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鼎丰盛乒乓球俱乐部

  • 分享

    一把小木拍开启我的乒乓之路(一:小学篇)

    直板横打 已有 160 次阅读    2013-05-14 14:05

    STICA征文:一把小木拍开启我的乒乓之路(一:小学篇)

    我出生在文革时期,老家在湖北省荆州,从小生活在乡下的外婆家,直到4岁多才又回到城里,那时的我体弱多病,所以我习惯在家里,性格也变得胆小内向,上小学一年级后,体育课排队,我总是站第一个,因为个矮,不过还有一个比我矮的孩子,他是站另一排的第一个,他是一个纯乡下孩子,那时同座经常换,有次跟他换到一起了,我俩成为了要好朋友,有次他从书包里拿出一块被削得很小的乒乓球光板(据说是他哥的拍子,他哥怕他手小拿不下,用刀削很小了),神秘地对我说“我有个乒乓球拍子,下课我们一起去打乒乓球吧”,我当时见过别人打过,但不知道乒乓球怎么玩,很神秘的,就答应了。

    我读的小学那是叫沙市西区联合学校,现在叫荆州市沙市区大庆路小学,在学校的的边上并排有5个水泥案子,板砖做网子,南方雨多,脚下是水坑,垫上板砖才能打,课间一般有10分钟休息可以打,但要和高年级的孩子抢案子,一般都抢不着,所以开始是拿他的光板对着楼梯过道的黑板报打数数,比谁打的多,开始只有几个,不过慢慢就能打30-50个了,那时候上小学真是没什么压力,下午只上2节课,作业也少,很早就放学了,一放学,我们就飞奔球台,有时候也能占一个案子打,共用他的小光板,从此开启了我与乒乓球的不解之缘。

    周日不能去学校打,我就跟我住的荆州农校大院孩子打,在市郊,离学校还是有些距离,当时大院的这一拨孩子基本都比我大,当时有个教工食堂,在饭厅有2个木桌子,是方的,大小有点像现在的麻将桌,拼起来正好是一个乒乓球桌,不过小一些,还好和我们个头匹配,我们等别人吃完饭,就拼合起来打,有时候油乎乎的,不过木头桌子的弹性要好比水泥的好一些,在这个案子上我渐渐找到球感,当时的发球叫“磕鸡蛋”,打法只是推高球,没有任何旋转和速度,打6个球一局,输的下,胜的继续打,刚开始我是最弱的,但逐渐我能推过一些大点的孩子了,有时候还能连几局,胜利的感觉使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日的下午基本在打球中度过。

    后来上三年级了,荆州农校修建了一个大礼堂,放了一个还算标准的案子,家长也从学校体育教育室找了一把直板正胶拍子和一个直板反胶拍子给我们小孩用,还记得是盾牌的,有个小朋友喜欢打反胶,我就拿正胶打,我就有了第一把带胶的球拍了,不过对我们这些小矮个来说,要举着拍子在头顶打,在这里有机会和再大点的孩子以及大人一起打球了,记得有一次跟个我们大院的孩子王一起打,上初三了,个很高,体育特好,也是打6个球一局的,不过先要通过他的考试及格才能开始打,考试其实就是他发一个球,你能接到案子上就行,但他能发出左右旋转很强的球,我们这些小孩基本都吃飞了,只见他发完球,潇洒地转过身背对球,等你接飞他再转回来哈哈一笑,我心里那个羡慕嫉妒啊!尤其是反手侧旋尤其潇洒,只有初一、二年级的几个小孩偶尔能接住通过考试,我在下面观测他发球,对手吃的规律,等我再上去考试,他发一个侧旋,我对准球,向相反的方向使劲一挡,当他再次转过身来,只见球稳稳地落在案子上,他吃惊地看着球,大家一片欢呼,没想到我一个上小学的也能接过去,我终于通过了考试,可以打比赛了,虽然也是输很惨,但这也给了我很大信心,这之后我经常跟大点的孩子和大人(学校老师、职工)打,也注意学习和模仿,学会了搓、提抽、削等技术,在我们这帮小孩子中逐渐脱颖而出,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在学校和农校大院都是算打得不错了,是乒乓球给我很大自信,也使我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更使我向性格不再内向,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当传来中国乒乓球队郭跃华获得世界冠军得消息,心潮澎湃,心理也每每幻想能成为世界冠军。。。。。。,但不知不觉中愉快的小学毕业了。

    收藏 举报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