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e: 如何评价良禽择木而栖与忠臣不事二主?
开讲啦
已有 224 次阅读 2015-04-14 21:00
从接纳一方来分析,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有利用价值就留,没有价值就杀。典型的,如曹操对许攸,前后态度就来了个逆转,因为打江山时需要能臣,守江山时需要忠臣。又比如史可法于满清,开始是全力打压,借以恐吓大明的爱国群众,后期确是平反昭雪,借以鼓励愚忠思想。可是说,政治都是无耻的,利益最大化就行了。
从投降一方来看,就比较复杂,要看你信仰的是什么思想体系,不同的体系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是不兼容的(win8对之前的很多软件还不兼容呢!),不可能给你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除非是上小学低年级的常识课。
如果信仰法家思想,最简单,利益最大化即可,谁给钱多就跟谁干,给得太少就宁死不降,比如吴起就是,人家就是英雄,越跳槽越英雄。
如果信仰儒家孔派学说,那就要讲“礼”,也就是贵族道德,根据礼法来判断哪一方是对的,然后加入,但是,具体情况改变了,根据礼法另一方又是对的了,就要拨乱反正了。因为贵族奴隶主早就完蛋了,他们的礼法也没了,后世的中国人其实是不太熟悉这一套的。
如果信仰儒家孟派学说,就简单明快多了,孟派跟孔派不同,是唯心主义的,有正义和真理的概念,有正统思想,比如文天祥,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华夏是正统,民族利益至上,所以文天祥不能投降,但是杨业应该投降。同样,黄忠和魏延也应该投降,魏延主动投降,是深明大义,诸葛亮刻意刁难,是无耻小人嫉贤妒能而已(刘备可是没有当面难为魏延的,因为刘备还要装一个君子形象)。
【 在 cuidialogue 的大作中提到: 】 : 忠贞不二,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宁死不降,孤军奋战至最后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赞扬。 : 但历史上经常有这样的桥段,比如说俘虏了两个人,一个跪地求饶,被斩;一个先宁死不屈,然后敌主礼贤下士一番,就感动了,然后投诚,叫做良禽择木而栖。而同样有些人投降了,就被称作三姓家奴之流。 : 王朗叛变了汉朝,为曹操服务,被诸葛亮骂到吐血。姜维叛变了天水太守,却被诸葛亮称为金凤凰。又如魏征,吴三桂等,该如何评价他们的投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