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民居、祠堂、牌坊、亭阁,还有一些风格独具的公用设施。在和顺每个巷口,或大户人家的门前,兴建了一些叫“月台”的休闲性场所,多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约几十平方米,旁边植有遮阳大树,四周围着一圈石栏,中间安放石桌凳。不论是清晨日暮,还是日午月夜,月台成了村民社交的一个舞台,或说古,或议事,或歇息,发挥了缩短心距,拉近乡情,消遣忧愁,沟通感情的作用。从光绪年间起,和顺人还在溪水、水潭边修建了叫“洗衣亭”的建筑,公用是给洗衣、洗菜的妇女遮阳避雨。当初洗衣亭应是某一户人家兴建的,建成以后就供全村的妇女使用了,时间久就忘记当初是谁家建的,但它为女人遮风避雨的温情和温馨却一代代传下去,成为了一道充满人性美的人文风景,历久弥新,流芳百世。
在如此“极边”之地,能够筑有这样的诗意家园,表面因素是发了“外财”的侨乡,真正的根源则是儒家文化的滋养。和顺古民居是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分崩离析的产物,是商业经济对农耕经济的胜利,没有经商积累下来的万贯家财,不可能建造这样的深宅大院。没有走南闯北“看洋景”的阅历,也不会冲决传统建筑理念和模式的藩篱。我国现存较好的古镇民居,如广东碉楼,皖南民居,晋商大院,丽江古镇等,之所以既有档次也有特色,都是商业经济在农业社会畸形发展的必然,也是年轻时闯荡江湖,拼命挣钱,年长时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的文化产物。在昔日的腾冲、和顺,男人生来就是生意人,女人注定要独守空房。当地有句民谚,“过了霜降,各找方向。”意思是秋收以后,男人就必须考虑出门打工了,这与今天全国民工潮一样,都是潮起潮落的时间规律。由于外出打工、经商、创业是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唯一出路,就使得外出挣钱成为评价一个男人的价值取向和舆论主流,哪怕是新婚三天的男人也不例外,否则就被耻笑为没有出息。和顺人打工或经商的方向是“穷走夷方,急走厂”,夷方,是指缅甸、泰国、印度等;厂,是指缅甸北部的矿山。由于交通不便,离家以后不可能每年回家,有的人数年才能回家一次,整个家都交给妻子和老人,女人成为家庭里最辛劳的人。当地有这样的民谣,“有女莫嫁和顺乡,一世守寡半世孀”。因此,荣归故里的有钱人在街头立起了一座座贞节牌坊,褒扬含辛茹苦、敬老抚幼、忠贞不二的妻子。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