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第45届世乒赛马琳晋级之路的第一场球

已有 809 次阅读    2012-12-17 15:45   标签  世乒赛 

接下来这场球一定会爆了诸位的眼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家期望甚高:楼主也是。结果呢?失望甚大。


那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来的马琳晋级之路的第一场球:马琳VS萨姆索诺夫。

要我点评,两个字:难看。

注:对于马琳的表现。

是的,这场球就是典型的传说中的马琳赢球情况:场面很难看,胜利却是属于他的。第一局,萨姆索诺夫21:15,算是相当轻松地拿下了比赛。所谓轻松,是我们能看到一个很积极、很阳光、很主动的萨姆索诺夫,以自己的特长打垮了对手,而且正反手表现突出,小球突出,相持突出。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断定:第一局,萨姆索诺夫打得很舒服。

到后面,局面就凌乱了。

其实马琳真的没有我所想象的那样,或许也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以强悍彪悍以及各种悍的表现强冲强拉乃至强和谐爆了萨姆索诺夫——正如他在许多21世纪对付萨姆索诺夫乃至各路高手的球一样。实际情况是,马琳经常就拉一板两板,然后,萨姆索诺夫碰球下网,或者碰球出界。

是的,完全没有那么酣畅淋漓的局面,然后萨姆索诺夫就连败三局,以1:3死于比自己小4岁的马琳之手。
 
这就是马琳的厉害之处,我个人觉得是这么回事:看着球不起眼,但马琳每次接触球的一瞬间都将自己的战术灌入到了其中,然后做出了一些“不寻常”的改变,比如球一下转些了,或者不转些了,或者快些了,或者放慢些了……于是,对手接球的时候就出现一些判断不清的情况,所以就各种失误出现了。

至少马琳出道时候最牛逼的绝活就是这个的表现形式之一:转不转发球。马琳最早的时候就是一个转不转打遍天下,其隐蔽性之高,旋转差异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前阵子大家炒得很火的“马琳魔鬼发球”,过网后直接往回走,其实这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即便是楼主我这等技术的人都自认为可以比较从容应付;但关键是,马琳的杀手锏不是把球发得如此转,而是他一个球能发如此转,另一个球却发得完全不转——同时,请各位迷信崇拜这个“魔鬼发球”的朋友们注意,同时,马琳能用一个几乎完全一样的动作发出两个旋转差异如此明显的球!

是的,其实最牛逼的乒乓球发球高手绝不会是能发出一个很转的球,而都是能够以超级的隐蔽性发出旋转差异相当大的几种球。如果你能做到旋转差异大,那么你至少也是个高手,比如中国香港的李静,打球抢冲也不行,对拉也不行,正手不怎么样,反手也很差,但就是一个小球控制好,另一个发球看着不起眼,却有旋转差异,结果谁跟他打都不顺手;而如果你发球旋转差异相当大并后面有抢攻能相持住,那么你已经可以跻身超一流高手行列。

这样的人很多,比如瓦尔德内尔,比如刘国梁,比如——马琳。

马琳发球是如此,其处理球时的“寸劲”也可以从很多比赛中看出。虽然大家看不到其大开大合的一些球,但其强大之处就在于——最后一下,我可以点到为止,完成自己想要的任何心愿。这就是马琳的厉害之处。

然而,这也是马琳最后未能成为大满贯级人物的关键点。
 
是的,你看大满贯的四人,哪个打球是这种风格,大家抡起来后都是大开大合,干净利索。这并不只是风格的问题,而更是技术的问题。

何谓最顶级高手?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马琳符合吗?符合,但又不符合。

符合在哪?

不用废话,大家能想到的就是了。

不符合在哪?

动作——还是动作。

中台乃至中台以后,马琳动作明显凌乱,所以他只能以最后一下的动作来处理球,让球符合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如果动作到了呢?

那么在扭腰子挥前臂的那一刻,你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所以老瓦、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四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前两人不用说,而同是打实力打法的,王励勤的球就有些蛮干的意图,孔令辉的则战术相当明确。至于继科——10年甚至11年以前,我觉得他是蛮干型选手;之后,绝对是灵活加实力型选手。最明显的地方在哪?放短球。

你看继科以前放短球,不是自己放死自己就是放得很长结果被反攻;近年把来继科的放短球,基本是绝杀,一放对方就救不回了——细节,是很重要的。

马琳心有余,力不足;王励勤有余力,却算不准。

两人拿不到大满贯,绝不是什么命运之类的。有,我也信;但只要二人在那关键的时刻改变一点点,命运就可能被改变。

都算是命的话也说得通,反正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扯回来。两年前,马琳和萨姆索诺夫二人如此相遇,结果萨姆索诺夫胜出,最后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却遗憾获得亚军;

两年后,两人又这般相遇,结果这次马琳拿下,最后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却也只收获银牌。

偶然?反正我是找不出太多必然。唯一的解释大概就是——两人都还太年轻了吧!

要说马琳的打法和风格,我总会想起另一个人。此人就是我们即将登场的乒坛超级天才级人物——施拉格。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