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em(贝伦)蛋挞
已有 583 次阅读 2018-11-14 14:49Belem(贝伦)蛋挞
在葡萄牙的行程安排中,就有品尝蛋挞一项,注明是自费项目。葡萄牙的蛋挞非常著名,就像到了中国一定要吃北京烤鸭一样。据说蛋挞是18世纪里斯本贝仑区的一家修道院的修女研制出来的,最早,修道院要用大量的蛋白给衣服上浆,剩下的蛋黄弃之可惜,一个叫琳达的修女就用来制作甜点,姐妹们都喜欢吃,又拿出去沿街叫卖,没想到受到市民的欢迎,还为这种甜点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琳达蛋挞”。每天傍晚修道院门口都要排起长长的队伍,其中还有不少老人孩子,人们呼唤着琳达的名字,等候着买“琳达蛋挞”。后来,一个点心店的老板看了出其中的商机,买去了蛋挞的配方。100多年来,这个神奇的配方一直被保留至今,如今的贝伦蛋挞店也只有三个人掌管着这个配方。
如今里斯本的蛋挞店随处可见,但只有贝伦蛋挞店做出的蛋挞,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蛋挞。贝伦蛋挞店位于罗尼莫斯修道院旁,看上去并不起眼,略有些旧的老房子,门脸儿也不大气,浅蓝色的墙面,简单却不失和谐,门前的地砖铺有“1837”字样,告诉你这是家百年老店。不少人出出进进,有人从里面走出来,手里提着白色印有蓝花的标志装着蛋挞的布袋子,满脸的喜悦。走进蓝色大门,里面纵深很大,有好几的厅都坐满人。前台有十几个服务生忙碌着,装满蛋挞的铁盘从后厨源源不断地端出来来,更多的人是将蛋挞装盒带走,也有人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取出一个吞下,还不忘唆唆手指。挑了一个靠窗的空位坐下,发现周围有不少老人,有的看报,有的读书,一杯咖啡、2个蛋挞可以坐上半天。我点了4个蛋挞和一杯加了冰块的雪莉酒。蛋挞是刚出炉的,外皮考得很焦,撒上肉桂粉,一口咬下去,蛋黄口感滑嫩,薄如蝉翼的外皮入口即化。平时不太喜欢肉桂的味道,没想到和蛋挞搭在一起,却是完美的结合,甜而不腻,口齿留香。女导游说,李碧华写过一篇散文,好像叫《吃蛋挞的女人》,她这样描述:一流的蛋挞应该是酥皮的,油面团和水麦团均匀叠加,烘烤成一层又一层的薄衣,承托那颤微微的、胖乎乎的、饱暖的,但又不会泄露的黄油蛋汁,凝固成微凸的小丘。蛋挞不能一口全吞下,先咬一口,滚烫得让嘴唇受惊,但舍不得吃,含在嘴里,暖热踏实。慢慢吃,此时酥皮会有残屑,顺势而下,一身都是,沾衣也不管,再咬第二口……我没有读过李碧华的这篇散文,不免遗憾,同团的二个女孩,手机上下载了这篇散文,边读边吃,边吃边读,感受吃蛋挞的美妙。雪莉酒是女导游介绍给我的,产于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小镇,以当地特产的白葡萄为原料,微甜,带有一丝的酸味,是我喜欢喝的那种。莎士比亚说过:雪莉酒就如同装在瓶子里的西班牙阳光,给你带来灿烂的心情。心里想着这首诗,内心就有了阳光的感觉,暖暖的一片。
走廊上,挂有不同时期制作蛋挞的工具和图片,我很想看到琳达和那些修女的图片,看看她的模样,但是没有找到,我想她一定很美。问服务生,他笑着摇头,并不知道琳达。在人从中,我竟看到了一个中国女服务生,她告诉我她是杭州人,来里斯本留学,业余时间来打短工。她也不知道琳达,并对我知道这些感到非常惊讶。她正在工作,很忙,不便多谈,我告诉她我是慈溪人时,她笑笑说,哦,老乡,转身又去忙了。每次端盘经过我身旁,还不忘朝我笑笑。
我和女儿都爱吃北京味多美的蛋挞,6元一个,觉得很好吃。不过,远不如Belem蛋挞,味道,主要是口感相差很多。Belem蛋挞也不算贵,1欧元1个,回来讲给女儿听,她馋死了,说不定就会跑去葡萄牙吃Belem蛋挞。
贝伦塔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