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底板材料与底板性能深度解析[图文介绍]
已有 2568 次阅读 2019-09-23 10:59
乒乓球拍底板材料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定,乒乓球拍底板至少含有85%的天然木材,底板的黏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一黏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 mm,取其数小的一种(即总厚度的7.5%超过0.35 mm时,则每一黏合层不能超过0.35 mm;总厚度的7.5%不超过0.35 mm时,则每一黏合层不能超过总厚度的7.5%)现在底板主要使用的复合材料有碳素纤维、芳基纤维、芳碳混编纤维和玻璃纤维。
碳素纤维初期振幅最小,它可以很好地提高底板的硬度,增加击球瞬间“脆、爽”的本体感觉;由于其振动频率最高,在击球瞬间可以缩短球在底板上滞留的时间,有利于压低击球弧线,增强攻击力;由于材料的振动衰减时间较长,击球用力时底板反馈回来的振动稍有些“散”、“乱跳”等不好控制的感觉。
芳基纤维的初期振动幅度最大,击球感觉最柔和;其振动频率不高,用这种底板击球时持球时间较长,特别在用力摩擦球体时有“抓住球”的“黏球”感觉。芳基纤维最突出的特点是振动衰减的时间最短,这种底板虽然击球感觉较“软”,但是,击球时却会明显感觉用力反馈集中,且有弹弓一样的弹力。
芳/碳混编纤维是将2种不同性质的纤维编织在一起,其初期振幅与碳素纤维相近,因此,可以提高底板的强度,使底板击球时产生一定的“刚性”,保持底板较高的反弹效率。同时,它的振动频率介于碳素纤维和芳基纤维之间,持球时间比碳素底板长,摩擦球体比碳素底板更容易产生旋转。芳/碳混编纤维振动衰减时间比单纯的碳素纤维短,所以,底板击球时既不“分散”又不“乱跳”,有一种稳定的“高黏弹性”。如果说碳纤维过“刚”,而芳基纤维过“柔”,那么,将这2种纤维混合编织在一起,则可以做到刚柔相济。(参考:http://www.verodillan.com/guide/11954.html)
玻璃纤维的初期振幅也很大,因此,玻璃纤维底板击球感觉也相当柔和;由于其振动频率不高,能使底板击球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它的振动衰减速度最慢,如果不能与木层结构设计形成良好匹配,底板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击球“底劲儿”。几种纤维相比较而言玻璃纤维的特性更接近天然木材。
底板与打球方式的结合
乒乓球是一种技能型的竞技运动,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制胜因素的多样性,就一个球而言,其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旋转的强弱、落点的位置、弧线的轨迹等都可以成为使对手处于困难境地的制胜因素,这些制胜因素几乎都可以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从而造成判断、移动、控制击球的困难。造成这种复杂状态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选用不同配置的球拍,并采用多种不同的击球方式所致。使用者与器材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一种类型的球拍会造就一种类型的打法,然而,不同的使用者,在使用同一类型球拍的过程中,又可以改变其中的某些配置,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绝技”来
球拍与海绵、胶皮的搭配。弹力好的球拍和胶皮要用弹性差的海绵来折中,找到速度与控制的最佳结合;柔和的底板一般要用弹性大的海绵和胶皮,在“对立统一”中寻找新的平衡点,这种选择往往与击球方式一致。克罗地亚的年轻选手普里莫拉兹因为用了碳素底板,从传统的“稳健派”成为“欧洲三虎”之一,说明了器材不仅是打法的基础,而且选手可以根据不同的底板,挖掘自己的潜力,器材的改变将可能使弱点变为特长。
底板要有硬度,硬度大了“吃”不进球,力量损耗在球的形变方面,形变超过乒乓球的弹性形变范围就会降低球的速度,浪费能量;底板软了,击球没有速度。在击球时,底板要“吃”进球,而且要有充足的弹性,也就是充足的“底劲儿”,这样才能保证击球的速度,手感要“通透”,感觉球的细微变化,做到进能爆出,退能据守。
在保证弹力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底板材料,以突出球拍的特点。近台快攻选手要用较硬的底板,底板变形较小,能及时将来球的反弹力与球拍的弹力转化为快速击球需要的“混合能量”,击球表现出瞬间脱板的突然性;削球运动员的球拍相对较软,持球时间长,可以很好地控制球,持球较“深”,增加球的旋转;弧圈球的发展要求乒乓球底板不仅要有良好的弹性,而且要求提高其用力效率,也就是大力抽杀时转换为速度和旋转,在用力击球时,球拍能储存和释放能量。较薄、较软的球拍更适合弧圈球的打法,这样可以延长持球时间,产生足够的摩擦
总结
现在乒乓球器材市场上的底板琳琅满目,品牌繁多,价位参差不齐,但可以通过底板的功能材料和制造工艺找到一定的规律,由此可以了解底板的性能。根据自己打球的方式和风格,再加上恰当的挑选技巧,能找到一支适合自己的球拍。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定,乒乓球拍底板至少含有85%的天然木材,底板的黏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一黏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 mm,取其数小的一种(即总厚度的7.5%超过0.35 mm时,则每一黏合层不能超过0.35 mm;总厚度的7.5%不超过0.35 mm时,则每一黏合层不能超过总厚度的7.5%)现在底板主要使用的复合材料有碳素纤维、芳基纤维、芳碳混编纤维和玻璃纤维。
碳素纤维初期振幅最小,它可以很好地提高底板的硬度,增加击球瞬间“脆、爽”的本体感觉;由于其振动频率最高,在击球瞬间可以缩短球在底板上滞留的时间,有利于压低击球弧线,增强攻击力;由于材料的振动衰减时间较长,击球用力时底板反馈回来的振动稍有些“散”、“乱跳”等不好控制的感觉。
芳基纤维的初期振动幅度最大,击球感觉最柔和;其振动频率不高,用这种底板击球时持球时间较长,特别在用力摩擦球体时有“抓住球”的“黏球”感觉。芳基纤维最突出的特点是振动衰减的时间最短,这种底板虽然击球感觉较“软”,但是,击球时却会明显感觉用力反馈集中,且有弹弓一样的弹力。
芳/碳混编纤维是将2种不同性质的纤维编织在一起,其初期振幅与碳素纤维相近,因此,可以提高底板的强度,使底板击球时产生一定的“刚性”,保持底板较高的反弹效率。同时,它的振动频率介于碳素纤维和芳基纤维之间,持球时间比碳素底板长,摩擦球体比碳素底板更容易产生旋转。芳/碳混编纤维振动衰减时间比单纯的碳素纤维短,所以,底板击球时既不“分散”又不“乱跳”,有一种稳定的“高黏弹性”。如果说碳纤维过“刚”,而芳基纤维过“柔”,那么,将这2种纤维混合编织在一起,则可以做到刚柔相济。(参考:http://www.verodillan.com/guide/11954.html)
玻璃纤维的初期振幅也很大,因此,玻璃纤维底板击球感觉也相当柔和;由于其振动频率不高,能使底板击球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它的振动衰减速度最慢,如果不能与木层结构设计形成良好匹配,底板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击球“底劲儿”。几种纤维相比较而言玻璃纤维的特性更接近天然木材。
底板与打球方式的结合
乒乓球是一种技能型的竞技运动,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制胜因素的多样性,就一个球而言,其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旋转的强弱、落点的位置、弧线的轨迹等都可以成为使对手处于困难境地的制胜因素,这些制胜因素几乎都可以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从而造成判断、移动、控制击球的困难。造成这种复杂状态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选用不同配置的球拍,并采用多种不同的击球方式所致。使用者与器材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一种类型的球拍会造就一种类型的打法,然而,不同的使用者,在使用同一类型球拍的过程中,又可以改变其中的某些配置,从而创造出不同的“绝技”来
球拍与海绵、胶皮的搭配。弹力好的球拍和胶皮要用弹性差的海绵来折中,找到速度与控制的最佳结合;柔和的底板一般要用弹性大的海绵和胶皮,在“对立统一”中寻找新的平衡点,这种选择往往与击球方式一致。克罗地亚的年轻选手普里莫拉兹因为用了碳素底板,从传统的“稳健派”成为“欧洲三虎”之一,说明了器材不仅是打法的基础,而且选手可以根据不同的底板,挖掘自己的潜力,器材的改变将可能使弱点变为特长。
底板要有硬度,硬度大了“吃”不进球,力量损耗在球的形变方面,形变超过乒乓球的弹性形变范围就会降低球的速度,浪费能量;底板软了,击球没有速度。在击球时,底板要“吃”进球,而且要有充足的弹性,也就是充足的“底劲儿”,这样才能保证击球的速度,手感要“通透”,感觉球的细微变化,做到进能爆出,退能据守。
在保证弹力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底板材料,以突出球拍的特点。近台快攻选手要用较硬的底板,底板变形较小,能及时将来球的反弹力与球拍的弹力转化为快速击球需要的“混合能量”,击球表现出瞬间脱板的突然性;削球运动员的球拍相对较软,持球时间长,可以很好地控制球,持球较“深”,增加球的旋转;弧圈球的发展要求乒乓球底板不仅要有良好的弹性,而且要求提高其用力效率,也就是大力抽杀时转换为速度和旋转,在用力击球时,球拍能储存和释放能量。较薄、较软的球拍更适合弧圈球的打法,这样可以延长持球时间,产生足够的摩擦
总结
现在乒乓球器材市场上的底板琳琅满目,品牌繁多,价位参差不齐,但可以通过底板的功能材料和制造工艺找到一定的规律,由此可以了解底板的性能。根据自己打球的方式和风格,再加上恰当的挑选技巧,能找到一支适合自己的球拍。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