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我的乒乓之路——读《乒乓》杂志有感

已有 777 次阅读    2013-08-05 10:04   标签乒乓  杂志 
    几天前,收到了《乒乓》杂志,这让我既爱又怕。爱的是纸张的厚实、杂志的精美,内容的实用。怕的是已答应过海子,要写读后感。我是最怕作文的,原以为离开了课堂就不用写了,哪里晓得还是逃脱不得。人无信则不立,既然已答应了人,就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触球,记忆都很模糊了。只记得读小学时,80年代末90年代初,父亲单位有一个木制乒乓球台。这让我和我的一群小伙伴们非常惊奇。当时物质条件还是相当匮乏的,有这样一张球台不知道有多珍贵。那可能归因于父亲单位效益好,为了丰富职工们的业余生活,才购置的吧。乒乓球室的门总是锁着的,旁边堆着一些杂物,所以我们从来没见过有人在上面打过球。其实呢,最开始我们不知道这个桌子是做什么用的。某一天,其中一个小伙伴很得意的拿出一副崭新的球拍,向我们炫耀说是谁谁谁(记不清了)给他买的,还有一个白颜色的球。他用拍子垫了几下球,发出悦耳的砰砰砰的响声。这个新鲜的玩意让我们羡慕不已。随后,他向我们普及了乒乓知识,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板子叫乒乓球拍,球叫乒乓球。我看到板子上有一层表面履盖颗粒状的胶皮,用手摸一下,有一定的硬度。
    接下来,我们便一窝峰的涌向了父亲单位的乒乓球室,人小个子小,都能从窗户缝里钻进去,便乒乒乓乓的乱打起来。后来,我们知道了一些规则,就开始争“擂主”。玩法是:擂主发球,挑战者如果能赢这一分,就有资格打余下的三球(三分球)。如果挑战者先得到三分,那么挑战成功,成为新的擂主,否则,挑战失败。
    由于人多,我又不善于巴结拍主,上场机会少得可怜,基本就是打酱油的类型。我只有一个人在家里的门板上自己击球,练习球感,当时也没有想把乒乓球打好的想法,只是百无聊赖,觉得这种训练还有一点挑战性,有点意思,就坚持下来,后来,随心所欲,球也不会掉地上,这为我以后练习乒乓球打下一定的基础。
    真正领我进入乒乓世界的人是我的表兄,他喜欢打乒乓球。他给了我一本乒乓球书籍,还有一副他淘汰下来的球拍。其中一只是“盾牌”。我如获至宝,那种心情,犹如张无忌获得了九阳真经,打通了任督二脉那种通畅。不仅如此,我的表兄还经常拉着我和他切磋,实际上是经常被他虐。他比我大七岁,我起步较晚,水平差,我十分感谢他没有嫌弃我,始终如一的虐我。随着我年龄渐长,条件的逐步改善,终于有一天,我可以虐他了,哈哈。那是到了高中的时候,我的球技在当地的高中已经属于顶尖,可以长期占据水泥球台不下,当很长时间的“擂主”。
    我高中三年基本是在打乒乓球中度过的。我所上的高中修建了10个水泥球台。从此我便泡在上面不能自拔,不论刮风下雨,除了上课,我的心思全系在那一个跳动的小小的白球上面。晚上,点蜡烛打过,下雨时打过,下雪时,也打过,放假了打一整天,饭也不吃。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精力。如果用在学习上,可能现在我的生活将会更好?我的疯狂也给我的身体带了来伤害,由于经常不吃饭,有胃病。由于冬天不穿毛裤,得了关节炎。这些都是当时落下的病根。到后来我的乒乓球水平再也长进不了,因为器材所限,底板乏力,胶皮无粘性,长期以来的错误动作让我陷入了瓶颈,以致于到现在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深受其害。比如拉球容易后坐,回球时,脚步没到位就勉强“够”球,动作变形等等。
    到了大学,依然只能在水泥台上打,依然水平难有寸进,为此,我放下了一段时间,每天以踢足球为乐。
    让我重拾乒乓球是在单位举办了乒乓球赛之后,我对乒乓球的热情又被点燃了,想不到还有那么多的人和我一样对乒乓球有那么的热爱,让我回到了以前纯粹的快乐的时光。乒协的高手们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下定决心,专心练球,有机会一定向高手们学习!!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