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益乒乓球俱乐部
-
这是转载 张扬露 转载的贴子,原创是出處: 小魚兒網, 作者: TTTTT 发表时间:2006-5-15
感觉很好转给大家分享
学会盯球,学会击球前的停顿
看了不少乒乓球方面的技术文章和贴子,发现对盯球这个问题大家研究得少,探讨得也少。盯球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吗?以我个人的感受为例,以前打球时,我没有盯过球,也不会盯球,球一过来,自己对这那道“白线”打过去就是了,除了正手位防守有点问题以外,没人说我打得不好,无论我是搓球还是拉弧圈,稳定性和杀伤力都不错,盯球似乎是正月十五的兔子——有也过,没有也过(本地歇后语)。其实不然,盯球绝非可有可无的事情,当你学会了盯球后,回球的稳定性尤其是防守的能力和质量会大大提高,也更有利于保证击球时身体能够协调和发力顺畅。
一、盯球绝非可有可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是有深刻的切身体会的。我是直拍两面弧圈打法,以前打球的时候,对方的球一来,自己马上应激性地作出回球动作,根本没有盯过球,纯粹是跟着感觉走,是一种“眼疾手快”式的打法。但是这种“快”并不是说我预判快,出手快,能击球的上升期,回球速度快了,相反,一点好处都没有,它造成的后果就是:一是回球不稳定,因为你没有盯球,球是模糊的一团,在来球速度快的时候,非常容易漏球;二是因为没有盯球,球一来马上就要应激性的作出动作,往往就习惯性地翻腕或是用前臂去打球,前臂常常是僵硬的,肩膀往往已经架起来了。而引拍完成时如果前臂是僵硬的,你接下来击球时的发力顺序肯定就是不对的,也就别想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回球。
反复想反复琢磨以后,我认定,盯球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盯球。二、盯球的两大好处
打球应该是件很从容的事情,尤其是弧圈球打法,是用大肢体带动小肢体发力,由大肢体负责制造出稳定的击球弧线,由小肢体来调节和传递这种弧线。这种发力方式为盯球提供了可能,也迫切需要盯球来帮助和提高其稳定性。
我个人目前认为,盯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为你赢得一点宝贵的引拍和击球时间。不盯球的人往往是在球刚飞过网尚未落台或是刚落台的时候便作出击球动作了,盯球的人可以盯着球落台又弹起,这两个时间一先一后,间隔很小,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时间上的差异,盯球的人他的转腰引拍击球动作会从容不迫一些。二是盯球将使击球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只要注意观察一下,不盯球的人往往是球一来就回击,而盯球的人在完成引拍动作后,在击球前会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时间段的停顿,请注意,这个停顿非常短暂,但是非常重要。那么,这个停顿是如何产生的?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盯球了,你会很容易制造出这个停顿,你会很容易把击球的节奏感打出来,瞅准了打,盯准了打,由以往的模糊型、粗放性击球转变成精细型、节奏型击球。三、如何盯球
我的体会有两点,一是:盯球是动眼不动头。我们的视线是用眼睛来调整的,靠头部的转动是无法追上飞速而来的乒乓球的,头部只需要随着转腰引拍的过程自然转动就行。二是盯球的时间段问题。盯球主要盯两个时间段:一是对方击球的瞬间要盯球,以此判断球的性质;二是来球落台后又弹起的这个时间段,盯住这个时间段的来球非常重要,而在自己的拍子击中来球的时候就没必要再盯球了。说实话,打了这么多年球,一直追求着协调顺畅连贯的境界,就我个人而言,回首来路,最大的进步其实只有三点:一是胳膊与身体保持一致了,二是引拍时前臂真正放松下来了,三就是这个盯球的问题,这也是我新近才琢磨理解到的重要一点。其实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专业人士要笑话了。这个贴子是我目前这个阶段对乒乓球的一点见解,可能有不当之处,欢迎朋友们指正。
2012.4.9日转载
下面再说说我的感受,看了论坛里无数的贴子,感觉的确应该每球必想,盯球更重要的是接发球环节,只看球与拍接触一瞬间,就像照相一样,只看球接触拍那一刻的照片,尽量不要被这一点之前与之后的假动作所迷惑,看拍型与拍球接触点,附加也要看一眼发力,如果减速切了肯定是不转球(20转以内侧下。)
球与球台接触两跳后我们要出手了,第一跳离的远而且中间有球网而且离发球那一刻近(发球一刻是需要盯的),所以第一跳不太容易看,第二跳离自己近了,第二跳要看(在你不能完全看清对方出手的情况下,如果对方一出手你马上能看清,那肯定不看第二跳是最好的了,而且对方出手到底有多少旋转是很难分清的,比如发侧下,一共他有十份力,他使几份力切过来谁能看准啊。)第二跳后轨迹侧旋这里不先考虑,带上旋肯定往前供,带下旋肯定往回坐发飘。
然后是根据对方出手一刻的相片(尽量不被对方之前和之后的动作迷惑),附带看看对方出手一刻是否发力切还是减速切出去之后一个假动作,之后是根据第一跳,第二跳(第二跳比第一跳重要)后的动作轨迹,最后是接球后的效果,看你用什么方法接,接出来后什么效果,来不断校正对方发球。
最理想的是对方出手就能看出来什么旋转。
其次是根据对方出手,与第一跳,特别是第二跳后的运动轨迹判断。
再其次是看对方出手,与第一跳,特别是第二跳后的运动轨迹,以及身体特征,以及来球弧线选择一个看。
最后如果你不判断,或是判断不好也不动脑想着怎么去判断,用押宝式接球,也就是什么球你都一个接法,那水平肯定达不到一定的程度。
只有盯住球心里才有底。
最后总结一下,这是下面所有文章的总结,都是我转载摘过来的。。。。接发球时盯对方出手,还要盯第二跳弹起。 下面几板如果能做到尽量在弹起时盯一眼,这样对于,特别是对于下旋程度的判断有作用。。。
盯球的两大好处
打球应该是件很从容的事情,尤其是弧圈球打法,是用大肢体带动小肢体发力,由大肢体负责制造出稳定的击球弧线,由小肢体来调节和传递这种弧线。这种发力方式为盯球提供了可能,也迫切需要盯球来帮助和提高其稳定性。
我个人目前认为,盯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为你赢得一点宝贵的引拍和击球时间。不盯球的人往往是在球刚飞过网尚未落台或是刚落台的时候便作出击球动作了,盯球的人可以盯着球落台又弹起,这两个时间一先一后,间隔很小,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时间上的差异,盯球的人他的转腰引拍击球动作会从容不迫一些。二是盯球将使击球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只要注意观察一下,不盯球的人往往是球一来就回击,而盯球的人在完成引拍动作后,在击球前会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时间段的停顿,请注意,这个停顿非常短暂,但是非常重要。那么,这个停顿是如何产生的?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盯球了,你会很容易制造出这个停顿,你会很容易把击球的节奏感打出来,瞅准了打,盯准了打,由以往的模糊型、粗放性击球转变成精细型、节奏型击球。
如何盯球
我的体会有两点,一是:盯球是动眼不动头。我们的视线是用眼睛来调整的,靠头部的转动是无法追上飞速而来的乒乓球的,头部只需要随着转腰引拍的过程自然转动就行。二是盯球的时间段问题。盯球主要盯两个时间段:一是对方击球的瞬间要盯球,以此判断球的性质;二是来球落台后又弹起的这个时间段,盯住这个时间段的来球非常重要,而在自己的拍子击中来球的时候就没必要再盯球了。
说实话,打了这么多年球,一直追求着协调顺畅连贯的境界,就我个人而言,回首来路,最大的进步其实只有三点:一是胳膊与身体保持一致了,二是引拍时前臂真正放松下来了,三就是这个盯球的问题,这也是我新近才琢磨理解到的重要一点。其实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专业人士要笑话了。
一、盯球的两个时间段——对方击球时要盯球,我方击球前也要盯球。
盯球不同于普通的看球,盯是仔细地看,是看准了,是看清了,是眼睛聚焦在球上了。对方击球的瞬间一定要盯球,结合声音和对方的动作从而判断来球的性质、方向、落点,这一点多数球友都知道的。我方击球前依然要盯球,这个时间段是在引拍将要结束、已经结束、准备或是已经开始发力击球的那个瞬间。
二、目光也要张弛有度,能紧能松。
盯球不是全时间段的,盯球是跳跃性的。对方击球的瞬间要盯,这时候眼睛是紧的,聚焦了;来球飞过网时不必盯,眼睛是放松的;自己击球前要盯,眼睛是紧张的;回球飞向对方台面时,放松了眼睛不必再盯——这样有紧有松,才能张弛有度。如果对方击球的时候也盯,来球飞过网时还盯得死死的,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真正该盯的时候,你会盯不住——眼睛酸了,受不了哦,视线也跟不上来球。尤其对速度很快的来球,我们更要学会盯球,让眼睛跳跃性地、很快地转换焦点。习惯于在来球飞过网时盯球,但自己击球时并不盯球的球友在面对对方的攻击时,大多会与来球擦肩而过,或是出现一个共同的反应——应激性地把肩膀“架”起来了,比如以前的我。
三、关于我方击球前盯球的两个细节问题。
刚才已经说过,我方击球前盯球的时间段是在引拍将要结束、已经结束、准备或是已经开始发力击球的那个瞬间,注意,这里的“开始发力击球”强调的是“开始发力”的那个瞬间,而不是指拍子击中来球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绝对没必要死板板地一直到拍子接触到来球了依然还在盯着。因为在引拍结束、发力击球前盯了一下来球以后,我们随即而且已经就要用眼睛的余光来关注对方的动态,关注对方的站位和可能移动方向,并由此来决定自己回球的方式和落点。
再一个细节问题就是:对于初学盯球,身体和眼还没有真正做到协调一致的球友来说,自己击球前的盯球有时候会让他们身体僵硬,或是失去最佳的击球时间——光顾着盯球,忘了作动作了,比如以前的我。那么就不要再老想着盯球这个概念了,不要为了盯球而盯球,我们换一种方式吧——确认击球点。也就是说,在我们引拍结束,准备发力击球前,确认一下击球点。对于两面反胶弧圈打法的朋友们来说,由下旋转上旋主动上手,或是上旋球相持时,发力击球前用眼睛捕捉住来球,确认一下击球点——来球的中上部,这样我们自然而然就已经盯球,也必然会提高回球的稳定性。收藏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