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马凯旋——两强相遇智者胜①━业余对阵案例分析

已有 836 次阅读    2013-10-18 16:51   标签案例分析  爱好者  style  技术  马林 
比赛对阵,尤其双方旗鼓相当之时,战术往往是取胜的关键。但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战术运用却很难依专业选手的葫芦画自己的瓢,譬如绝大部分球迷不可能有马林的那板侧身全力暴冲,相关战术自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尝试归纳出业余选手中各种较有代表性的实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与大家讨论乒乓球的战术问题。本文作者早年曾是北京队队员,后在美国教业余爱好者习球达十年之久,我们“乒乓英语”栏目的主持林仁布就曾师从于他。也许你并不恰好属于我们某一期所举的类型,但或许仍可从文中的分析思路里得到启发。当然,这种方式从无先例,个人技术特点和场上形势也千变万化难以穷举,希望读者朋友对本文所谈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多想想“为什么”,而不是当作教条。

所举实例主要针对技术风格已相对定型的球迷,而对主要单项技术尚未熟练掌握的朋友,可作为日后更上层楼的参考。考虑到业余比赛中一分球的争夺往往只有三、四个回合,即使偶有连续十来板出现其中变化也不太多,我们没有对相持战术过多涉及。同时,预先假定各例中的双方整体实力接近。

本文将连载数期,需要前后内容结合阅读,所以大家可别漏了某一期哦。

球迷A:右手直板单面反胶
发球:善发强烈的侧上/侧下旋至对方反手大角度,质量高,动作较近似不易判断,一般人很难接出质量。搓球好,下旋、不转来球都能搓住,弧线低、线路长、旋转强、稳定性好,落点变化较多,有一板劈长到直线,威胁较大。推挡好,质量不是特别高的弧圈都能防住,稳定性好,有线路变化,推中有一板弹击,即使到自己中路的球也习惯用反手推。出现机会球时正手能扣杀,但弧圈球较差,一般拉出的是侧旋球,旋转不强,速度慢。较怕发球变化多的对手,正手位有漏洞。

球迷B: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发球:习惯发转不转;反手发较长的强下旋到对方反手,质量很高,有一板不转配合,但较易判断;另有一板中路近网下旋发球,容易被当作不转球。接发球:手段较少,习惯搓接,且基本出台。正手:拉球有一定质量,旋转较强,连续性好,但不会冲,出机会球时可以打,防冲球较好。反手:实力一般,防加转弧圈能带得住,防冲球较差,在球速不快、旋转不强的相持中,有一板发力弹直线。

A如何战胜B?
图中仅示意前两个来回的情形。实线代表第一个来回,虚线代表第二个来回。

A自己发球时:
1、发球到B的反手底线,以侧上旋为主,配合侧下骚扰,然后以推挡控制比赛。注意此发球必须有相当速度且线路足够长,才能达到转入推攻的目的,否则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被B接发球直接变到我方正手位而陷入被动。首先要坚定推攻也能赢球的信心,根据自己推挡的特点,稳中求变,变线不要太频繁,但第一板(即B接发球之后)推挡要视B回球的状态采用快推或弹推,注重速度,但千万不要发死力,须知若此板失误则后续战术全谈不上了。由于B属于稳扎稳打型,推攻中要以突然性和速度为主,线路上笔者认为以推中路为主,避免同B打摆速。伺机变线后,反手视情况弹推,正手扣杀。(图一)


2、正手在侧身位发侧上、侧下组合,到B的中路偏正手,要求不出台。发侧上后以打为主,建议去B的中路、正手;发侧下后以拉为主,可去B的反手,无需力量很大、速度很快,但要有二次进攻的准备,第二板要打。这样,以旋转和节奏上的变化令B难以适应。
万一B接发球时半侧身抹、撇至我方反手,可用推下旋的动作借力、借旋侧挤一板直线到B的正手位,无需太过发力,B基本只能回斜线,故切记到正手位等着来球,这实际上是一种反控制。(图二、三)

3、发不出台的下旋、侧下旋至B的反手,B通常回短,令我方无法拉起,这时可用反手加转搓长到B的反手底线,逼其上手。注意这板加转搓不能用慢搓,下手要快,有些突然性,这样即使B用反手勉强挂起来,质量也不会太高,我方的推攻战术才能派上用场。否则,B拉的较转、较冲,就变成你送给B打了,结果受制于人。此时有两种可能:(1)如B用反手挂起来,我方可用反手快推B的中路或直接变直线,然后接正手快攻;(2)B回搓,且往往线路较长、旋转不强,在我方控制节奏的情况下可侧身抢拉。若不便抢拉,可再搓一板不转长球到B的反手底线(因来球不太转,搓直线难度太大,容易出台或出半高球),再次迫使B上手,如果B仍回搓,多半只能是半托半搓回来,旋转很弱,我方可大胆侧身,仍侧不了身的话就以推下旋的手法推(托)起来,来球难度小则推至B的反手转入推攻,更直接的方式可推到B的正手位,然后我方在自己的正手位等球。(图四)

A接B的发球时:
首先明确自己最大的本钱是搓球好、推挡好,所以接发球战术要在这两项技术上打主意。
1、B发强烈下旋长球,我方加转搓长到B的反手,讲究速度和落点,迫使B上手但不能发力,这样我方可用推挡控制比赛,视场上情况可推斜线或变直线到B的正手位。若B不上手,实际上就转入了前述A自己发球时战术3的第(2)种情况。本图中示意的是B上手时的情形。(图五)

2、B发近网球时,我方搓至B的中路、反手,搓球时注意借力、不出台,对旋转不强调,只要B无法上手即可。随后,我方伺机上手抢拉。若是B此时回搓到我方正手位大角(如图所示),自己一定要上手,不管能否打得到。兜的弧线别太高,旋转不需很强,由于我方习惯拉的是侧旋,B基本只能回斜线,我方再等在正手位打一板。说到这里,想起60年代曾有一位直板快攻的老运动员,反手抢攻很棒,但正手较差,尤其相持中很吃亏,于是有人给他支招,比赛中遇到不熟悉的对手,上场就先要发球权,站到侧身位一连五个全发侧上,发完球甭管打不打得着,接着全是正手抢攻,造成自己正手实力强劲的假象,以此迷惑对方,接着就便于发挥自己反手的威力了。(图六)

3、在以上两种接发球战术的基础上,配合少量劈长到B的正手,主动控制,B回球后我方可用正手攻击。尤其当B发球后频频侧身抢拉我方中路时,更需适时用此战术3劈长干扰。但运用本套路时应注意两点:(1)必须在B发球较短时才可使用;(2)劈长后要及时做好进入对攻的准备,正、反手均要预备应对上旋来球。(图七)

4、若B发侧上旋,笔者认为可直接推B的中路,第二板就变至B的正手,B通常会回球到我方正手,即可转入快攻。而且无需所谓调右压左,那样对业余爱好者而言难度较大,效果反而不见得好,不妨连续打B的正手,一打到底,简单实用。(图八)

B如何战胜A?

B自己发球
1、反手发强下旋至A的反手底线,此球尽量长,配合转不转短球至A的反手不出台。A搓回后(通常到我方反手位),侧身抢拉。我方发球后应注意侧身步法不要过于前插,以免A搓的长球把自己顶住,令我方无法出手。发球后抢拉的这一板无需太转,由于A搓的球速度可能较快,我方要把弧圈拉得很转有相当难度,故而以速度、落点为主,力量上以借力为主,击球时间不可太晚(避免侧身位置太靠后,结果只能等球回落时拉),否则攻击效果不佳。这儿笔者有句话与球迷朋友们商榷,根据我与业余选手多年打交道的经验,大家发球抢拉的习惯大致如下:注重转和冲的人比例几乎相同,加起来大约占到80%甚至更高,注重速度的又占了百分之十几,而注重落点的最少。笔者以为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对业余选手特别是中上游水平的爱好者来说,击球的落点恐怕是最重要的,速度次之,旋转和力量排在最后。这一观点可能略显偏激,但却是笔者的真实体会。实际上,即使高水平职业选手也有自己习惯的攻击点,只要不给到他舒服的位置,同样能给其制造很大麻烦。对此,我们可在以后的篇幅中从容讨论。这板球笔者以为拉A的中路较好,要讲究落点,不求一板拉死对方,进入连续拉后,以盯住A的中路为主,偶尔变拉A的正手位,尽量少去A的反手位,更无需考虑调右压左,因为根本不需那么做——在连续的中路防守之后,几乎所有的直板选手都无法再让自己的正手运用自如。也许读者会问了,那为什么专业比赛中频频运用调右压左而不是压直板的中路?请不要忘记我们讨论的前提,球迷A是不擅弧圈更没有侧身习惯的业余直板。若你遇到的是侧身很凶的直板选手,战术自然另当别论。同时,压对方中路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方若想主动变线,从中路变出来的角度也不可能太大。另外,如果比赛中自己的状态不佳,侧身上手的命中率不高,则应适当减少发长球的比例,以降低我方上手的难度,不可盲目将此战术一用到底。(图一)

2、发转不转至A的中路偏正手近网处。之所以选此落点,目的有二:(1)A接发球时想搓到我方反手大角有难度;(2)A有一板劈长,但在中路偏正手的位置上,即便A使用出这板球,我方也较易判断和及时作出反应。除回接A的劈长用借力快拉或快蹭一板之外,正手上手要拉得转一些,弧线高一点都不要紧,因为我方的球慢一点、转一点便于自己连续拉,待出机会球时再用正手打的难度也小。这套战术又可有两种后续变化:(1)抢拉A的中路,机会球打反手;(2)抢拉A的中路,变拉A的正手位,变正手之后无需再变线,可连续在我方正手位拉A的正手位。(图二)

3、我方状态较好时,可考虑用反手发一板不转球至A的中路偏正手近网处,稍带侧旋为好,A回至我方反手位时,再用反手挂或拱一板到A的中路偏反手,弧线低一点,无需太长,有些速度即可。A接发球时先上前,再退回去就不易发力推,我方再接着用反手弹直线。即使A勉强借力推直线,我方再接正手连续拉也较为容易。(图三)

B接A的发球
1、A发长球,我方接发球以送长的不转球为主到A的反手,但并非送给A打,而是带点控制、弧线低些,A回搓的球通常不会太转,这样我方再用反手挂起来的难度不会太大。适当可以送A的正手骚扰,质量不一定要很高,只需保证A难以发力攻打即可。

2、A发长球,我方搓不转半长球,A回搓不太转时,我方可考虑用反手半托半挂起来,弧线不要太低,力量不需过大,慢一些,有一定旋转即可,因为A不太侧身,对此种来球也不易发力,这样我方随后可以用上反手的弹打,或者变直线到A的正手,然后自己等在正手位进入相持。

3、在A抢得不凶的前提下,若其发球不是太长,我方回搓旋转强度一般的中性球,并能控制在比较近台时,可以考虑搓完主动侧身。第一板可以拉得稍微高些,有点旋转即可,因为我方有连续能力,可再伺机打A。如果过凶直接失分,反而徒增我方压力。线路中等偏短,如果弧线低又拉得长,A的推挡好,可能借上力一板就把我方“塞”死了,就算勉强“抬”回去,A接着可以打我方。所以,我方弧线稍高、速度稍慢,对方回球反而慢,这样可以争取到第二板的机会。

4、如果A发的球很顶,我方以搓回接易出高球,笔者认为硬着头皮也得挂起来。即使我方勉强搓过去,要么失误要么送给A打;而我方挂过去的球,无论如何也比搓过去的球令A难以攻击。落点到A的反手,因为回直线难度太大,况且我方反手毕竟还有相持能力。
如果这板球已经变成我方与A比赛的致命伤,可以在训练时有意识安排多练此球,就是挂起来,不要求质量多高,只要能变成上旋球,即便是不太转,上旋球也带些向前拱,如果再能稍微拉得长一点,反而对方觉得顶了。

整体思路
1、首先明确B本人接发球手段不多,所以希望早些进入相持状态。我方难以发力时,尽量提高命中率,拉的弧线不要太长、不要太快,防止A用其反手推挡的特长控制住节奏。无论是直接侧身还是先用反手挂起来,相持中都应尽量多用正手,因为B的正手连续拉相对而言还是最有威力的进攻手段。

2、接发球准备挂起来时先退半步。乒乓球的步法从后往前容易,从前往后难,尤其在对方发球的情况下。如果站位取不好,对方发球质量比较高,可以说你几乎退不出去。这也就是很多人为什么接不好长球的原因。并且,很多球迷怕对方攻击,于是盲目地向优秀运动员学习,都发短球,大伙接发球时都变成贴着球台,遇到长球反而不会接了。

怎么练?

因人而异 以练为战
千万不要认为所谓基本功就是不停地单线—复线。为什么你觉得练的东西比赛用不上?可能是你的基本功不到家,也可能是在连接技术的练习中你没有按实战的要求去做。中国人练武术,讲究意念活动的支撑。同样,乒乓球的日常练习必须有战术含量,不能只是追求回合。无论水平如何,都可以练,关键在于自己训练计划的安排,练习中既要给自己也要给对方提要求。训练目的应比较明确,同时让自己的技术结构相对简化一些。

A:推攻是其非常主要的一种——几乎可以说不是防御手段——而是得分手段,因此要围绕自己的反手设计战术。主练发球、接发球、推攻。
(1)要求B发我反手位短球,有点下旋,我方再送B反手,B用反手挂起来或侧身用正手拉起来连续到我反手,我方连续推两三板后,看准不太转的球加力推或变直线。不能像专业队那样推很多板之后再加力变线,业余比赛没这种机会,可能你打10局球,才有一个球是这样的,所以没必要去练。
(2)熟练之后,可由我方发侧上,要求B挑起来或者挂起来转入推攻。在推挡比较稳健的基础上,自己可以试——若快推变线掌握得较好,可以在推住B中路偏正手的情况下,主动变直线,自己等正手,这样就和我们前面为A设计的战术统一起来了;若是加力推很好,那就先推住中路,然后以加力推连压B的反手,一推到底,B如果失去重心出半高我方当然用正手打,不行的话再变一板正手,即使速度不太快、力量不太重,对方也没重心了。

B:反手要具备把下旋变成上旋的能力,以力争进入相持,这样可与自己反手防弧圈较稳、能弹打的特点衔接起来,进入相持后注意多用正手。
(1)让A选手发我反手长球,我方以反手挂起来,弧线稍微高一点。即使对方这板推挡能发力,也告诉其不要发力。之后,我方接反手弹打或者直接变A的正手,自己再等正手。当然,不能练得太碎,在某时期内必须有所侧重,比如这两三周我就练一板挂起后接反手弹,过段时间再练“挂起—相持两板—变正手—自己等在正手打”,而且我方变正手这板起初不用变得太快,有意让A能把球回到我方正手来,自己再练正手这板球。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战要求安排练习,就像专业说的“死球要活练”。

(2)先练几分钟普通的对搓,之后让对方练搓攻。但我方应提出要求,对方第一板不能冲死我。对方连续拉,我反手粘得住,在相持中有合适机会时我方主动弹打,反手一打到底,或者粘住后在对方发不了力的情况下我反手变直线,对方肯定回斜线,这时我方就可以练正手进攻。也可以连续10分钟让对方以不同节奏拉我反手,我方专练防弧圈,这样既不枯燥,又显得实用。

(3)如想把正手的连续拉与反手弹击结合起来,难度比较大。从专业训练的角度讲,这里有一个正反手的取位问题。举个不精确的例子,假如反手弹击时站位离开本方球台端线40公分即可,而要用正手拉球的话可能就需要70公分开外,所以正反手的转换中存在着站位的合理性问题。其一,不能完全平行站立,通常右手握拍的选手应该右脚稍后;其二,一定不能平行移动,而要有点往斜后方移动的感觉,但这火侯的把握需特别注意,不能太多,太多了就会变成拉下降期、打下降期,速度优势就失去了。

摆速练习
摆速是什么?绝不仅仅是一边一板或一边两板,也不能与“变线”划上等号。要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我是以反手来组织自己的摆速战术,还是以正手来组织?这点非常关键。因为,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如果这个问题不明确,你打起比赛就会无所适从,你不知道自己什么球该发力,结果要么是平均分配,要么是盲目发力。

训练时要有一定的指导思想,比如A的推挡特别好,对中路偏正手的来球都敢上前用反手推,有人会说,“你这叫什么战术?”不管!我要靠它赢球,在这个环节上我的变线比较自如,甚至在控制住对方的情况下能够加力,这也叫摆速好,并非只有横板反手能弹死对方、直板能侧身用正手连续进攻打死对方才算好摆速。

补短与补长
平时适当补短,到比赛前多练特长。
A:正手拉弧圈比较差,如果对方狠劈下旋送正手怎么办?总要想办法挂起来。不求冲死对方,但至少要能稍微讲究些落点与变化,挂到对方反手,逼其以上旋回至我方反手,便于自己打推攻。当然,这里牵涉到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并非主动拉球就不存在控制。因为不是发力暴冲,实际起到的就是控制作用:把球变成上旋,同时让球回到自己希望的落点。

B:最大的问题在于,搓球过于单调,全是出台,缺乏变化。笔者建议平时练练搓转不转,练练搓长短球,尽管比赛中不一定能用上,但对提高手上的感觉和改进发球、接发球都有好处。但赛前就别主练搓球,否则,生疏了正手连续拉,得不偿失。

本期继续推出C、D两位球迷的案例供大家参考。虽然你的技术特点可能与他们并不完全相似,但乒乓球战术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细心揣摩,相信仍会对你有所启发。

C:右手直板单面反胶

特点:正手第一板上手质量较高,如发全力,业余选手基本防不住。但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关键时刻容易紧,上手不坚决。

发球:正手侧身发转不转为主,主要到对方反手位短和半出台,转的球旋转较强,同时有急下旋至对方反手底线和偷袭正手直线配合。反手可发侧上、侧下,旋转不太强,主要到对方正手小三角。

发抢:正手发球后抢攻意识较好,侧身上手能拉两条线(如没侧到位则难以拉直线),第一板上手凶。对正手位来球一般吊起来。反手发球后,若反手位出现机会能弹一板,且出球略带下旋。

接发球:对不是太快的出台球,通常拉起来;反手搓长、快推、侧切等均可,但摆短较差;对正手位不出台球可以搓和撇直线,挑较差。

相持:正手可连续拉,但连续冲的能力较差,扑正手多为冲直线;反手相持中有线路变化,侧身意识较好,但推挡不够稳健,且少有加力推。

D:右手横板两面反胶
特点:正手实力强,杀伤力较球迷C有过之而无不及。喜欢打实力,变化较少。

发球:正手侧身发转不转为主,主要到对方反手位短或边线半出台,不转球动作有一定迷惑性,有一板急下旋作配合。

发抢:站位偏左,正手抢攻意识强,暴冲半出台球是特长,冲出的球力量大、弧线平;发抢给对方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大,但对中路来球的抢攻质量一般。

接发球:来球出台、半出台时,只要位置好,基本暴冲;下旋短球能摆短或劈长,不转球能拨起来。

相持球:身高臂长,护台面积大;反手能拉能拨,防守弧圈时回球比较顶;中路是弱点。

C如何战胜D?

图中仅示意前两个来回的情形,实线代表第一个来回,虚线代表第二个来回。

C自己发球时

1、正手侧身发转、不转至对方反手位,以不出台转的为主,随后视对方回球情况寻机抢冲。

若D以反手摆到我方反手:D作为业余横板选手,以这种方式接发球时,通常只能“垫”一板,令回球较短且不往前走,但难以加转。我方可上前用反手半推半搓地“捅”一板长球到D的中路,转不转无所谓,关键在于有点速度——由于线路长,D也不便再以搓回接;突然性强,D主动变线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样我方即可做好下一板侧身上手的准备。但如果D预先有防备,接完发球即退半步等着第四板上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图1)

若D侧身摆到中路偏反手:我方第三板搓长至D的正手,关键还是速度。假如这板球我方再回摆,对方肯定上手:(1)接发球方侧身摆,通常都是准备第四板接着侧身上手,同时控制发球方不让其发抢得逞,那么我方就以搓长反控制D;(2)连续摆对选手的技术要求很高,业余选手要想做到有相当难度,控制不好就易冒出机会球。笔者个人比较注重变化,立足于让C避实就虚,从而实现以下效果:(1)突然性,一般人摆短后,习惯性的思维是等着对方以短回短或挑打,而我们却不按定式“出牌”;(2)避免D侧身摆完接侧身冲特别顺,否则其弧圈力量必定很大;(3)从心理上干扰D的战术使用,降低其侧身摆的频率。 (图2)

若D摆到我方正手近网处:
第三板我方如能挑到D的正手位最好,因为D摆我方正手短时先需垫一步上前,再还击我方挑打过去的球又需退后,因此通常最多是带回来,打回头可能性不大,而我方此时由于是主动上手,自己知道再回过来的球肯定短不了,自然会退得比D充分。(图3)

若我方难以挑打,可搓长至D的反手,半抹半搓更好(回球带侧旋),别太慢。由于D多半只是“垫”一板摆,我方作为直板业余水平,正手很难摆得转,如采用回摆相当于送给对方打。第四板D用反手挂斜线的可能性很大,我方可用快推直线应对,无须力量大。如果推直线的难度大,推斜线也未尝不可。(图4)

若D接发球时看不清旋转:此时D有可能尽量送长至我方正手,迫使我方挂起来。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挂的时候最好能盯住对方一点上手,要么正手,要么中路,要么反手,而不要每次都不断变化落点。否则,看起来是我方在主动变化,其实反而让对方更舒服。只要这板球质量不是太差,由于我方先上手,所以在判断D第四板回球的落点上也占有“先手”,实际上在无形中抑制了D的变化。当然,也有如老瓦者,宁愿自己难受也要把球回到让对手更难受的地方,那就另当别论了。进攻线路上,首推盯中路,只要稍微有点质量,横板一般不愿侧身;其次去正手,这样虽然D防守起来相对容易,但对我方的技术要求也降低了,其实“简化”了局面;拉反手对我方而言则难度太大,一来线路短,二来容易被D贴住。(图5)

正手转不转与急下旋发球怎样组合?

若C习惯自己主动从下旋上手

首先以发加转为主,再配合急下旋至对方反手底线。业余选手中,转不转发得不错的人不难找,但同时还能发好急下旋的人或许就没那么多了。现在我方先主要以急下旋(而非不转球)来配合加转球,有意给对方一种暗示,让其知道我方有急下旋发球,从而加大其心理压力。否则,对方可能会觉得,不就转、不转那两下吗?当然,发急下旋时自己的风险也相应加大。我方发加转,就是准备自己侧身上手;我方发急下旋,只要对方不是准备很充分、等在那里直接拱我方正手,我方就可一直以反手“开路”……这样自己的战术也简明化。其次,再配合发不转和偷袭正手。

假如C 以4:6落后且拿到发球权,笔者建议先发急下旋长(若之前的球表明D对急下接得好,则偷正手或在转不转落点上想办法),D通常最多只能以反手快蹭,第三板我方再推斜线,接着第五板回直线。然后,再发加转,至D的反手位半出台,这时D的技术使用面就窄了,基本只能反手搓、摆或勉强挂。不能发得太短,否则D回球易短,我方不易抢上手;最好能发到边线刚出台,因为在5:6的情况下,对方还有一个球领先,侧身搏的心理可能较重,此时若发球偏中路,对方选择技术的余地就大了。

若从4:6输到了4:7,则分三种情况:(1)自己发球失误,或质量太低被对方控制;(2)球发得很好,对方回球质量也不高,但自己在后续来回中无谓失误;(3)自己发得好,对方打得更好。一般来说,前两种情况下尤其第二种情况,4:7时还可以继续发急下旋。

若C习惯于从上旋中找机会

以发侧边线出台(勿到侧身位)、半长不短的下旋球为主。旋转别太强,迫使对方用反手上手,我方则在推挡控制比赛中伺机进攻。

当然,与不熟悉的对手初次相遇时,不妨先试试转不转发球,如对方接这种球处理不好,那么就可一直发下去,而只将急下旋作为偶尔使用的骚扰手段。

2、反手发侧上、下旋,以侧上为主,强调要发得短。(图6)

在D回球质量不高、角度不大时,侧身冲其中路、正手,尽量少冲反手。这是针对D的重心还原来设计的:D上前接正手近网短球后,会习惯性地准备退回自己的反手位,这样做步法上感觉很顺,所以此时防一板反手位的抢冲就相对容易得多。若D用撇、劈长等方法接发球,我方可用反手侧推、中等力量“弹推”的方式还击。

C接D的发球时

基本原则

以接得长、不转、飘为好,落点以追身为主。因为,这样的回球对D来说,首先是上手的位置不太舒服,更令其头疼的是借不上力。一般而言,借不上力,也就不容易发出力。事实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你的接发球刚出台,有时搓得还挺转、挺低,可对方反而更好发力暴冲——这也是需要球友们在比赛实践中去悉心体会的一点。

后续变化

D在第三板“抬”和挂的可能性较大,且多为斜线。由于我方接发球时的回球令D难以借力,所以D再打回来的球我方往往也不易借力,虽然来球可能比较长,但多半不太往前走。这时候我方取位上不能懒,要做好多些主动发力成分的准备,不宜再完全依赖借力,千万不能等,能直接侧身冲最好。因为D抬、挂过来的球速度不太可能快,我方若能先抢冲,就从节奏上抢先变化了,降低了对方连续贴的可能性。

若D看清了我方接发球的战术意图,发完球后有意识 地退半步?(1)此时我方最简单、直接的应对是:接发球先搓两板短干扰,再回到惯用套路上。(2)D挂起后,笔者认为,若能减力挤一板,引对方上前,再接着用常规推挡(能加力为好)或变直线更好。直接侧身反拉,则属于打上旋的范畴,对业余选手而言难度较大。

若D以急下旋发球干扰,怎么办?首先心里别发怵,要明确:从技术角度讲,直板反手推接对方的急下旋发球比横板容易得多。双方都有急下旋发球作配合,应该说D的恐惧感比C重。以半推半搓、半挤半搓之类的手法回接,注意速度和落点即可。

相持

正手使用上要力争先发力。在落点上,先盯住一点,再求变化;或是先中路再两边。尽量避免先拉(推)反手再拉正手,因为对手由反手到正手顺,而且D的反手防守有特点。当然,也要看D打摆速时正、反手哪边更强,抢拉上手强的一边在对摆速中未必就好,盯住其摆速上相对弱的那一边,连续突破。面对D这种护台面积大的选手时,如果两边的落点不能打得很开,我方两边交替打反而成了送到其嘴里的肥肉。

反手方面主要讲求线路和手法上的变化,以弥补自身反手发不出力的弱势。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