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乒乓球成为国球的历史背景

已有 2044 次阅读    2013-04-28 12:04   标签乒乓球  历史 

26届乒乓球锦标赛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为什么小小乒乓成为了国球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得过世界冠军。我们参加过三次奥运会,一块奖牌也没拿到。外国人嘲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所以在全国开展得比较好。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国人振奋。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庄则栋和丘钟慧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国队也拿下了男子团体冠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乒乓球开始在世界上称霸,乒乓运动也长盛不衰。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 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这样的成绩足以自傲。

 

         其次,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及程度很高。

 

         说到国球,就不得不提著名的乒乓外交。19714月,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当时中美关系已经有了缓和的迹象,但究竟以什么作为最好的媒介,来改善两国的关系呢?中国领导人认为世乒赛是很好的契机。44日,美国球员科恩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顿时成为轰动性新闻。47日,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尼克松立即同意了中方的邀请。1971年的春天,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实现了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中美两国的乒乓球友谊赛在北京上演,留下的政治影响却向太平洋两岸散播开来,为中美人民的交往和中美两国的外交突破敲开了大门。这就是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人民日报在纪念乒乓外交35周年时评论说,重温“乒乓外交”,人们认识到,人民之间的友谊能够改变世界、创造历史。

 

        “乒乓外交”后,1971年到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达到了100多个。尤其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有人称赞为中国的“小小银球转动了地球”。

 

      《乒乓外交决策内幕》

 

         1971年3月27日晚上,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前,国际乒联举行冷餐招待会。主人致词之后,大家就随意走动起来,这时几个陌生的选手与中国运动员相遇,中国运动员习惯地报以微笑。这几位外国选手热情奔放,其中一位兴奋地说:“啊,中国人,好久不见了。你们的球打得真好!”通过翻译了解,才知道他们是美国人。中美关系十分敏感,中国代表团领导立即将此情况向国内汇报。

 

          在中国队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之后,中美两国选手在游玩中又碰到了一起。热情爽朗的美国青年笑着问:“听说你们已邀请我们的朋友(指加拿大队和英国队)访问你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啊?”中国队负责人再一次向国内报告:“美国队想访华。”

 

         4月4日,美国男队第三号选手格伦·科恩为了能打好下面的比赛到训练馆练球,不想练完球走出体育馆时,竟然找不到自己来时乘坐的汽车了。正在这时,一辆带有乒乓球锦标赛标志的大轿车开了过来,科恩情急生智,连连招手,轿车在他身边戛然停住,科恩赶紧跳上车,长吁了一口气。但当他抬头环顾时,不禁暗自吃惊,原来同车的全是中国人。于是他独自站在车门口没有找位子坐下。

 

          这时,坐在车子后边的庄则栋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科恩身边,通过翻译和科恩聊了起来。庄则栋对科恩说:“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直是友好的。今天你来到我们车上,我们大家都很高兴,我代表同行的中国运动员欢迎你上车。为了表达这种感情,我送给你一件礼品吧。”说着,庄则栋从挎包里拿出一块中国的传统工艺品――杭州织锦送给科恩。这一意外的举动把科恩乐坏了,他连忙到自己的挎包里去搜寻,以便能找到一件合适的礼品,但他失望地叫起来:“天哪!我什么也没带,连把梳子都找不出来。可是我一定要送你一件……”他和庄则栋肩并肩站在一起,一直到爱知县体育馆。

 

        大轿车在体育馆门前停下了,一群敏感的记者立即发现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他们把照相机全都对准了庄则栋和科恩,此情此景立即成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

 

         中美两国运动员的友好交流很快就在大会上传为佳话。中国队的举动,更深深触动了美国队的副领队,于是他立即来到中国队的驻地,开门见山问中国队的负责人:“你们中国邀请我们南边的墨西哥队去访问,也邀请我们北边的加拿大队,你们能不能也向我们美国队发出邀请呢?”

 

         美国队要求访华,这可非同小可,中国领队不可能当时答复,必须向国内请示。

 

         中国乒乓球队的请示电报送到了国家体委,国家体委立即和外交部磋商。两部委联合呈报给中央的请示报告上是提出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访,周恩来总理也在报告上写了“拟同意”三个字和一段批语。毛泽东在自己的名字上也画了圈,要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吴旭君把文件退给外交部办理。但是文件退走以后,毛泽东仍在反复斟酌。他联系到当时苏攻美守的国际战略态势,联系到美国通过秘密渠道传过来的信息,感到美国是真正想同中国和解。现在的形势已不同于1960年时的形势。美国乒乓球队要求访华,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立即决定:邀请美国队来。于是他要吴旭君给外交部一位领导同志打电话:“邀请美国队访华。”但这时毛泽东已服用了安眠药,准备睡觉。毛泽东过去有过交代:他吃了安眠药以后说的话不算数。这一下使吴旭君犯难了,毛主席现在讲的话算不算数呢?她故意迟疑着没有动身。毛泽东见她没有动,急着对她说:“小吴,你还坐在那里呀,我让你办的事怎么不去办?”吴故意问:“主席,您刚才和我说什么呀?我没听清楚,请您再说一遍。”毛泽东又一字一句地把刚才讲的话重复了一遍。吴还是不太放心,反问他:“主席,白天退给外交部的文件不是已经办完了吗?您亲自圈阅的,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怎么现在又提出邀请呢?您都吃过安眠药了,您说的话算数吗?”毛泽东把大手一挥,说:“算!赶快办,再慢就来不及了。”吴听了这话拔腿就往值班室跑,给外交部打电话。通完电话,吴赶紧跑回来,只见毛泽东仍坐在那里等她回信。吴旭君把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听完后点头表示:“好,就这样。”

 

         当天,尼克松从美国驻东京大使馆的报告中得到这一消息后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求得实现。”他立即批准接受邀请。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消息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周恩来总理于4月14日在北京亲自会见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和随行记者,对他们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美乒乓球队访华在美国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中央决定乘此时机,对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1971年1月5日转达的尼克松给周总理的口信作出答复,表示愿意接待美国总统的特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进行直接晤谈,导致了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