去了解要比较的人。事实上楼主我也是先看马琳王励勤王皓的球开始看视频的,但最后仍然得出了老瓦是近几十年最牛逼的男乒选手的结论。谁最厉害并不影响我们的个人喜好,若如此,怎么算朱世赫也不会是那个“最”的运动员(这是实话),难道就没有人喜欢他了?好比屌丝可能会觉得自己父母没能让自己成为富二代,但谁会因为这样而不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是,那么请离开楼主的地盘,因为楼主不会欢迎你,有素质的人都不会欢迎你。


有趣的是,1970年前后出生的4名欧洲运动员却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他们出道很早,真正成名却比较晚,而且还是一个比一个晚:我是说单打方面。这四个人的名字分别叫(按成名顺序排列):罗斯科夫、科贝尔、施拉格、格林卡。


其实这四个哥们早就出来跑江湖了,可惜,成名都在中年之后。


准确而言,92年以后98年以前的欧洲乒坛,单打是属于老瓦、老普、老盖、老塞四人的。佩尔森已经没落,这四个人一直在乒坛转悠着,阴魂不散,别的选手没啥表现的机会。不过偶尔窜出来转悠转悠的还是有,说的,就是上面四个人。


罗斯科夫应该是跳出来最早的:1989年多特蒙德,他和队友费茨纳尔一起摘下了世乒赛男双的冠军。不过双打毕竟是双打,和单打差距比较大,拿下了大家对你的男单威胁指数评价也不会太高。


随后很多年,罗斯科夫都在乒坛上转悠着,直到1995年,他闯入三大赛事中的薄弱环节——世界杯的决赛,输给中国新生代表人物孔令辉,次年亚特兰大,他又杀入奥运半决赛,输给另一个中国新生代代表刘国梁,这时大家才开始对他的单打予以足够重视。3年后,多年媳妇熬成婆,罗哥终于拿到了其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一块、也是唯一一块三大赛事单打冠军(可惜是世界杯)。于是,老罗底气便足了。


单打就是不一样,虽然都是世界冠军,双打神马的确实没得比。


科贝尔比较悲催,91年的时候就在男团拿了中国队两分,帮助全队将中国人踢出了前四的大门;96年亚特兰大,他一路比较“莫名其妙”地杀入了半决赛,然后一败王涛,二败罗斯科夫,颗粒无收。



以后老科便再未染指世界大赛前四,其职业生涯中也没能获得一块奖牌,但是科贝尔的单打却每每能令人心惊胆颤,03年淘汰刘国正,05年险些挑翻马琳,08年团体又差点干掉王励勤,各个都是世界第一流的高手,不过这些事我们以后再讲。除此外科贝尔本人的一项技术却使其名气远大于其成绩,那便是著名的侧拧技术,这个待会儿可以讲,而且也会讲——待会儿。


施拉格,打球绝对是天才,但若论勤奋程度的话……估计世界上最懒的乒乓球冠军就是他了。欧洲有一个著名的十二强赛,就是每年选十二个顶级高手参加的单打比赛,算是个小世界杯。之所以提这个比赛,原因在于,在漫长的80、90年代,施拉格是没有资格参加这场比赛的。顺便插一句,当施拉格没资格打比赛时,老瓦在1984、1986、1988、1989、1993、1995、1996年7次拿过这个比赛的冠军。


然而,1999年以后,施拉格爆发了,当年成了世乒赛季军,世界杯亚军。而当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职业生涯将随着其而立之年的到来而结束时,03年巴黎世乒赛,32岁“高龄”(虚岁)的“老师”竟然夺下了乒乓球界“王冠上的宝石”——世乒赛男单冠军,这也是后话,我们暂时不提。


果说施拉格是默默无闻的话,那格林卡早年更绝对是一丁点名气都没有。关于这个同样72年出生的希腊选手,我只知道他在97年曼彻斯特世乒赛时输给了早已淡出中国乒乓球男队主力很多年的马文革。但是,03~04年一年之内,格林卡瞬间成为了世乒赛男单季军,世界杯蝉联亚军。除此外,格林卡和科贝尔一样以其独特的一门技术而获得了成绩之外的更大声誉,当然,也是在21世纪后。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这几个哥们早些年干嘛去了?


其实并不是他们年少不给力,而是形势造就了他们晚年的英雄。但是这些事现在提也还早了点,楼主喜欢编年体形式的史书,时候未到,暂时不报,所以还是请大家再等等吧!


虽然成名在95年后,但鉴于四人出道得早,所以LZ决定先讲技术打法风格,以后再谈他们的战绩。


首先上罗斯科夫。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罗斯科夫,来自盖亭与塞弗的邻邦、欧洲第一经济大国,德国。历史上德国人一向一严谨、刻板著称,这些民族习性在德国乒乓球队上也得到了完美诠释。不论是罗斯科夫还是波尔或者苏斯等,打球都是很刻苦很认真,“一丝不苟”大概是形容他们的最好词语。


这里需要插播说明一下的是,当下德国队最旺的选手奥恰,其实是乌克兰人,出生后才移居的德国。楼主第一次看他就不像日耳曼人,后来一查还真不是。所以元首若是在世,奥恰估计还得移民。


罗斯科夫的长相是相当“峻”的:冷峻的峻,非英俊。我第一次看罗斯科夫相貌时就被其飒爽的“威严”所折服:这货根本就是白眉鹰王!撇开长相不说,老罗在赛场上风格之潇洒凌厉,也实在配得上鹰王这个称号。


前面说过,老罗出道是很早的,89年的时候还拿过世乒赛男双冠军。不过这个成绩现在看似乎很牛,但在当年群雄并起的时候却并不太起眼。哪里像今天,外国人能拿个铜牌就不错了,管你是什么单打团体还是双打比赛的。89年正是中国队衰落低谷的时候,所以老罗的成绩也没多么起眼,何况还是双打。


至于单打赛场,罗斯科夫就不怎么地了。最近我找到了一些罗哥早年,具体就是90年前后和老瓦他们单打比赛的视频,四个字:惨不忍睹。


打得好总有打得好的理由,反之亦然。那么老罗早年的表现不佳,究竟有什么原因呢?这就得从其打法风格开始分析起了。


一般而言,罗斯科夫的标签是和盖亭塞弗绑在一起的——不讲理打法代表。而前面已讲过,盖亭不讲理不讲在正手速度,塞弗在一通“乱”打,那罗斯科夫呢?


罗斯科夫的不讲理,在于其超级暴力的反手技术。


有多暴力?


格林卡的反手是很牛的,但是欧洲运动员普遍评价:罗斯科夫的反手比他的力量更大。当然,对于这个评价我并不是完全认可。我认为小球时代罗斯科夫确实更暴力,但他的技术胜任不了大球,所以我仍然认为格林卡的反手是目前为止乒乓球选手里最暴的。


罗斯科夫反手不讲理程序就是,只要球到反手,只要稍微出台,老罗都会灰常潇洒地引拍至胯下,猛地拉抽。没错,拉,和抽,没什么过渡的,就是一板。一句话,帅爆了——虽然我老是担心他会打到某个不能打到的地方(囧)……


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几乎所有德国队的选手的正手都偏向高调球而不是拉冲,而反手却很牛叉。罗斯科夫的正手,一个字:丑。丑死了,球还没出台他就把手放到台下然后击球的下降点,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同样,我一直无法接受波尔这样高水平的选手居然第一板冲不起来,而且后面的球也冲不起来,但波尔的反手也是很靓很靓的。一个队果然是有传统的,这一点不假。再看现在的奥恰,正手还是不如反手,不过好歹进攻的力度要大多了。


德国人也在变化,虽然效果不是太明显。


穷则变,变则通,通才得以久。中国人快攻打不动了,所以要改;德国人maybe也发现问题了,而这个问题也是制约罗斯科夫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手对比反手的优势,我想不需要我来科普了。舒展更开的手臂能为击球提供绝对大于反手的力量,而力量也是速度、旋转的根本动力。罗斯科夫拥有很牛逼的反手,牛逼到能和别人正手对抗,但一个如此强大的反手却只能搭配一个shit一样的正手(真的很shit),这样的运动员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正手时代的巅峰人物的。


所以理论上罗斯科夫89年就是世锦赛冠军(双打),并且在欧锦赛上非常辉煌,但那也是因为欧洲人的前三板技术普遍不细腻,所以老罗可以用强大的反手压制对手。但是一旦遇到了绝顶高手——小球时代的决定高手都是前三板+正手全台流,他就总是各种捉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少成名的罗斯科夫直到95年才杀进三大赛决赛,98年才拿到分量最低的世界杯单打冠军,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晚成的大气。


但是,晚成的罗斯科夫为何又成功了呢?


这涉及到一个历史趋势问题。


那么是什么趋势呢?


那就是世界横拍打法已经开始向一个新阶段过渡,那便是两面弧圈球时代。


或许你会觉得楼主在瞎定义:难道横拍不是一直两面弧圈球吗?是,也不是。楼主在这里所说的两面弧圈球时代,指的是横拍开始从反手过渡正手进攻而向两面全面进攻时代过渡。


比如说,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的时候,两人的打法就是正手牛逼,反手弹击:老瓦的弹击又准又狠,佩尔森更是号称“弹击之王”、“世界第一反手”。


老瓦老佩之后,盖亭、塞弗则将正手进攻发展到了几乎万能,而且两人的反手明显开始以拉为主、弹为辅,而普里莫拉茨反手拉打虽然很强,但实际上仍然是以正手为主,反手辅助,接近老瓦老佩的风格。所以普里莫拉茨虽然和盖亭塞弗年纪相近,却是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时代与盖亭、塞弗时代的过渡选手。


罗斯科夫和普里莫拉茨正好相反,年龄与盖亭、塞弗相仿,却是下一个时代的人物,其反手进攻使用率、杀伤性较两位不讲理前辈又上了一个台阶,而所欠缺的,就是临场的变化和经验。95年以后,他终于成熟到了自己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经验的最佳时期,所以夺冠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反观盖亭塞弗,虽然球还是那么风骚,却总是打不出成绩,因为同时期大家都开始向两面拉打法过渡了,所以老将们跟不上,虐虐差一点的选手还可以,顶级领域就不行了。


如果说罗斯科夫还算老人,那另外三个小辈就真正算是讲横拍反手进攻技术发扬光大、上一台阶的大功臣。没错,那就是科贝尔,施拉格,以及格林卡。


施拉格和格林卡的闪光时间实在太晚,这里就不介绍了。但鉴于91年千叶世乒赛的出色表现,科贝尔终于为他在这赢得了一次出场机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位为乒乓球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无冕爵士吧!


这就是科贝尔~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不过这个科贝尔似乎更有名~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自古正邪不两立,这句话套在直拍和横拍上也是很恰当的。或许很多人和楼主以前一样以为直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事实上直握球拍是1902年左右由日本人发明的——网上广为流传的毛啊主席用光板日直打球的照片就说明了这点。


Ps:毛爷爷用的可是日直,不是中直。至于中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不清楚,也不重要(横板竖起来不就是直板了,哈哈)。


众所周知,直拍横拍,各有所长。横拍抓拍固定,发大力比较轻松而且食指不会受直握球拍的伤;而直拍呢,由于握拍比较靠内,所以更能有一种“拍在手中”的感觉,所以小球控制和手腕发力能够更加细腻。


【连载】国球去哪儿了?男子乒坛二十四年回顾(⊙o⊙)

史上最霸气球友


多少年来,直拍与横拍两类打法就在台内与出台、抢攻与实力、控制与反控制中对抗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两种打法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70年代以后双方才都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其实,我们都是可以鉴戒对方打法的。


可以说最早明白这点的是直拍选手,所以他们开始将反胶与快攻相结合,创造了单面快弧打法。虽然50年代后日本人已经开始这种打法,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中国的几个老冠军,比如郗恩庭、郭跃华等。


尽管如此,直拍打法还是主要集中在快攻上,原因很简单,因为快攻仍然能从容地战胜实力派的横拍选手,不是郗恩庭、郭跃华前后中国人不想发展直板快攻,而是由于十年动荡,中国的快攻选手青黄不接,所以没人上来定岗。而一旦咱们缓过神来了,这不,紧跟着的江嘉良还不又是正胶打法了。


所以我们说人都是有惰性的。


但横拍不改就混不下去了。欧洲人已经很多年没尝过世乒赛冠军的滋味,仅有的两个单打冠军也只是世界杯:这种冠军连中国的横拍快攻打法滕义(正手正胶反手反胶)都能拿到,实在太水了。


于是,横拍要改革;再不改革,就要over了。真正对横拍克服自身劣势的关键技术有二:横板直握,以及台内拧拉。前者的荣耀永远属于老瓦,而后者的最早开拓先驱,当属科贝尔无疑。


正如现在人们发掘所知的,直拍横打在N年前(N>30)就有人使用,但我们一般不会将这项技术的功劳归给那个、那些人(事实上应该给),但平心而论,这些发明者却并非推动这项技术发展的最大的功臣。一个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需要一个打得好的选手出来带头,否则所有人都不会关注这门技术。


比如王皓,即便全世界古往今来都只有他这么一个顶级选手在用两面横打,但由他而诞生的采用这种打法的人却层出不穷,以至于楼主都练过一段时间。


就这点而言,尽管普遍认为拧拉是塞弗平时训练的时候玩出来的(我敢肯定在他之前还有人尝试过,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但他一直都停留在玩的阶段,而科贝尔却成为了横板台内拧拉技术最早的高手级别使用者,成为了这项技术的真正推动者。


如果科贝尔也能像老瓦一样成为大满贯选手的话可能世界乒坛就要以“科式拧拉”来命名这项技术。而遗憾的是,金泽洙可以被成为无冕之王,而科贝尔却连王都称不上,因为其职业生涯中没有拿到一块世界大赛奖牌——是奖牌,不是金牌。


所以楼主在本帖中称其为“无冕爵士”并非空话:竞技体育,没有成绩是绝对不能封王称后的,这点没得商量。



但是,老科绝对是世界乒坛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人物。


尽管没有他,台内拧拉技术照样可以被另一个高手所使用;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感谢那些让我们提前跨入计算机时代的科学家们,尽管没有他们,计算机也照样能被发明创造,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而已。


感谢所有那些不自觉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