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向前!向前!向前!”——浅说原理

已有 298 次阅读    2012-05-01 12:58

  朋友请我帮忙纠正一个小孩的动作:过分沉肩,然后架肩抬肘向上摩擦,动作硬,球有点儿旋转但没有速度,落点乱。

    分析了一下原因:小孩打球比较早,稍屈膝、弯腰、收腹,人已经低于台面,要打到球,只能从下往上架起肩收小臂,已经成为了习惯;否则就要在中台才能转腰向前发力击球(当然这在初学的小孩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这小孩稍高了些,大臂自然下垂肘部与台面差不多高。我让小孩把球拍放到桌面的高度上来,大臂自然地稍离开身体,不准向下拉手引拍,只须稍向后转腰,动作要小、放松,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撞击球,只能用板形来调节弧线,不要向上摩擦,中等力量,耐心地尽量固定节奏和落点——其实就是正手攻球的基础练习!练球时,不停地提醒:“向前!向前!向前!……虽然力量不大,但还是要听见‘啪!啪!啪!不要听见‘嘶!嘶!嘶!’……向前!向前!向前!”

    三五天练习过后,小孩的动作有了一点起色,但要想彻底改变,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

    记得《乒乓世界》上也讲过一位现在海外打球的名手——可能是刘佳吧,打球太早,把肩膀架起来了,动作硬了,限制了她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这里也给各位家长和启蒙教练提个醒,最好不要让小孩太早打球,或者变通一下,让小孩在65厘米左右高的桌子上打;或者在小孩在脚下垫上大概10厘米高的木板(面积大概要2.5米X2.5米,部分插入台面以下,总之以保证小孩的安全为要),对面的教练也能正常地给小孩喂球。

    闲话收起,说说原理。

    根据规则的要求,合法的击球要打在对面的球台上,而从致胜的要求,还要速度快、弧线低(当然这是从技术的角度说的,从战术的需要放慢、放高不在这个话题之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向前击打来球自然是效率最高的方式,至于向上的动作,是为了过网;而向下的动作,是为了不出界。即便是拉高吊弧圈,也要向前迎球,充分吃球,才能有足够的摩擦力使球更转并且过网。

    何为本?何为末?

    业余爱好者的动作也许千奇百怪,国手的动作也不尽相同,你可以不降重心,你也许不转腰,但你的动作方向一定要以向前为主,“向前!向前!向前!”

    忽然想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球拍向前方,乒乓球像一道白光,打得对面慌慌张张……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