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转帖】这才是关键——图解伦敦奥乒选手打球技巧

已有 847 次阅读    2012-08-20 07:54   标签normal 

前言:本文是本人参加新闻版块的奥运征文的帖子,因为参赛需要,就先行发布在新闻版块。如今评选已经结束,还是转来技术版块吧,毕竟是属于技术帖子范畴。本人才疏学浅,仅是实践中的摸索和自我体验的总结,聊作与大家交流之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具体指出来并说出正确的修改意见。

看奥运大赛,不能白看了,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作为球迷,虽然无法像专业人士那样入门,但是在看热闹之余,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所看到的奥运选手们在类似击球条件下的应对之策,总结一点不算门道的歪门邪道出来,不能称为经验之谈,仅作交流,不正确之处,还请各位高手批评指正,以利进步。谢谢大家!

****************************************************************

伦敦奥运乒乓球赛结束了,观赛之余,结合自己的打球实践,总结了一点心得体会,请大家指正:

1、压板拉弧圈,多送一程是关键!

拉弧圈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神秘技术了,业余圈里能把弧圈球拉得很漂亮的也多得是。问题是就算专业球员如国乒女队,她们中的部分球员拉弧圈时,我们还是能常常看到把球拉飞的场面。但是国乒男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基本看不到拉飞弧圈球的情景。仔细观察,原来是男队员们拉弧圈时,在拍子触球后还要压住拍子向前多送上一程。别小看了多送出的这十多厘米的一小段路程,这可是把球压住不让它飞走的关键。业余球友学会了压住拍子多送一程的技巧,你的拉弧圈技术就能上一个档次。这个动作,原来是马琳做得最为明显,现在场上是王皓最典型。

图示:红线是压住拍子多送一程的球与拍子的路线图(A为乒乓球脱板点)。蓝线是不送球的击球路线及脱板后球与拍子的线路与方向(B为脱板点)。图的顶端显示了两个脱板点是有一定的前后距离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压板往前送.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刚出台的强弧圈,又轻又快挂一板!

对于刚刚出台且前冲不强的强烈弧圈球及刚出台的擦网上旋球,业余球逊浅M吠矗蛭庵智虿缓媒樱呵蛎挥泻艹宓那俺辶α浚璨簧狭Γ嗬胩姹咴涤趾芙环ㄇ苛Ψ吹蛘呤咕⒎蠢侨绻岬蛘咔嵬猩踔燎岽甑氖焙颍虻那苛倚Σ撂捉海嵋幌伦拥煤芨吆茉叮现氐氖焙蛑苯臃勺撸杂谡庋那颍ǘ钦饷创淼模赫兆爬辞蛳呗罚谇蛳陆灯诘酱锾姹咴祷蛘咴傧路揭坏愕牡胤剑蛏下韵蚯胺浅?斓乇∧Σ涟亚蚬移鹄础骺雌鹄淳褪嵌鹘闲》⒘闲〉睦∪ΑS捎诠仪蛘每梢缘窒虻纳闲饔茫页隼吹那蚧静怀宰芎玫亟饩隽巳绾未碚庵智虻男侍狻V劣诠页隼吹那颍×炕∠呓系推剑崭詹镣涞憔×吭诙苑教嬷醒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波尔挂球图.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波尔拉球.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挂球接刚出台强烈上旋球(修改).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根据对方的接发球姿势,合理选择发球方法。

典型战例:女单半决赛,李晓霞VS石川佳纯。石川佳纯是左手横拍,站位反手位。此时若发石川佳纯的反手位内侧下旋,她不易回出高质量的球。故而李晓霞发球时几乎是盯死了石川佳纯的反手位靠身体右侧的线路,坚决地坚持发对方的反手位内侧下旋,旋转极为强烈,尽量用大力击球加快球速,线路走直线,落点在台内中部。这样快速而带着强烈旋转的发球,迫使石川佳纯在仓促中不敢冒着下网的危险直接上手拨弹正手斜线,只能正手拉或者反手拧起来,直线回球,然后就被李晓霞带入反手直线来回球的相持套路。相持几板之后,晓霞用极快的回合加上细微调整落点,石川佳纯往往是一板打飞……

可见,根据对方的站位判断其接发球的不利方式,然后就有针对性地发这种对对方不利的发球,以抢得先机,先发制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发左手对手的反手位侧下旋球.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4、步法:先迈哪只脚——从反手位到正手位的反拉救球交叉步。当站位在反手位被对手攻击正手大角,由于距离远,需要大跨步一边做挥臂击球的准备动作一边移动身体。此时大幅度的交叉步最合适。要向正手方向转身,同时持拍手向后挥拍,非持拍手一侧的脚步先向正手位大跨步,边跨步边完成向前挥拍拉球、持拍手一侧脚步跟进的动作。此动作,国乒男队员比如马琳、马龙做得都不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扑正手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马琳扑正手.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徐昕扑正手.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5、压反拉正:马龙在反手位接发球快速拧拉到对手左侧,迫使对方快速移动到左侧并回球至自己左侧或中间台面,然后侧身拉一板对手右侧直线得手。这种压反拉正的套路很是实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压反手拉正手.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6击球点高于球网的反手推球或弹击球,一般是不转或者弱下旋,普通业余球友大多采用平推或略压拍挡,则结果大多下网,因为球友们看到弹击过来的球很有劲,手上不由得就收劲缓冲了,没考虑到来球竟然还带着弱下旋(下图中马龙的球拍倘若不上拉而是直接向对面推不转球就是这个效果)。国乒男队员一般通过拧拉或者正手拉带过网,通过向上拉的作用解决下网问题。另外,强旋转上旋球之外的不转及下旋球,擦网后在回球时也要尽量上拉,因为不转或弱上旋球碰到球网之后基本就是不转球或下旋球、下旋球碰到球网之后还是下旋球,类似碰到长胶回球一样。所以,知道了从高向下推球和擦网球的这个特点,以后就用拉球的方式回球就行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推下旋和擦网球.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从高向下推不转球的类似姿势.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