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群组综合技术

  • 分享

    乒乓球衔接技术在双打比赛中的战术应用案例分析

    静数秋天 已有 960 次阅读   2014-02-14 14:01

    乒乓球衔接技术在双打比赛中的战术应用案例分析---以乔红/邓亚萍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为例



    熊志超



    前言

       我国乒乓球双打从1963年的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由张燮林、王志良为中国队夺得第1个男子双打冠军起,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直到70、80年代双打的优势仍然保持夺冠的实力。然而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欧洲男子双打随着瑞典队的崛起而暂时领先于世界。
        1991年蔡振华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在备战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将男子双打作为突破口,结果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王涛/吕林获得冠军,成功打了一场翻身战。然而中国女队乔红/邓亚萍巴塞罗那奥运会经过艰难险阻夺冠同样漂亮却鲜为人知。现在笔者就来说说他们的战术,请看案例回放。

    1.乔红/邓亚萍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案例
        乔红/邓亚萍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前中国队的战术分析,按照实力韩国玄静和/洪次玉比邓/乔略强,他们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共交锋了四次,前三次邓/乔落败。唯一一次胜利是在1991年底的瑞典公开赛上,但胜之不易,是在决胜局17:20落后的情况下连拿5分反败为胜的。从综合实力看,巴塞罗那奥运会玄静和/洪次玉夺标呼声最高。
         为夺取女双金牌,国家乒乓球队在备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采取了”细抓现有技术”的策略,在双打上,中国队不仅比外国人抓得细,而且抓到了要害,其中在第二、四(三、五)板的衔接和转换上,中国队员在发球和接发球上手的方法和落点都是非常丰富的,如正、反手位直接上手打直线和下一板同伴的默契配合[1],初具了双打衔接技术的雏形,减少了无谓失误,突出成功率。
        由于在备战时对对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使用战术,在本届奥运会上,乔红/邓亚萍虽然以17:21先失一局,但最终以21:17、21:17、21:12连板3局以总分3:1战胜对手,夺得女双金牌。

    2.案例分析
        为夺取女双金牌,国家乒乓球队在备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采取了”细抓现有技术”的策略,在双打上,中国队不仅比外国人抓得细,而且抓到了要害,其中在第二、四(三、五)板的衔接和转换上,中国队员在发球和接发球上手的方法和落点都是非常丰富的,如反手直接上手打直线和正手的正右位直线[1],和下一板同伴的默契配合。初具了双打衔接技术的雏形,减少了无谓失误,突出成功率。
    上述双打衔接技术的雏形被后来称为“衔接技术”的技术,在当时只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没有将这种经验总结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指导和训练运动员。“从1989至2008年近20年乒乓球科研现状及发展来看,有关乒乓球双打研究的论文只有25篇,仅占乒乓球论文总数5092篇的0.5%还不到”[2]。可见,科研严重滞后是导致乒乓球双打衔接技术长期以来仍然是個空白的主要原因。
    直到2008年国内有学者钟宇静在《乒乓世界》撰文提出“主动防守”战术的概念,他指出:“运动员事先设计好套路,有意给对方进攻的机会,预测对方的回球线路,提前移动到最佳的击球点击球,在防守中谋求胜利或为转攻创造更大的可能性”[3]。无独有偶,本文作者在2009年《体育学刊》第4期发表的“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教学方案设计”[4]一文中,也提出了与主动防战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线路变化"规律,并在次年的《体育学刊》第8期发表题为“业余乒乓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的训练”[5]一文,提出“乒乓球衔接技术的概念主要是培养运动员熟练掌握“线路变化”规律和“主动防守”战术来预判对方的回球线路,并提前移动到最佳的击球点击球来实现”的观点。现在笔者就把上述双打衔接技术的雏形总结和分析如下:
    2.1单边直线战术战例  
    图1红线部分就是两人配合打线路变化规律战术,当B一看到A接抢拧直线就应知道对方Y回斜线的机率较大,因此早已移动步法在侧身位正手侧身对拉,这是打好前四板的经典单边直线战术。
    2.11战术分析
       之所以A/B打单边直线战术,X/Y会乖乖地按A/B的衔接意图打斜线,是因为X/Y受逢直变斜的思维定式影响。如果B衔接时用同线回接(图1红色箭头)能把对方两人碰撞到一起,不死的话,再打另一边。可见“同线回接”技术如果与单边直线战术一起使用就能产生更好的战术效果。如果B衔接时因不到位而发不了力时,可不用同线回接而是打直线,那么就是同一个球在不同的位置打单边直线叫双边直线战术。

    双打单边直线战术.jpg
    图1

    2.2双边直线战例
       图2实际上是图1的翻版,只是位置不同(一个是正手位,另一个是反手位)而已。有时使用第一个单边战术同伴不顺手时可变一板直线,让同伴衔接下一板再打。这种同一个球前后在不同位置使用直线(如图2红色箭头)的战术就叫双边直线战术。

    双打双边直线战术.jpg
    图2

    2.21战术分析
        双边直线战术能把对方两人先调动开,然后再同线回接(红色箭头)让对方两人碰撞在一起。衔接者B打直线A打同线回接(红色箭头)同样是利用了对方X/Y逢直变斜的思维定式来实现的。

    2.3如何破解上述战术?
        破解单边直线战术是图1中的Y第三板同线回接即可;破解双边直线战术是Y第五板打中路即可。由此可见,A/B能单边战术打死对方就决不等到下一伦的双边直线打,因为夜长梦多(多一个环节,就多一个风险),除非你不到位或变化节奏时才有必要打双边直线战术。

    结语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衔接技术的运用是突出了成功率,减少无谓失误战胜对手的法宝。想想看,如果他们不是把衔接技术在双打比赛中的战术应用自如,减少无谓失误的话,突出成功率,每局球这样一进一出争取几分,是不可能胜对方的。

    参考文献:
    [1]张晓蓬 领先一步  更有信心——47届世乒赛双打综述[J]乒乓世界,2003年第六期。
    [2]袁海军 近20年乒乓球双打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09年第14期第217页。
    [3]钟宇静 王大中 乒乓球运动中的“主动防守”[J]乒乓世界,2008年第六期第113页。
    [4]熊志超 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教学方案设计[J]体育学刊,2009年第4期第16卷76页。.
    [5]熊志超 业余乒乓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的训练[J]体育学刊,2010年第8期第17卷90页。
    (转自小鱼儿乒乓网)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