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神话的创造者瓦尔德内尔

已有 1091 次阅读    2012-11-22 15:05   标签  瓦尔德内尔  创造者 

好,让我们把视线放到一个即将诞生的神话的创造者瓦尔德内尔身上。

很难想象一个运动员能像瓦尔德内尔一样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他1983年便杀入了世界三大赛中的世界杯决赛,17年后竟然还能进入三大赛中分量最重的奥运会的决赛,而在此4年后又能跻身雅典奥运会的四强。和他成绩最为接近的当属中国的马琳同志——他19岁便进入世锦赛决赛,9年后再次进入奥运会决赛并夺冠,次年杀入世乒赛四强。但如果假设他有老瓦一样的职业寿命,那么他必须在2016年再进一次决赛,或者2020年再进一次四强——可能吗?

再让我们从继科2010年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开始假设,让他2027年再进一次世界三大赛决赛,2031年再进一次半决赛,这可能吗?

我想再忠实的继科粉丝也不会说可能。

好,又有人想说是中国竞争压力大,外国没有。那就很搞笑了,外国这么多年,有谁又达到了老瓦的高度?萨姆索诺夫?波尔?柳承敏?你只说中国竞争压力大,却不见如果没有这个竞争,可能王励勤马琳王皓张继科都拿不到冠军了,信不信?

其实我不信,但你要假设那样的话,对等而言我也可以假设这个,两相抵消,真理不言而喻。

老瓦完成了无数中国的外国的男的女的乒乓球运动员都羡慕不已的壮举。而且,他不只是“不老”,而且还是“常青”;他不但是杀入决赛、半决赛的“常青”,还是拿了冠军的“常青。而这个冠军,便是此次44届的男单冠军。

——而且还是以别人都无法企及的方式获得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瓦的曼彻斯特之旅吧!

曼彻斯特前的老瓦,其实已经在苏醒。

96年欧锦赛的夺冠让老瓦信心陡增,毕竟是31岁的人了,拿个冠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世界杯惨败刘国梁,打击虽说不小,但并未因此影响老瓦的崛起。1997年2月,号称“小世界杯”的卡塔尔公开赛,老瓦一路过关斩将夺取了冠军——虽然过了谁斩了谁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下两点:

1、他没有斩刘国梁;
2、这次比赛让他世界排名小升至第二位。

是的,老瓦是个很有脑子的家伙,97年刚开始他便多次强调要恢复自己有所下滑的排名,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曼彻斯特世乒赛做准备。

世乒赛有个规矩,那就是前四号种子选手会分居四个小组——世乒赛未必需要给观众观赏性,因为这是世界上所有优秀运动员证明自己在自己从事领域的机会,这是乒乓球这项运动的专门赛事,是技术赛,不期望哗众取宠,所以“制度性”黑马越少就是对为乒乓球这项运动而流血流汗的运动员的最大回报。老瓦年纪毕竟大了,经不住折腾,前几轮尽量避开高手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当年的世界第一是谁呢?孔令辉。虽说老瓦打孔令辉很有数,但没事前几轮就摊上他也是无意义的。至于自己最怕的国梁会在哪,老瓦并不清楚,但进前四被刘国梁砍死总比前四都不进就遇见好吧?

事实上单打比赛中他连刘国梁的影子都没摸着,因为亲爱的刘指导前八都没进就被卡拉卡塞维奇淘汰了。

我不知道这个消息对老瓦的震动有多大,不过换做是我,会很高兴很高兴很高兴很高兴。

当然,高兴归高兴,自己却不能马虎。事实上老瓦抽签算抽得比较背的,因为前几轮他要遇见一堆的老朋友喽!

第一轮,遇见一个越南选手吴神马的,3:0很轻松。

第二轮,遇见白俄罗斯选手切特宁,3:0。

第三轮碰到的就是南斯拉夫选手、普利莫拉茨的奥运双打银牌搭档卢布莱斯库,继续3:0。

这三轮赢了不算稀奇,3:0赢了也不算奇怪,毕竟有差距,老瓦此时也不算太老——31岁(虚岁32)的王励勤能进入横滨决赛,31岁的波尔则能在鹿特丹获得职业生涯最好世乒赛成绩,所以此时的瓦特曼打这些小怪兽还是绰绰有余的。

问题是,前十六一出线,老瓦就郁闷了。

首先上来的第一道菜便是世界杯冠军普利莫拉茨。

如果你觉得普利莫拉茨此时也老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就在这次比赛几个月后,1997年世界杯,普利莫拉茨一路杀入决赛并战胜孔令辉,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二个世界杯冠军,而且是当时世界杯单打冠军最多的一个选手之一,另外两位是郭跃华、江嘉良,同样分别获得两次,而且——普利莫拉茨不是中国人。

说这么多只是想表明一点:97年,年“仅”28岁的老普,还很牛叉。

老瓦打老普一向是比较难的——事实上感觉谁跟普利莫拉茨打都比较难,因为老普的打法很全面,要正手有正手,要反手有反手,要进攻有进攻,要防御有防御。更重要的是,普利莫拉茨似乎从不吃别人发球,从早年打老瓦到晚年对马琳,感觉他在接发球这个环节上一点都不吃亏,这点非常难能可贵。除此外,普利莫拉茨的站位在欧洲选手里面也是比较近的,所以他的球速度也不下风,弧圈也漂亮……

扯这么多或许大家就要问了:既然老普这么优秀,为啥只混到了世界杯冠军呢?

当然是有问题的,不然至少也要拿个世锦赛冠军。普利莫拉茨的问题在哪呢?

首先球的质量不高,这点伤很大。普利莫拉茨的正手球质量……反正不怎么地;反手很漂亮,但却一点都没有罗斯科夫等人的锋芒。老普的正手夹臂非常严重,这相当制约了其球的速度力量旋转。

其次,普利莫拉茨打球的变化不多,很少看到(好吧,我承认我本人是没有看到过)他来什么发球偷袭之类的,连续也基本是连续拉对方反手等他失误;反手倒是有变线,问题是变得也不多,主要是顺着旋转砸一板或者半拉半敲一板。所以纵观老普的比赛,高手跟他打都不舒服,而不幸的是,他老人家却经常还没遇见高手就出问题。只要对方搏杀得稍微凶一点老普的球就明显下风了——这情况跟现在的波尔有点像。论实力,杠杠的;但打起比赛来就出问题。有趣的是,两人都是世界杯单打两冠王,世锦赛单打季军,莫非是巧合?

我觉得巧合只会出现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越接近,就越容易巧合。不然为啥大力偏偏就是世锦赛三冠王而没有一个世界杯,而马琳世锦赛三亚王却成了世界杯先生?偶然中包含必然也!

老瓦这场球,非常经典。经典在哪呢?可以说是给世界所有乒乓球选手们上了一堂名叫“如何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布置战术”的课。

首先,他知道普利莫拉茨接自己发球接的好,所以这次比赛的发球变化非常之大,并不强求对方直接吃,反而每轮发球都做好第二板乃至第三板准备,抢得上的自然抢,抢不上的绝不勉强,转而进行防守反击战了。

其次,老瓦知道普利莫拉茨反手好,于是很坚决地贯彻了一条逆向战术——压正手,调反手。当然,大部分还是打反手,这是黄金定律,不能改,只是打正手的球增加了,而且是致命性增加。何谓致命性?就是很关键的球,能够牵制威慑对方的球。反正这次比赛老瓦正手反手打普利莫拉茨的正手位球很多,而且很精彩,然后很从容,这就让老普十分不适应;而他一旦把注意力放回正手就只能站中间,接着老瓦便冲他中路。

根本原因在哪?还是老普的球没质量(相对),而老瓦的球却是杀板。关键时刻,一点点漏洞都可能决定成败。

最后,老瓦这场球居然不时进行主动退半步战术,他让老普先上手,然后打回头,防大角。

总而言之普利莫拉茨在这次比赛中是一点办法都没有,0:3输得很干脆,基本没有给老瓦带来威胁。

好,这一关过了,老瓦挺进八强。而此时他将面对曼彻斯特之旅中给自己麻烦最大的对手,也是老对手——加蒂安盖亭。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