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 - 休闲茶座
-
从2006年起,每到一、二月份,中国乒乓球队的高手们就会联袂为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的“贺岁大戏”,主题就是“直通”。“直通不来梅”、“直通萨格勒布”、“直通横滨”、“直通莫斯科”、“直通鹿特丹”、“直通巴黎”、“直通东京”……除了2008年和2012年的奥运会参赛名单是由国乒教练组决定之外,世乒赛、世界杯的参赛资格全部被拿出来进行公开竞争。这个在饭桌上诞生的“直通模式”,不仅给了樊振东等年轻选手“上位”的机会,也逐渐成为国乒“第三次创业”的“拳头产品”。
饭局上聊出“直通模式”
从2006年开始,国乒的“直通”选拔赛就成为央视雷打不动的直播内容。正在苏州进行的队内选拔赛,央视从第二阶段开始全程直播。其实,在球桌上“直通”的点子居然来自于饭桌。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王励勤、阎森以及马琳、陈玘要争夺一个奥运会男双参赛名额,于是两个组合就先在队内进行了一场封闭比赛。列席的除了国乒教练组,还有《乒乓世界》的主编夏娃。两对组合在决胜局多次战平,最终马琳、陈玘获胜。赢球之后,马琳完全瘫倒在地,而输球的阎森却久久不愿离去。后来,马琳和陈玘也不负众望,在雅典奥运会上成功摘下男双金牌。赛后,刘国梁在与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吃饭时,聊到了那场生死战,他感慨自己做梦都梦到他们在打球。如此精彩的角逐何不呈现在观众眼前?江和平被刘国梁启发,提出电视直播国乒的队内选拔赛,双方一拍即合。
从央视公布的收视率来看,国乒直通选拔赛确实可以令人满意。以2011年的“直通鹿特丹”为例,比赛时间均为下午2时到晚上6时,原本预计收视率在2%,结果达到了4%,马琳与张继科的决赛在晚上10时进行,竟然也有3.7%的收视率。在央视体育频道全年的赛事转播中,虽然国乒直通赛的单场收视率不如NBA,但总体收视率却是最高的。
小字辈借直通赛“上位”
每年的“直通”都分成三、四个阶段,越往后竞争也越白热化。 5年前的“直通莫斯科”,最后一场比赛甚至是连夜进行。两名功勋老将王励勤与马琳,只有一个人能去莫斯科,残酷程度可想而知。这场比赛通过央视的直播,让全国观众共同见证了王者的诞生。胜出的马琳在随后的莫斯科世乒赛男团决赛上独得两分,成为国乒卫冕的最大功臣。
得益于这种直接、透明的选拔模式,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国手通过“直通”走向更大的舞台。目前国乒的三大主力张继科、许昕以及马龙,就是2010年“直通莫斯科”的获胜者。在2013年的巴黎世乒赛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樊振东是谁,这位当时年仅16岁的小将,正是通过“直通巴黎”选拔赛上的出色发挥,以坐火箭的速度从二队直接升入一队主力行列。而此次,他第一个拿到了“直通苏州”世乒赛的入场券。“这次我们把二队前几名也拉进来一起比赛,如果他们能直通最好,即使不能直通,这也是他们从二队打进一队的好机会,直通是给所有队员一个平台。 ”刘国梁说。
一颗新球显出“代沟”
与往届直通赛相比,此次比赛冷门频出,大满贯得主李晓霞提前落马,张继科也曾意外输给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在一些乒乓球专家看来,国际乒联推出的“小球改大球”的举措,导致了一些高手的绝对主力位置受到冲击。
从运动规律而言,新球较老球的运行速度略慢,旋转度稍小,对选手的力量要求则更高。不同球员对新球的适应程度不同,实战表现也就各异。樊振东第一个获得国乒男队“直通苏州”资格,他在赛后坦言,自己有意识地对新球做了很多准备。虽然社会活动繁多给李晓霞的晋级制造了障碍,但对大球不够适应却是她失利的重要原因。李晓霞说:“连续3个月不能进行系统训练,适应大球的时间明显少于队友。 ”
刘国梁、孔令辉以及国乒领队黄飚都曾表示,张继科、李晓霞、马龙、丁宁等高手之所以会在直通赛中被年轻选手击败,与他们在适应新球方面不理想有很大关系。黄飚说:“他们多年来已养成各自的打球习惯,改变起来需要下功夫。相对而言,年轻选手因为练球、比赛时间都远远少于老队员,对新东西的接受能力也更强”。
(来源:国球汇)
收藏|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