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争议的三个话题(转)
冬日私语
已有 234 次阅读 2012-05-27 12:21
关于有争议的三个话题第一,关于大臂发力问题:这里只谈后部分。大臂经肘关节动量传递后带动小臂快速内收迎前后,这时大臂应明显地、逐渐地减力,而小臂在充分启动下,应利用重力(球拍的质量)加速度的原理在手腕外展的同时加速向前;在手腕适当内收、持拍手突然紧握、中(食)指明显顶板时击球。这样既便于发力集中又便于还原。其主要特点是区别于传统的大臂跟随小臂继续发力,使动量的传递明显地集中在整个传递过程中的最顶端(这时应有将球拍“甩”出去击球的感觉)。很多球友总感觉还原“慢”和不够“暴”,这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关于双脚站位问题:“自然分开等肩宽或略比肩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究竟是“双内侧”蹬地还是“双足跟微虚,双前掌外侧”蹬地呢?收腹含胸是为了降低“重心”,而“双前掌内侧”蹬地又架高了“重心”,这样既不利于“重心”的高低调整,又不利于迅速启动,更对直接需要低“重心”来完成的拉下旋、搓、拨等技术有牵制。在要求更迅速、更直接、更节约的大球时代,一些传统的概念明显过时了。所以双脚站位时应"双足跟微虚、双前掌外侧蹬地"。第三,弧圈球的“旋转”与“发力”问题(这个话题已在一个跟帖中有阐述,但有必要再提出来供部分球友澄清模糊认识):大家都知道运动中的乒乓球都有旋转的存在,那么弧圈技术的旋转则由正压力与摩擦系数二个因素构成的。 所谓正压力:就是球拍拍面垂直于静止的乒乓球时向前移动时加在球上的撞击力。那么对于高速旋转中的乒乓球如何施加“标准”的正压力呢?唯一办法就是利用摩擦使球在瞬间静止时来施加; 所谓摩擦系数,应该不外乎四个因素:1、乒乓球表面光洁度及球体受撞击后变形程度;2、胶皮的表面粘涩程度和撞球后的变形程度;3、海绵随胶皮的变形程度;4、底板随套胶的变形程度。 通常一板弧圈球的质量取决于球的运行速度、旋转强度及落点。假设落点固定,球速和摩擦就成了主要因素。运行速度包括球出拍时至第一落点(初速度)的时间,加上第一落点至第二落点(第一弧线)的所用时间再加上第二落点至下降后期的所需时间(第二弧线); 旋转:由正压力和摩擦系数决定的。旋转就是把这个正压力撞击点强制地加在球拍上,随球拍的运动而围绕乒乓球中心点的相对转移过程。那么旋转的强弱就取决于这个“转移”的速度和距离,距离越长、速度越快,旋转就越强。实际上,撞击本身一方面是为了利用球的弹性使球增加变形而增加运行速度,另一个作用就是强制固定撞击点,撞击越大,固定越牢固。乒乓球的表面光洁度运动员不能控制,变形程度却是能控制的。很多人对乒乓球被撞击后变形对其后运行速度和旋转强度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这是对球性理解的不完整。试想一下一个毫不变形的纯圆的球在空气中的摩擦和一个变形的圆体在空气中的摩擦肯定是不一样的(流线体空气流量原理)。要想减小球的变形就只有控制和掌握对它的正压力,但是没有球的自身变形所产生的反弹力又会减弱球的运行速度,这就需要运动员适当掌握和控制正压力的生成了。除了在工具上也就是球拍的组成(胶皮的粘涩程度和厚薄、海绵的软硬和厚薄、底板材质软硬程度和厚薄)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击球时板形倾斜程度的调整,也就是在发力集中前提下正压力的施加方法问题了(其中包括撞击力的速度、方向、时机和部位等)。综上所述,摩擦来自于正压力,又取决于摩擦系数,二者不可缺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