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闵龙俱乐部参加了朝阳区乒协主办的闵龙杯上降级比赛,这是15年度的第一次赛事,报名参赛者共56名,不设种子,随机抽签,共分了14个小组,每组4人。我抽到的是第14组,成员有两人我认识,而且交过手,还有一位头次见面。
首先对阵的是实力略差的老吴。第一局打到10:4时,他说你怎么也得让我赢5分吧。于是我给他放高球,可他却给打飞了。第二局又到了10:4,他又说,怎么还想11:4赢我啊?
我说,没有,刚才我都没进攻,你运气不好。又放高球,他又给打飞了,这可怨不得我吧。
第二个对阵的姓王,曾经在什刹海体校训练过,最近获得过朝阳区乒协比赛的冠军,积分1850左右。基本功扎实,横板,正反反生,正好是我比较发怵的类型。但开赛后,他似乎不太适应我的节奏,尤其我的高吊弧圈,赢了好几分,在10:8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让其追成10平,最后我以14:16输掉第一局。第二局,他加强了发球,不知为什么,这局我居然吃了5个发球,而且他找到了破解高吊弧圈的办法,弄的我无计可施,6:11就败下阵来。
第三个对阵的是三鞭子,积分大约在1750-1800之间吧。他的最好成绩似乎是北京市移动杯的第五名。我俩有过多次交锋,胜负各半吧。可他今天全然不在状态,那股生猛的劲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0:2就被我赢下。
小组赛结束,老王第一,我第二,三鞭子第三,老吴第四。
淘汰赛阶段,小组前两名进入争夺前十六的资格,后两名争夺33名以后的名次。
我的第一个对手是其他小组的第一,有人介绍说他是直板正正反长,我一听,心里有点儿打鼓,有种走到尽头的预感。但一交手,觉得他的长胶不是很怪,还挺好应付的,2:0取胜。昂首挺进16强 。没想到运气这么好,轻松地拿到了下个月升降级比赛甲级组的门票。
八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是张燕华,左手直拍正胶,积分1870多。这和我4、5年前鼎盛时期的积分差不多。在去年的闵龙杯年终总决赛上他过五关斩六将,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最近我俩在周庄俱乐部经常砌磋,可以这么说,俩人都发挥出正常水平,他占绝对优势,哪天他的状态不是那么太好,而又赶上我的状态超好时,我才能赢球。
今天我的状态就算不错,第一局10平以后才见分晓;第二局我表现得更勇猛些,把比分扳成1:1;第三局他看我吃反手位急下旋,一个劲儿地猛发,居然一共吃了4、5个!,最后9:11输掉。没能进入前八。此后的比赛就算全赢,也只能是第九了。
下一个比赛是争夺前12的位置,对手是郑直,1820多分。直板正胶(偏生胶)郑老师童子功,体校出身。曾经获得北京市乒协杯的季军。退休前在乒乓球传统学校北京二中担任教练,他的许多学生至今活跃在北京业余乒坛。他在争夺前八的比赛中,似乎输了一个不应该输的人,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情绪。与我比赛时,不在状态。被我2:0拿下。
再接下来就是争夺前10了,对手是郝建国。我俩从7、8年前的比赛开始算起,不知道打过多少次,成绩是我胜率略高。他有两个显著的特长,首先是搓球贼转;其次是相持能力强。
不过,我只是在开局时,拉他搓过来的球下网好几个,后来逐步适应,不再感觉有什么困扰,信心上来了,相持球我基本不落下风,2:0获胜。
最后一场比赛,是老九争夺战。对手是刘兴建,直板一面生胶,一面正胶,根据对手不同,相应地选择不同胶皮,这在平时接触的球友中,有点儿特别。这位曾经分别获得过移动杯的亚军、季军和第五名。不是善茬儿。但由于年龄的增长,锐气已不似先前那般吓人。在近阶段,我俩平时的练习赛中,我略占上风。
但那是不能算数的。正式比赛,他可就拿出看家本领了。真不好对付。我俩在决胜局打到14:14时,相互对推,5、6个回合后,他突然侧身一板正手直线,落点及叼,没能救回,14:15,我落后。接下来,简直是前一分球过程的复制,仍是在5、6个对推回合后,他突然侧身一板正手直线。丢掉这分后,我忽然醒悟,为什么对推,而不是反抽呢?
悔之晚矣。输掉比赛,最后获得第十名。
刚才,流水账记到多一半左右的时候,我家领导走进书房问:“又写什么呢?”
“赛后总结”,我有一搭无一搭地回答。
“又没进前三甲,有什么好写的?”
“的确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但我一边动脑子,一边用十个手指敲击键盘,这对延缓大脑退化必有好处吧?”
这算是回答了领导的问话,也算表明了我写此文的初衷。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的确,发挥得不错,回头看看,运气也占了很大成分,假如复赛第一轮遭遇前几名中的任何一位,那就很难进入十六强啦。前几名的名次顺序如下
安宁
李在起
张跃
刘宝玉
张燕华
贺二可
老古
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