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乒乓小说《青春弧线》第四十一章 弧圈球入门

已有 319 次阅读    2016-05-08 20:53   标签弧圈球  小说  乒乓  青春 
第四十一章 弧圈球入门
    期末考试来临了,李兵和佟伟也暂时停止了训练,专心于考试。
    李兵复印了班里学习最好的两名同学——薛亚楠和夏晓雪总结的复习材料,佟伟也顺便沾光抄写了一遍,而葛尚和沙博两个人平时上课就认真记笔记,所以用自己的复习就可以了。
    最终,故事的主角们都顺利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试,虽然李兵有几门只是得到了六十出头的分数。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李兵在宿舍里大喊道,期末考试持续一周的时间,最后一门考试结束时,前边几门考试成绩已经揭晓了。
    佟伟也呵呵傻笑。
    “又可以打球了!”李兵对佟伟说。
    “好是好,不过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你不回家啊?”佟伟问。
    “回啊!我跟家里商量完了,我再打一周球就回家,这两周没怎么打,我浑身痒痒啊!”李兵拿出球拍做了几个攻球动作。
    “我晕,你现在这么大瘾啊!”葛尚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我可不陪你们玩了啊,我都订完了下午的火车票,咱们开春儿见吧!”
    “嗯,佟伟,你寒假打不打球?我已经决定了,以后每周六或周日都来找罗叔打一次球,早上来,晚上回去。”李兵说。
    “我打呀!哎?你不跟你同学踢球啦?这么远也来呀?”佟伟问。
    “踢啊!足球和乒乓球我要双修!”李兵说。
    “呵呵,你周末要是来辰北市的话,嫌折腾可以住在我家!”佟伟说。
    “哎?好呀!好主意!”李兵答应。
    “你这喜好转变的真快,半年前还鄙视我们乒乓球呢!”佟伟说。
    “你懂什么,还不是为了陪你打团体赛!”李兵说,“过完年开学后,比赛就快开始了吧?”
    “为了我?我才不信呢……”佟伟说,“我知道你开始喜欢乒乓球了!”
    ******** ********
    转天,李兵就拉着佟伟来到飓风球馆,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罗树将训练量又逐渐恢复到考试前半个月的水平,还增加了发球训练。
    一周的时间过得很快,这天是李兵回家前最后一次训练了。
    “明天你就回家了吧,今天我要教给你弧圈球技术动作要领,你回家后好好练习徒手动作。”罗树说。
    “啊?弧圈球,太好了!早就想学这个了。”李兵想起了几个月前校内比赛时郑宇光帅气的动作。
    “其实正手弧圈球并不难,只是攻球的强化版而已。”罗树说,“佟伟,弧圈球你会吗?”
    “呃……其实练习时我还凑合,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但是一到比赛我就打不出来了,只好放弃,改用快攻。”佟伟说。
    “嗯……这主要是你的步伐水平还不是太高,预判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做好拧腰引拍的动作,很难打出有威胁的弧圈球,以后你要多强化这方面的练习,才能把弧圈球用于比赛,丰富自己的进攻手段。”罗树解释道。
    “嗯,自从跟您学习了步伐之后,在实战里偶尔也能拉出一两板了。”佟伟说。
    “多练习吧,我来教李兵弧圈球,你也听听,看看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罗树说。
    “弧圈球技术起源于五十年代末的日本,发明弧圈球的一位日本选手,本来是想用这个技术对付削球的,结果无意中发明了这种强烈的上旋球,后来在世界大赛中流行起来。”罗树讲解弧圈球的历史。
    “到了七十年代,弧圈球已经成为了乒乓球最主要的技术,并且根据对弧圈球的使用程度,运动员形成了‘快攻结合弧圈、弧圈结合快攻、削球结合弧圈’等不同的打法,但是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职业乒坛,技术都要求全面化,已经很难再区分某个运动员是弧快打法还是快弧打法了。”
    “弧圈球上台率高,旋转强烈,进攻性强,同时也有弧线高、球速慢等缺点,弧圈球依靠他上旋强烈的特点,可以缩短球前进的曲线,从而提高稳定性与上台率,而且还可以用来处理任何出台球,另外,弧圈球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预判,提高回球质量。”
    “弧圈球可以对付上旋球、下旋球等不同旋转的来球,通过手腕、拍型、力量的变化,可以打出加转、高吊、前冲、侧拐等不同类型的弧圈球,加转弧圈球是拉球的下降前期,高吊弧圈球是拉球的下降后期,主要是用来对付下旋球,而且加转弧圈球的拍型是向前压拍,高吊弧圈球侧是比较垂直甚至是后仰的。”
    “咱们先从加转弧圈球学起,我先给你示范几个加转弧圈球的动作。”罗树示意佟伟去台子对面给他喂球。
    “首先,预判来球时,手臂要处于放松状态,引拍时大小臂几乎处于一条直线,前臂在击球瞬间快速收拢。”罗树一边打球一边说,“击球后,大臂和前臂处于大约九十度的夹角,肘关节与肩部同高,弧圈球技术对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发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脚下的蹬转发力,腰部的发力,手臂的收拢,手腕的压拍,都要求在一瞬间配合完成。”
    “你在练习加转弧圈球时,要体会球的薄摩擦,要明确感受出摩擦和击打的区别,注意力要集中在对球的摩擦上,这对前臂的快速收拢,有很高的要求,其次要感受腰腿的配合,弧圈球不能只抡胳膊,脚下和腰部必须同时发力,才能提高弧圈球的质量,才能保证重心的转移。”
    “如果来球的下旋很强,那你引拍时就要尽量压低重心。”罗树说,“有一点很重要——肌肉的放松与紧张,在击球之前和击球之后,肌肉是放松的,只有在击球的一瞬间,肌肉才处于紧张状态,然后迅速制动,这样才能把力量充分传递到球上,这也就是俗称的‘鞭打效应’,也就是鞭子在收紧时才能把空气打出声音。”

    (以上教学方法取材自乒乓pingpangwang.com——湿父《全民学乒乓》系列教学视频,为了情节需要做了部分修改,请有鉴别的观看,如想学习弧圈球技术,还是请观看原版湿父《全民学乒乓》系列教学视频。

--------------------------------------------------------------------------------------------
注:图片来自网络,原作者不详,如有侵犯,请及时告知。
乒乓小说《青春弧线》目录贴: http://www.pingpangwang.com/thread-77030-1-1.html

乒乓网-神笔马不良

分享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