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心得历程汇总 该说什么呢?还是说感谢吧.感谢博乒给了乒乓人,尤其是业余乒乓爱好者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感谢三位版主一直以来辛苦无私的指点帮助;感谢各位博友提醒交流互助.感之于心,谢愧无报. 写了二十二篇自己的日记体会心得,虽有些杂乱,但确实在大家的帮助下对自己的乒乓球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有时有点心得,怕第二天忘记,往往是连夜记录发帖,为的就是让自己在文字输入梳理的过程中再次清晰明理整合,生怕第二天忘记.现在就把这些日子的心得做一个汇总吧.绿牌(进步): 一 基本站位 个人认为这是乒乓技术中最基础的,对于业余球友的症结也是最重要的,正像武术中的蹲马步一样,正所谓干什么就要有干什么的样子.打球往台前一站拿着拍子就应该像个打乒乓球的,不能像攧勺的厨师. 以前站都是像哨兵一样直挺挺的;后来读了何老的<双膝内屈>和<收腹含胸>就努力的改进,结果像蹲在了马桶上一样,或是像小时候打算扑蚂蚱一样的姿势;再改进,又站成了卓别林的样子,两条腿像X,上身挺得像要进马戏团的小丑;再改,这回像回事了,可两条腿分开相当大,跑也跑不开,不像打球的像搞相扑的;再改,不是与肩同宽或稍宽吗?结果又成了斜依门前卖豆腐的豆腐西施了,相当羞涩;直到最近才找到了真正的感觉,自己看着镜子都像视频上的样子了,因为从击球效果上得到了很大的变化. 总结:基本站位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正手攻球及拉球的原理早就明白了,可就是做不到;简单的步法也会,可也跑不到;明白身体要前倾重心前移,一跑动就不由人想拉起弯弓射大雕;发球后总是对付不了快速劈长和快摆的球;正反手最简单的转换也常是忙里出错......而这一切都随着这两个月来基本站位的反复体会和巩固得到了明显甚至是彻底的改善. 以前哪曾想过打球一个站,也这么多学问.唉... 二 发球 以前都是站着不抛球发球或合力发球,球简单明了得像1+1,谁接谁知道,没有落点变化(其实我变了,可是我还没击到球,对方就已经知道了),没有旋转变化(想发个不转,结果是碰过去的);开始练抛球,该怎么抛呢?用重心抛,不是抛到脑袋上成了头球就是抛得连自己都找不到了;用手腕抛,不是前就是后,不是左就是右,哪够得上摩擦球,拍子能找到球就不错了;终于抛得像回事了,可就是还原慢,球都被对方接回来了,我还在还原呢;还不够,因为发球还原也需要回到这个基本站位上,又反复琢磨发球时左脚的站位位置,及重心的转换幅度,甚至于左右脚尖的朝向,终于可以在发球后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基本位了,因为我可以很从容地有时间来盯对方的下一板击球了;就会一种也不行啊,现在也会发转与不转(有一定的隐蔽性),侧上侧下(质量还过得去),逆旋转发球(不成熟,老失误),下砍式发球发侧下,纯侧,侧上(奇怪就会用正面砍,不会用反面,我也不知道反面砍怎么这么难,一砍就砍到别的台子上了,还得练). 总结:抛球有两大好处:一是正规(呵呵,废话),二是在球下落的过程中可选择击球点多了,可以高一点发飘向球台的短球,也可以低一点的长球突袭球. 抛球要点:一定要用手臂抛,也就是手臂把球向上带一定的距离后再离开掌心. 三 正手攻拉挑 正手攻拉个人觉得其实一样,没什么区别.攻球成型了,拉球也就自然会了.攻球以前一直还像回事,和喂球好一点的球友也能打个百十回合,后来才明白,我那也只是照猫画虎.体会转腰带臂,结果击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体会一速与二速,结果自己上台打球像分解动作;体会收缩小臂,一着急拉开架子了大臂小臂连肩带肘兄弟哥们就一起上了,这是打架么? 现在稳定多了,脑子里也不想什么一速二速了,但动作很轻松,不过还有待继续巩固加强. 至于挑都是攻拉的衍生物,多多练习可以有一定的掌握. 总结:正手攻拉看似是手臂上的事,其实还是基本站位的问题,正所谓瞎打得好不如真站得好. 就两点:身体站好了,小臂放松了.OK!三 搓球 以前搓球一搓一个冒高,吓得我总是拿手腕子先立着拍子然后再搓球的办法去调节,动作做起来就像叫一个让人极其讨厌的人滚蛋的姿势;而且是搓完了就傻了,下一板还只能搓,所以我打球就是一发球就抢,不抢的话后面没机会了. 改吧,要不打球死在搓球上,真死得冤啊.不是拿手臂搓吗?好,我用手臂搓.结果搞得搓球比拉球的动作都大,像看见王皓时激动地挥手致意差不多.球呢,老撞手上,也不知道是我不长眼睛还是球不长眼睛. 现在搓球也挺美的,有时打比赛时故意不拉球就使了劲的搓,弧线低平旋转强烈,硬把那些曾经的铁搓给搓死了,美啊. 总结:请参看何老师的<浅谈基本功之搓球>. 个人总结就六个字:左右左,后前后.黄牌(警示原则): 一哲学原则:不为自己的失球找借口,不为脆弱的注意力盖帽子.多深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我步子跑不起来?我努力跑来呀,那为什么还碰不到球?为什么我碰到球,只是勉强的够着了?为什么我够着了,就是发不上力?为什么发力了,肩膀却疼?......到底为什么呢?请参看第二原则. 二重心原则:只要重心合理,一切皆有可能.发球怎么才能还原?重心.基本站位怎么才能合理?还是重心.搓球怎么才能又稳又转?又是重心.正手攻拉怎么才能运用自如?只有重心.如果出了问题,就找找自己的重心是否合理.如果想不通,请参看第一原则. 三徒手原则:对每一个动作细节的巩固没有一定数量的板数是做不到的.业余球友们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只能多加强徒手练习.我每天必备的科目是:正手攻拉,反手拨,搓球,发球还原,接发球的碎步调整....其他的现在还不成型不宜多练,练多了会有反面影响.红牌(薄弱环节) 反手位的技术仍不成体系,自我感觉相当差,比起正手来纯属江湖草莽. 接发球时的盯球,对球的旋转判断依然不甚明了. 摆速组合的徒手练习仍然在迟滞当中,现在只能练搓与正手拉的组合练习.由于反手位的技术不成型,正反手转换不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