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圈利器:斯帝卡oc实战测评报告
已有 1512 次阅读 2021-03-03 16:04
斯帝卡oc是我学打球,练习基本功的第一块专业球拍。我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一开始就遇到了oc,oc是一块练习发球、发力、控制、弧圈等一系列基本功的好拍。
oc拥有很柔和的手感,在小球控制方面是十分出色的,无论是劈长还是摆短都是很精准的,用oc来练习发球时该掌握的摩擦时间是很不错的,因为oc比较软,很吃球,球在上面的滞留时间比较长,能充分摩擦,因此oc的发球也是比较转的。oc最令人称好的是明显的吞吐感和强大的底劲,因此注定oc是一把弧圈得利器。不过可惜oc是适合那些自身发力条件很好而且又是很大力的人的。相对于其他人,我觉得我自己的整体发力不错了,比较协调,但可惜天生就是“营养不良”,骨头细,力气少得可怜。这也是我放弃oc的一个重要原因。
oc虽然在控制方面很突出,不过oc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弧圈球的后劲,以我力量不大的人为例,oc的一跳不算很快很突出,最多只是弧线比较长,但oc的二跳是我玩过很多球拍中最厉害的,二跳时一碰到球桌,球的速度马上变得很快,而且很钻,很扎,和一跳形成强烈的反差,很多人都会极不适应,而且因为比较扎,球不跳高,别人反拉的机会比较低,除非是高你几个层次的,一般的通常都只能挡一个落点。如果是采用拉侧弧圈,球是又拐又钻的。还要一提的是oc很吃球,而且很柔韧,回弹觉得很有力量,所以感觉吞吐感很爽,你可以感觉到球是很转的而且又很有冲击力。因此oc是很适合那些喜欢高吊,又或者是力量大得惊人的家伙拉前冲,那强大的底劲可以使你害怕自己挡球时球拍被打裂。当然oc是绝对适合中远台对拉的,强大的底劲,看着球在空中有力的弧线和落桌时的二跳,也是一种享受。(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labs/120353.html)
虽然oc是如此的好,但我还是放弃了oc,也许是技术有点提高,也许oc不适合我的打法,我觉得oc的一跳较慢,虽然二跳下扎厉害而且旋转强,但如果面对经验老到或者比较熟悉的球友,就难以打死。因为自身的力量不足,不能保证一跳也强而有速度,没有速度就难以打死人了。除了自身发力不足外,还有觉得oc不太适合推挡,推挡的回弹力量不太足,就算推了不错的落点,但没速度,还是被对方连续进攻。而且oc推较冲的前冲弧圈还算可以推回去,但推旋转较强速度较慢的前冲弧圈就不太行了,经常容易冒高,给对方制造很好的扣杀机会,更不会说推旋转强烈速度慢的高吊弧圈了,基本都是因为oc太吃球了,直接吃转飞走。本来打算学习马琳的侧切技术的,但实在太难了,要掌握很好的时间差,又要掌握切球的手感,结果不得不放弃。
放弃了oc,是因为觉得速度不行,自身力量不足,就买了一块纳米超杰C来完全弥补,打算从软5夹直接过渡到芳碳,但这种极端做法现在想起来真是太天真了,也经过实践证明是完全不可取的,而且还得付出代价(球友们要引以为鉴)。纳米超杰C给我的感觉是原来芳碳或者碳素这种球拍是这么的难控制,控制手感不能很自如,很死硬的控制感觉,(不是纳米超杰死硬,我也把这块拍给打碳素,打芳碳的球友打,他们也觉得很好控,不死硬,只是打惯了oc的中软5,突然打超杰,反差感很大)。虽然底板力量很足,但弧圈的弧线很低平,而且脱板太快,吃不了球,总觉得发不了太大力,不太爽,而且弧圈经常下网,没有oc那种弧线感,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打了几天,实在没能力打下去了,又只好打回我的oc。
不过这次打回oc,我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了,不再推挡,学习王皓的两面拉打法,这样就可以避开oc的推挡不足。
斯帝卡oc的配胶,正手省狂3 41度,反手狂3 39度。oc的正手配胶我想大家都是配狂3 40或者41度的。我使用oc的正手配胶就从39到40再到41,算是比较熟悉狂3对oc的正手兼容了。我觉得虽然狂3的度数在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其他拍不会太影响oc的控制手感,我试过碳素拍或者7夹的拍,配狂3从39到40就会觉得套胶较硬,手感硬了点,小球难控制,更不用说从39到41了,但我觉得如果是oc的话,从39到40控球的手感虽然有一点差异,但不太大,打一阵子就可以习惯了,就算从39到41,虽然才觉得有点硬,但也会很快适应的。最不能适应的就是那弧圈的爆发力了,哈哈。41度的狂3在oc的手中比39的可强好多哦。所以我就一直正手使用41度的。然后到oc的反手了,我觉得还是柔软一点好,比较好控,我不希望太弹,因为刚开始不用推挡,横打要防守得了对方的弧圈才行。所以就一直用39,不知不觉就习惯了。
oc拥有很柔和的手感,在小球控制方面是十分出色的,无论是劈长还是摆短都是很精准的,用oc来练习发球时该掌握的摩擦时间是很不错的,因为oc比较软,很吃球,球在上面的滞留时间比较长,能充分摩擦,因此oc的发球也是比较转的。oc最令人称好的是明显的吞吐感和强大的底劲,因此注定oc是一把弧圈得利器。不过可惜oc是适合那些自身发力条件很好而且又是很大力的人的。相对于其他人,我觉得我自己的整体发力不错了,比较协调,但可惜天生就是“营养不良”,骨头细,力气少得可怜。这也是我放弃oc的一个重要原因。
oc虽然在控制方面很突出,不过oc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弧圈球的后劲,以我力量不大的人为例,oc的一跳不算很快很突出,最多只是弧线比较长,但oc的二跳是我玩过很多球拍中最厉害的,二跳时一碰到球桌,球的速度马上变得很快,而且很钻,很扎,和一跳形成强烈的反差,很多人都会极不适应,而且因为比较扎,球不跳高,别人反拉的机会比较低,除非是高你几个层次的,一般的通常都只能挡一个落点。如果是采用拉侧弧圈,球是又拐又钻的。还要一提的是oc很吃球,而且很柔韧,回弹觉得很有力量,所以感觉吞吐感很爽,你可以感觉到球是很转的而且又很有冲击力。因此oc是很适合那些喜欢高吊,又或者是力量大得惊人的家伙拉前冲,那强大的底劲可以使你害怕自己挡球时球拍被打裂。当然oc是绝对适合中远台对拉的,强大的底劲,看着球在空中有力的弧线和落桌时的二跳,也是一种享受。(转自:http://www.verodillan.com/labs/120353.html)
虽然oc是如此的好,但我还是放弃了oc,也许是技术有点提高,也许oc不适合我的打法,我觉得oc的一跳较慢,虽然二跳下扎厉害而且旋转强,但如果面对经验老到或者比较熟悉的球友,就难以打死。因为自身的力量不足,不能保证一跳也强而有速度,没有速度就难以打死人了。除了自身发力不足外,还有觉得oc不太适合推挡,推挡的回弹力量不太足,就算推了不错的落点,但没速度,还是被对方连续进攻。而且oc推较冲的前冲弧圈还算可以推回去,但推旋转较强速度较慢的前冲弧圈就不太行了,经常容易冒高,给对方制造很好的扣杀机会,更不会说推旋转强烈速度慢的高吊弧圈了,基本都是因为oc太吃球了,直接吃转飞走。本来打算学习马琳的侧切技术的,但实在太难了,要掌握很好的时间差,又要掌握切球的手感,结果不得不放弃。
放弃了oc,是因为觉得速度不行,自身力量不足,就买了一块纳米超杰C来完全弥补,打算从软5夹直接过渡到芳碳,但这种极端做法现在想起来真是太天真了,也经过实践证明是完全不可取的,而且还得付出代价(球友们要引以为鉴)。纳米超杰C给我的感觉是原来芳碳或者碳素这种球拍是这么的难控制,控制手感不能很自如,很死硬的控制感觉,(不是纳米超杰死硬,我也把这块拍给打碳素,打芳碳的球友打,他们也觉得很好控,不死硬,只是打惯了oc的中软5,突然打超杰,反差感很大)。虽然底板力量很足,但弧圈的弧线很低平,而且脱板太快,吃不了球,总觉得发不了太大力,不太爽,而且弧圈经常下网,没有oc那种弧线感,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打了几天,实在没能力打下去了,又只好打回我的oc。
不过这次打回oc,我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了,不再推挡,学习王皓的两面拉打法,这样就可以避开oc的推挡不足。
斯帝卡oc的配胶,正手省狂3 41度,反手狂3 39度。oc的正手配胶我想大家都是配狂3 40或者41度的。我使用oc的正手配胶就从39到40再到41,算是比较熟悉狂3对oc的正手兼容了。我觉得虽然狂3的度数在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其他拍不会太影响oc的控制手感,我试过碳素拍或者7夹的拍,配狂3从39到40就会觉得套胶较硬,手感硬了点,小球难控制,更不用说从39到41了,但我觉得如果是oc的话,从39到40控球的手感虽然有一点差异,但不太大,打一阵子就可以习惯了,就算从39到41,虽然才觉得有点硬,但也会很快适应的。最不能适应的就是那弧圈的爆发力了,哈哈。41度的狂3在oc的手中比39的可强好多哦。所以我就一直正手使用41度的。然后到oc的反手了,我觉得还是柔软一点好,比较好控,我不希望太弹,因为刚开始不用推挡,横打要防守得了对方的弧圈才行。所以就一直用39,不知不觉就习惯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