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后,先看微信,这已经成为习惯。在众多的微友来信中,身在加拿大的“若水依然”微友写道:“老葛: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我蓦地意识到今天是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圣诞节。
我虽然不反对其他中国人欢度圣诞节,但生活在中国,其实这圣诞节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平常日,当然,如果身在加拿大,可能会受到圣诞氛围的感染,入乡随俗。
我回复说:“谢谢来自大洋彼岸的祝福!快乐快乐!今儿上午去参加一个俱乐部的月赛,如能拿到冠军,就更快乐啦。“
他回复:“祝你好运!正常或超水平发挥!”
若水依然在去加拿大前,在中国的大学当讲师,既是乒乓球爱好者,也是诗歌爱好者,我们曾在微信群里有过不少交流。他是国际级裁判员,今年多伦多举办的国庆杯,他担任总裁判长。而他将自己14岁的次子培养成加拿大国少队选手,更是为大家津津乐道。他很懂乒乓,当然知道老葛的水平如何,所以,非常客观地祝福好运和超水平发挥。
我十分欣赏这种表达方式,既然认为你夺冠不那么容易,就不顺水推舟地弄些什么“没问题,冠军在向你招手”之类的谄媚之词。
今年3月参加闽龙月赛,勉强进入前八,此后赴加拿大探亲,时隔7个月回国之后,何以产生“如果夺冠、、、、、”的想法?
我的回复可做解释: “据说下半年月赛不再发奖品后,高手都不来参赛了,这也许给我这样水平的人提供了夺冠机会?也许是痴心妄想?”
他马上回复说:“既要战胜对手,也要战胜自己才行。”
他这意思是说要想拿冠军,首先必须建立信心?
信心能否建立,那得看对手是谁,说得极端点儿,假如对手是马龙,这信心比天大也无用吧?
来到球馆,有些冷清,记得今年2月3月的月赛,参赛者多到甲乙丙丁戊五个级别,每个级别16人,那就是7、80人呐,怎么今天就20多人?真的是奖金闹的?
扫一眼这20多人中,还真没有从未赢过的选手。有几位55虽刚出头的几高手一个也没来!但有2、3位以往战绩是负多胜少的球友。这种情况下,建立必胜信心就显得格外重要。
甲级共16人,第一阶段分4个小组,每组4人,大循环,每盘5局3胜制,小组前2名出线,进入前8。
小组赛,波澜不惊,三战全胜,轻松获得第一。
第二阶段为淘汰赛。首先遭遇八十年代清华大学校队的二力张开显,他是直板反胶,但不拉弧圈,属左推右攻老式打法。在比赛中碰到这种器材和打法的球友是我的运气。3:0晋级。
半决赛的对手是几年前曾获得北京市移动杯50岁年龄组冠军的李再起。他也是直板反胶,左推右攻,偶尔会有庄式反抽。
第一局,不知为何,失误过多,输掉1局。
第二局,就像丢了魂,比上一局还惨,上来就0:5落后,怎么搞的?我放慢节奏,发球前就设计好套路,然后坚决执行,打到3:7时,突然来了电,比分逐步拉近,9平,10平,最后以14:12扳回一局。
我第二局的翻盘对李再起的信心打击不小,第三局他简直就不会打了,大比分缴械。
第四局,我乘胜追击,又是大比分拿下。3:1进军决赛。
决赛的对手是上周刚刚在北京市乒协杯60岁年龄组获得冠军的贺二可。
他虽没有正式入选过北京队,但他身为北京队的陪练,在体工大队有过好几年的经历。
我与他在正式比赛中大概交手过4、5次,只在09年赢过一次,可说是下下风。
09年那次比赛后,我曾写过心得:“他直板正胶,左推又攻打法,其发球抢攻凌厉,那一板侧身攻,非死即伤。 但是同时暴露出他的正手位空当偏大。 他平时侧身攻利用得多,而向右跨步进攻利用得少,所以在比赛中,如能适时地多给他几个正手位球,他很容易失误的。抓住他的这一漏洞,离胜利就不远了。”
心得归心得,要想贯彻到比赛中,那还得看临场发挥,而如果赶上对手的状态奇好,这心得恐怕也是起不到作用的。
我俩最近的一次交手,就是在上星期的北京市乒协杯60岁年龄组团体赛8进4的比赛中,他代表的闽龙队和我代表的飞马队遭遇,前4盘2:2,我俩作为各自队伍的2力在第5盘一决雌雄。我俩的胜负将决定谁晋级半决赛,谁卷铺盖卷回家。
那天,他携前日刚获得个人冠军的余威,几乎横扫团体赛中的所有对手。我队的一力也惜败于他。
我当然也在被横扫之列,不过在3局2胜的比赛中,第二局我13:15惜败,这比分可能也惊出了他一身冷汗吧?
闽龙球馆温度偏低,我这样肉厚的,御寒能力较好,所以热身也较快,而贺二可偏瘦,因此虽然与7、8个人交过手,身体好像还没热透,导致发挥欠佳。
比赛过程中,09年写的那个心得,在脑海中不断重现,老葛有如神助,居然3:0就速战速决。
中午,回到家中,再次打开微信,点击“若水依然”,写道:“哈哈,借您吉言,今儿既战胜了自己,又战胜了所有对手,最终获得55岁以上组冠军。”
这里的中午,是多伦多的半夜,他在梦乡中。
20点24分(多伦多的上午8点24分),接到了他的回复:“祝贺!快乐而又值得纪念的一个圣诞节!”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