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飚:国乒的“心理大师”
已有 221 次阅读 2019-09-21 10:11转自北京孟大夫
黄飚
中国乒乓球队第四任领队。他9岁进入少体校与乒乓结缘,1993年1月底回国担任国家队副领队,是目前任职时间最长的国乒领队。
黄飚是中国乒乓球队第四任领队。1991年,蔡振华执掌中国男乒,国乒正陷入低谷。1993年,原本在日本执教的黄飚,被蔡振华召了回来,协助领队姚振绪工作。蔡振华当初看中的,是黄飚骨子里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副领队到领队,黄飚在国乒一干就是26年,如今55岁的他成为这支金牌之师里资历最老的人。
回国 义无反顾
在当年训练局四楼的一间运动员宿舍里,黄飚带着妻子和5岁的女儿,一住就是五年。宿舍里,蟑螂和老鼠是常客,因为没有浴室和厨房,他们需要穿过训练局大院,走到另一端的乒乓球馆去洗澡。当时黄飚的职业生涯,还是个未知数。如果留在日本,一个月挣的钱,相当于在北京干10年,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投入了为中国乒乓事业重新崛起的火热事业中。
在女儿黄抗抗的印象中,父亲是个为了工作废寝忘食的人。以至黄抗抗后来进入北京乒乓队后,黄飚的妻子常抱怨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队里,而不会花时间去陪自己女儿训练、读书。
关于父亲,黄抗抗写过两篇作文。一篇是三年级时写的,标题叫《我想有个家》。黄飚读完后心酸不已,至今回忆起来,他眼中还是泛着泪光,他说:“我心里其实一直觉得很亏欠她们母女俩。”另外一篇是抗抗参加工作后写的,标题叫《父亲,我的一棵大树》,她写道:“在我这二十多年的人生当中,爸爸除了扮演父亲这个角色,还是我人生的榜样和目标。如果非要给他贴个标签的话,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正直、谦逊、勤奋、传统且大男子主义。”
工作 细节取胜
“乒乓队中无小事”,这是黄飚给自己定的工作原则,在国乒担任领队的他,扮演的是一个“大管家”的角色。
比如,布达佩斯世乒赛前在深圳集训,训练馆里高挂着“斗娇气,扬霸气,赢世锦,战东京”的横幅,让人看了精神一振。另一边,一张国乒主要对手的宣传照,时刻提醒着国乒队员在思想上不能松懈。这些都是他和助手亲手布置的。
更新换代的手机,是黄飚工作的见证者。有一次黄飚随蔡振华去天津办事,一上车,他就打了整整一小时的电话。蔡振华都看傻了,问他:“这么多细节,你都记得住?”当时用的手机是爱立信,像块小砖头,比较稀有,但黄飚每天不离手。时至今日,黄飚的标配是两台手机,只要你在他身边待上一会儿,一定会对他的两个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印象深刻。“有时候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要落实下去,来回就得十几个电话。”
国乒全年比赛不断,间歇期还有封闭训练。黄飚的工作总是走在国乒日程表的前头,需要提前一个月就做准备,几十种器材要提前运到,住宿、经费等全都要他来管。但黄飚从来都没有过怨言,“这样的工作,确实需要有人去做。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抱怨”。
2002年黄飚开始在北大读在职研究生,周末都扑在了课堂上。37岁的黄飚和年轻人一样,像一块海绵在校园里吸收着知识。“自从读研以后,感觉自己在理论上提高了一个层次,能把过去工作中的一些东西提炼出来。课堂上学到的那些理论反过来可以指导我现在的工作。”这是他在北大的收获。
管理 因人制宜
26年里,国乒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明星球员。如何管理球星?黄飚摸索出了“因人制宜”的办法。每一个大满贯球员的思想变化,都逃不过他眼睛。
女乒两任领军人物王楠和张怡宁,就被黄飚找去“喝过茶”。按黄飚的话来说,在队里,“蔡振华是锤子,那我就是海绵”。
有一次训练中,王楠打得特别不顺,于是她便一甩球拍哭了起来,就像一根弦绷断了。随后,她一个电话打给黄飚哭诉。吃午饭的时候,黄飚对她说:“等你想通了,就来找我聊,我可以不睡午觉。”在领队房间里,王楠对黄飚说:“我练不顺,忍不住了!”于是,黄飚像个长辈一样同她聊心理上的问题。10分钟后,王楠便整理好了情绪:“您放心,不会有下一次了。”如今回想起来,他颇为自豪地说:“王楠是个要强的姑娘,我相信她,聪明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2003年巴黎世乒赛后,黄飚便组织全队去正定参加军训,一待就是40天,枯燥难耐。高强度的训练让张怡宁没了耐心,吃饭的时候,她就敲着碗筷,动静很大。黄飚一看,就知道她在闹情绪了,“她不说话,这是无声的抗议,要‘起义’了”!于是黄飚赶紧找人开会,讨论到底谁去做她的思想工作。结果讨论了不久,就发现她被教官逮出来训话了,现场还有几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坏了,她面子都没了”。黄飚点了支烟,抽了两口就掐灭了,然后走到张怡宁身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老张,我本来就要找你,我在楼上会议室等你,说出来就好。”临走,他轻轻拍了下张怡宁的肩膀,“听话”。
在会议室里,黄飚慢条斯理地对她说:“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是我,也会‘起义’。我是人,不是神。但是整个军训围绕着你一个人,未来中国队的旗帜,需要你扛起来。如果你不愿意扛这个旗,我们就聊其他的;如果你愿意扛,我们就聊你的问题。就两条路……”聊了15分钟后,张怡宁点点头,主动提出:“领队,你集合大家吧,我在全队面前做思想检查。”
黄飚没有读过心理学,却是国乒的“心理大师”。黄飚告诉记者:“做运动员思想工作,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