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两次奥运泪水全然不同 丁宁:张怡宁教我赢的定义
开测啦
已有 218 次阅读 2017-01-30 21:56
里约奥运会后,丁宁说:“赢和输的感受真的不一样。”2012年伦敦奥运会,丁宁在单打决赛场上忍不住哭了起来,无助、委屈、愤怒交织,她没能获得单打冠军,还从此背上了阴影,“谁知道四年后我在哪儿。”丁宁有着自己的恐惧和不甘心,但同时,奥运会的梦想也让她选择坚持。“这四年来,任何时候想起伦敦奥运会,心里都特别难受,那种难受甚至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过一丁点。”丁宁说从伦敦到里约,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四年,这是丁宁对于“输”的感受。为了梦想成真,丁宁熬过了痛苦的四年。“这四年经历了很多很多,有时候过程很纠结但得到的阶段性结果不错;有时候会特别关注我自己做不到的点,苛求着不放过自己;也有时候会被美好的假象蒙蔽紧接着就开始犯错。总结下来,就是人在感觉越好的时候越容易犯错误,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环环相扣,要想梦想成真,一步都不能放松。2016年的里约,再一次踏上曾经失败过的赛场,丁宁不愿意去想“恐惧”,而更愿意将这次比赛看作实现梦想的“机会”。比赛中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咬紧牙关,都是为最后决赛那颗螺丝钉“上劲儿”,比赛结束后,丁宁又哭了,这次是幸福的泪水。“赢了以后,任何时候想起这件事都很开心。”在一次与张怡宁的聊天中,丁宁茅塞顿开,总结出对于“赢”的定义。“其实奥运刚结束的时候,我这种感觉不深,人还是懵的,一直在奥运会比赛的氛围里,能想起来的总是备战的过程,觉得很痛苦很难熬,心都是疼的。”因为熬的时间太长了,丁宁还不能一下子就把奥运和开心划上等号,“但现在随着时间推移,再想起拿到单打金牌的那一刻,梦想成真了,就觉得不可思议,很幸福。”“后里约奥运”的效应热得烫手,球星的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想给丁宁办见面会的企业非常多,但都不是丁宁想要的,“有些球迷去里约看我的比赛,他们的心情可能很复杂,有一些恐惧,这种恐惧是来自我的比赛而不是他们自己。在我落后的时候,他们作为旁观者帮不上忙,无力的感觉应该比我还难受。虽然我打比赛也很紧张,但投入进去以后,对于恐惧、胜利和失败的感觉都不是很强烈,但场边的球迷不同,他们的心情会随着比分跌宕起伏。我从小就生活在竞争中,每一天都面对胜负,但我的球迷们在平时生活中很难遇到这样的感受,所以承受这些‘惊心动魄’对他们来说很不容易。奥运会回来后,我就想有个机会和球迷们聚在一起,表达感谢,也听听球迷们的故事和想法。以前见面会都是大家看我,听我说,我的东西已经说得够多了,我也想听听大家说,这对我很有必要,是我继续打球的动力之一。”奥运会后,由于训练不系统,丁宁坦言在比赛中精气神不太够,“但每当看到很多球迷来现场那么努力地为我加油,我的动力就来了,精神上绝不能崩盘,不能输得抬不起头,不能在场上吊儿郎当,那样我心里过不去。我尽量去赢每一场球,就算赢不了也要全部发挥出来。给我加油的球迷不少是从外地来的,他们没有去陪伴家人或者做自己的事,而是选择来看我比赛,我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这是我对自己现在的要求。”“成功能带来自信,失败能使自己强大。”2016年,丁宁在曾经失败的地方演绎了梦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