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 - 休闲茶座
-
每当读完一本鼓舞志气、提升情操的好书,内心总不能平静。李玲修、王鼎华合著的报告文学《乒乓中国梦》(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本励志的优秀读物。上世纪90年代初,蔡振华带领中国乒乓球队卧薪尝胆、刻苦训练、勇于创新、重登世界乒坛顶峰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老作家李玲修是个文艺界的多面手。她当过电影演员,任过编剧,做过文学编辑,写过报告文学、散文、中长篇小说,获奖无数。几十年来,她执著献身于体育题材的写作,硕果累累。玲修执笔的《乒乓中国梦》,在她众多体育题材作品中,其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个精彩的细节,一句句深刻的话语,一次次挫折、悔恨、暗泣、狂喜的场面,一个个令人喉咙发紧、心跳加速、呼吸窒息的瞬间,浓墨重彩地绘就了中国乒乓健儿的群英图。
本书的核心人物是乒乓队的主教练、总教练蔡振华。乒乓球队曾有一段低落的时期。1991年6月21日,蔡振华在担任男队主教练就职演说中说:“在这样一种困难情况下,由我担任主教练,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全队的信心……人总是需要点精神的。我们这个队以往就是凭着这种精神才经受住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换得了常人难以取得的战果。这种信心、信念和恢复和获得必须靠严格管理来实现。”蔡指导从严管理,狠抓纪律。从此队风大变,面貌一新,全队上紧弦,刻苦训练。训练馆里,你只听见球拍和小球相击的声音,只听见乒乓球落在球台上的弹跳声,只听见运动员围着球桌奔跑的脚步声。你只看见一道道白色闪电来回穿梭飞驰,只看见球台上、地板上到处是运动员洒下的一滴滴汗水,只看见球桌周围尽是汗水流成的一滩滩湿地。这时,银球已成为他们的心,他们的命,他们的魂。他们睁开眼睛是乒乓球,闭上眼睛是乒乓球,睡梦里还是乒乓球。他们的日常生活已和小球合二而一。他们在苦练中不断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打法,丰富了世界乒乓技术的宝库。经过如此苦练,终于在1995年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横扫千军如卷席,夺取了7个冠军,打了一场大快人心的翻身仗,举国欢庆,兴奋莫名。获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从蔡振华执教起,只不过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
接着乒乓球队迎战1996年7月24日在亚特兰大开幕的第26届奥运会。奥运会前3个月,蔡指导旧病复发,突然腰部扭伤,被急送至北医三院动手术。动手术前,他躺在病房里,反复观看、钻研一盘盘录像资料,设计奥运会上的夺杯方案。动手术后,曲院长叮嘱他至少要卧床静养3个月。可蔡指导才卧床1个月就坚决要求出院,随队飞往气候和亚特兰大相似的扬州封闭训练基地。蔡振华说:“乒乓球就是我的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国家要用我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男人,能不拼一把吗?只要中国乒乓球队能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我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值得,即使瘫了也值!”到了扬州,蔡振华腰上扎着又宽又厚的硬板腰带,在训练场地稍稍多站一会儿就要承受巨大的痛苦。他只能躺在体育馆二层观众席第一排过道里的长条桌上、或躺在空中吊床里指挥刘国梁、孔令辉、王涛们练球!在这样一位乒坛铁帅面前,队员能不舍命苦练本领吗?蔡振华,他活出了杰出主教练的精彩,闪耀出了血性男儿的光彩。正如他的名字“振华”那样,显示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风采!他实现了就职演说中“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庄严诺言。“祖国,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这不仅是一句歌词,更是乒乓健儿们的激战前的誓词。
本书还形象地记录了蔡振华那个团队里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盛况,以及年轻的队员们成长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像孔令辉、刘国梁、王涛、马文革、丁松、马琳、刘国正、王励勤、王皓、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郭跃等,他们苦练乒乓球的生涯,无不有着可歌可泣、悲欢交集、苦乐兼备的艰辛过程。
名将手下英雄多。英雄们筑起的乒乓长城巍然屹立于亚洲东方。半个世纪以来,乒乓球已成为国球。国球扬国威。它始终吸引着国人的目光,受到国人的关怀,丰富着国人的生活,承载着国人的荣誉和幸福。我们为拥有如此超一流的教练和球员、如此超一流的意志品质、如此超一流的乒乓技艺、如此超一流的顽强作风,为由如此众多“一流”汇合而成的乒乓精神而感到无限自豪。
(转自网易)
[本话题由 静数秋天 于 2014-01-14 14:54:24 编辑]收藏|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