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保定飞天乒乓球俱乐部
-
首先引拍到挥拍全程阶段要先 学会放松. 引拍時, 先把身体重量压向右脚, 感受压力之后, 运用杠杆原理 先以右脚当支撑把重量顶回去(反作用力原理), 使重心往左移动,再利用左脚前脚掌当支点 来转腰带动身体, 把力量由右往左倾倒, 手臂放松 不要收缩, 拍型保持不变, 用身体控制方向 跟 弧度, 爆发力 自然就出来了. 因为拉球站姿要配合击球方向 -- 左腳在前 右腳在後(30~45度斜角) , 重心移动带动身体 迎前 也是要往 击球方向(左前) 迎去.
注意两脚重心交换的细节: 重心往右脚移动腰向右转时, 臗骨必须跟着向右帶腰转动, 所以左脚不能踩死 要放松 向右內屈. 相反的, 重心往左脚移动时, 臗骨也跟着左转 把腰转正, 此时右脚就不用踩死 . 两脚当发力传递的支撑 只是在发力的过程, 击球完毕之后, 两脚应该立刻恢复平衡 还原准备姿势.
一开始的训练, 可先从站远台开始 两人站右大角打斜线, 手臂放松不收缩, 把球撞过去不带磨擦 放高球, 转身动作大点. 打球时 要有感觉是用到 右脚 右髋 右腰 右背的力量 往上传达. 击球时 等球的下降期 勇敢的由下往上打 ! (这是外弧弧圈的基础动作)
1. 站中远台是为了先把力量放大.
2. 先不带磨擦是为了先放松小臂. 这样的训练 就会很自然的蹬腿转腰 .
3. 站右大角的意义是, 让您确实的把重心转移跟转腰的力量 带出来. 注意练习时 要由下往上 由右而左 击打 打出弧度 球的軌跡不能低平, 拍型固定 腕部固定 不要压拍 用身体控球. 若打不出斜线代表重心转移跟转腰做的还不够确实.
4, 不要怕飞出去 或者 弧度太高 一开始不要有打进台的压力 打的越高越远越好
5. 使球吃透拍子打响 (打不出清脆撞板声声音就是不及格) , 尽量把身体的力量找出来, 一定要有用身体打球的感觉. 感觉稳定之后 才可以加上磨擦.
6. 建议力量先小后大, 把动作做确实. 身体摆动要等速, 力量要均匀 不要瞬间加力.
7. 做完此练习 手臂会酸 肩膀会酸 都是属于动作错误. 酸的应该是腿 腰 背.
8. 这样的发力训练, 不强调手的动作, 不必特別强调蹬腿, 您心理想着要传递多少力量到腰手, 相对的蹬腿力量就会有多大 很自然的. 刻意蹬腿反而不自然, 动作不协调.
9. 体会不到重心转移力量的人, 可尝试把两脚站开些. 一定要比肩宽. (看看王大力的站姿)
10. 练习时 不主动收臂 , 小臂可以适当的微调 但是不发力. 等发力都顺畅了, 最后再加上小臂發力收缩的动作, 练习中远台对攻, 就会发现,整个腿腰手的合力 力量惊人 且 稳定.
11. 这个练习方法 不动手臂 也可以用来体会 迎前 的动作.
我今天运用这个理论 让一个平实只会甩大臂 靠手腕去压拍磨擦球 打加转的 朋友 (内弧) 经过三小时的发力训练, 让他轻松拉出爆发力非常集中的 外弧式 前冲弧圈 (算是很爆了 有时太冲 连我都挡不住)
越来越深信, 爆发力的来源 始于 放松. 腿 腰 手 的发力顺序 太重要了.
奉劝还在苦研手上功夫的朋友 好好彻底觉悟吧....
请球友特别注意一个重点, 蹬腿是很自然的 不能太刻意, 否则会有协调性的问题. 一开始把转体 重心转移动作放大, 养成习惯了再慢慢缩小.
想想你要发力投出一颗棒球时, 一开始准备发力的那一刻, 身体会是怎样的感觉? 是不是先把重心往右集中 再往左以左脚当支撑 把重心的力量 往左倾泻 ? 在手发力丢球之前, 是不是有 转体 以腰带手 加速的过程 ?
这方法我试过好多人, 大家一开始都无法控制住小臂, 总是会不自主去收缩发力,不然就是无法控制"不磨擦", 身体摆动总是不够. 练习时一定要注意, 等速放松去摆动身体 肩膀到手的部分当做是木头人 不要主动发力. 一定要放松 先把球打高 打慢 有弧度 力量放到最小 身体放到最松 只靠重心来引导出身体摆动的力量. 感觉是腿在发力打球了 才开始把力量放大 放快.
要慢慢来 业余朋友起码要一小时以上才能抓到感觉 才能完全做到不收缩小臂来击球. 呵呵 因为业余朋友打球时 手都太僵硬了.. 无法控制罗...不然就是向左转体的动作 重心转移的动作 不够 , 剩余的动作只好靠小臂收缩来完成.
我也请教了一位体校学生, 他说这个练习方法其实不容易, 但如果有耐心的练, 效果会很惊人. 呵呵 好好体验看看.
对于感觉 蹬腿动作 不顺畅 不协调的球友 要好好体会..
蹬腿是果 不是 因. 蹬腿力量要多少, 还必须看您引拍时, 事先把多少重心移往右脚 准备要把多少的力 往左倾泻. 这才是因.
会用身体控球的人, 挥拍的弧度其实是有一部份是来自身体, 拍型基本上可以不必做出很大的变化, 就能打出外弧 内弧的動作. 看看波尔 到底是用手 还是 身体 再控制内外弧 ? 呵呵 我感觉是身体也有很大的关联, 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小臂收缩的轨迹, 相对于身体来看, 应该是接近越接近直线越好.
单用手去控制内弧发力的人, 你的球很快就到了尽头.收藏 举报
你还不是该俱乐部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