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龙摩爷

已有 758 次阅读    2012-12-17 22:35   标签 

龙摩爷

 

去云南西双版纳,领略了阿佤山风光和阿瓦风情,感触最深的是西盟县的“龙摩爷”。在佤语中,它的意思是圣地,是众神灵会聚的地方。

龙摩爷位于西盟县城一公里的勐梭镇龙潭一带,沿着林荫密布的山谷小路攀登,旁边是潺潺小溪,雾、雨、潮气把登山石阶蕴育出绿色苔迹。二十几分钟后就到了龙摩爷。这儿既没有古老建筑,也不见神仙灵异的雕刻泥塑,而是挂满牛头遗骸的一片林中场地,原来这是阿佤人供奉牛头的祭祀场。2000多具牛头骨赫然悬挂在树干、树叉、木桩、岩壁、崖洞、祭坛上,高高低低,密密麻麻,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据说,龙摩爷是保护山水之神,佤族以剽牛表达虔敬之情,牛头便是那祭祀神灵的供品。看来,“龙摩爷”是佤语的音译,切不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我国古代祭祀的场所较多,如: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用于占卜或祭祀的;四川德阳三星堆出土的凸目铜人,是沟通与神的祭祀,但无法想象当年祭祀的场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着祭祀自然界神灵的活动,仪式千差万别,祭品也多种多样,但绝没有龙摩爷如此令人震撼!这里,完全可以用摄人魂魄来形容。环顾四周,在阴森的林荫下,绿茵茵的苔鲜上,是一个累累白骨的世界,四周的树木无一例外地悬挂着牛头骨,有的挂了一个,有的挂了两个三个,有的挂成了一串。我浏览过游人在网上发表的感受,几乎都是“为之震撼”、“令人震惊”、“没有大声喧哗”,显得“那么狰狞”。可见,大规模集聚的牛头骸古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令你不得不惊悚,这是大多数人游人的一种基本感受。那么,佤族人为什么用牛来祭祀呢?

相传,在洪荒时代,佤族先民的女始祖安木拐落入湖水,一头水牛将她救起,并辅助她主宰了世界。水牛不仅成了佤人的救星,也与佤人结下了生死相依的关系。有一次水牛提出与安木拐比赛爬山,如果谁先累得拉屎就算输了,赢的一方可随意处置对方。令水牛意想不到的是,当它爬到半山腰时就累得拉起屎来,只好承认自己输了,情愿把自己作为礼物献给人类。唯一的要求是人类把它宰杀以后,一定要把牛头收藏起来。后来,佤族人信守对牛临终前的承诺,选择了一个集中存放和供奉牛头的场所,这就是“龙摩爷”的由来。

佤族尊牛、爱牛,把牛作为民族的图腾。在佤族的聚居地,“牛”的图案常常被作为图形符号镌刻在器物上、描绘在服饰上,牛头骨被用作供奉神灵的祭品。假如不了解佤族始祖与水牛史诗般的神话,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佤族人的剽牛习俗。当木鼓声咚咚响起,牛被牵进剽牛场,鼻子被牢牢拴在剽牛桩,标枪手高举标枪,从牛前胸朝心脏刺去,牛顿时鲜血喷溅,轰然倒地,挣扎痉挛,顿然而死。一个壮汉上来砍下牛头,缠上红绸,绑在牛头桩上,祭祀神灵和祖先。在牛倒地的瞬间,人们有意地向左拉绳索,期望牛向右侧倒地,这将预示着一切吉祥。祭祀结束后,有人砍下牛尾抛向人群。紧接着,人们蜂拥而上“解牛”,剖腹、扒皮、剔骨、割肉,把牛血涂在胸前,技艺娴熟,让人想起“庖丁”。佤人认为沾受了血腥之气,牛的图腾便会附着在身,便有了图腾的勇力、图腾的智慧、图腾的保佑,由此便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无往不胜。对于外来人来说,要看到整个过程是很难的,难免会感到血腥和残忍,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心理差异。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