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超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却依旧较低 |
历时三个多月的2012赛季羽超联赛已近尾声。虽然只在沈阳有四个主场,但让辽沈球迷看得是热血沸腾,如果不是限制性售票,恐怕沈阳火车头体育馆会是场场爆满。
当下,尽管羽毛球运动已经是一项全民热爱的运动,但羽超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却依旧较低,市场开发不足。相比之下,乒超联赛则要好于羽超,当然,这也与乒超多年来的市场摸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是小球,乒超市场摸索在先
新赛季的乒超联赛在运动员转会、升降级制度、遏制卖主场以及品牌活动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乒超联赛成立伊始,乒羽中心就有着不小的气势,打造“乒坛NBA”更是他们的目标。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一系列改革是为了让乒超更好地通往职业化。球员归属权、赛制、转会和薪资等等一系列的改革,同样是羽超联赛走向成熟所躲不过的关口。
票房收入,只是杯水车薪
同乒乓球项目一样,中国的羽毛球也拥有着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世界上最多的球迷群体,然而对于目前的羽超联赛来讲,是否有赞助商愿意出钱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据统计,一家俱乐部单赛季运营成本在400万至500万元之间,包括球员薪水、差旅、场地等多项开支。本赛季临开赛前,湖南、北京等几家面临“裸奔”的俱乐部,不得不靠转让队员来解决危机。
其实,一些羽超俱乐部并非没有球市。很多球迷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在家门前“亲眼”见见那些偶像。比如“我见到‘真的林丹’了”,“我跟于洋合影了”……这些都是让球迷激动不已。本赛季在沈阳有四个主场,若不是有些场次需要限制性售票,恐怕就是要场场爆满。最后一个主场公开售票,票价从120元到500元不等,很多球迷涌入火车头体育馆观战。而在体育馆外,记者也看到很多球迷拿着钱四处“求票”。
票房本应是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票房收入只是杯水车薪。羽超联赛名为职业联赛,实际上还是传统专业队模式,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更多的俱乐部往往把主场包给企业,球队获得一笔出场费,而主场经营管理和收益都归企业。很多球队为了卖主场赚钱,他们也知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非常不利于主场氛围的营造,但这样至少确保了球队主场不至于亏损。
电视转播,是对企业投入的回报
江苏队来沈阳打比赛,竟然没有伦敦奥运会新科男双冠军蔡赟和混双亚军徐晨的身影。江苏羽毛球队教练孙志安说,蔡赟已经转会到东莞的一支甲级球队,徐晨则效力于浙江银江俱乐部,放走蔡赟和徐晨是出于无奈。他说,虽然在开赛前找到了一家冠名赞助商,但要维持球队的正常运转,仍然有较大的资金缺口,所以只能靠转让队员来维持运转。
一个真正职业化的联赛至少应包含几个要素:独立的运营模式,有效的电视转播,赞助商的良好回报,相对固定的球迷群体等,而羽超联赛目前都还不具备。中超、CBA联赛运营近20年,并开始向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方向改革,羽超联赛目前仍然按照以国家队为中心的模式组建羽超联赛。俱乐部投钱,中国羽协制定规则,俱乐部并没有话语权。
因为以国家队为中心,羽超联赛赛期无法固定,从2010年创办至今,中央电视台都没有直播羽超联赛。职业联赛必须依赖电视转播,企业因为有电视直播才投资联赛。而没有电视转播,光靠现场的观众的喝彩,肯定无法保证对企业投资的回报。
(来源:华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