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您注册或者登录本网,则表示您同意本协议内容。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转载 from bbs.inter.net.cn

已有 1099 次阅读    2011-12-29 21:13
安徒生童话里有这样一篇文章——《藏着并不等于遗忘》。讲的是一些絮絮叨叨的老而旧的故事,但是,正如它的题目所说,藏着并不等于遗忘,反而是愈陈愈香,久而弥新,让人有着另一种的感动。
  在我的记忆里,也有一些旧的故事,旧的人物,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或者说,依然还能记得他们,但对于我来说——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B>叶若廷</B>
  我最喜欢的乒乓球男运动员是马琳,那是因为叶若廷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当然,这里的“没有出现”是说他从来没有代表国家一队在重大比赛中出彩过,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他的喜欢。
  有趣的是,我能记住这个名字,是源于一个错误。
  我也记不清是在哪场比赛里中,我第一次看到他。他的号码布上的名字是“叶若廷”,解说员也是这么读的,可电视屏幕上显示的却是“叶若凡”。这个错误伴随着他结束了第一局比赛。第二局比赛开始了,屏幕上显示的名字改过来了,但还是错写成了“叶若挺”。直到第三局,屏幕上才显示出了他正确的名字。他是那场比赛的获胜者,这个小错误让我对这个名字记忆深刻。
  等看到他的第二场比赛,我就喜欢上了他,因为一个小故事。
  某年乒超联赛的某一轮,年轻的四川升和药业碰到了拥有孔令辉的黑龙江三精。四川队用叶若廷去打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孔令辉。
  爸爸问我:这个孩子是谁?我说:就是上次名字弄错了的那个。爸爸说:哦,打得还不错,不过,想赢孔令辉,难啊。
  然而,比赛过程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叶若廷把孔令辉冲得七零八落。关键时刻,比赛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叶若廷打了个擦边球,孔令辉认为是下擦边,自己得分,但裁判坚持认为是上擦边,把那一分判给了叶若廷。下一个球轮到孔令辉发,可他站在原地不动,指着球台边缘,虽然没说话,但要求裁判改判的意思很明显。僵持中,裁判也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这时,叶若廷走到记分牌的旁边,主动给自己减掉一分,把那一分加给了孔令辉。全场观众都为他的这个举动鼓掌。比赛得以继续。最终,叶若廷不仅赢得了这场比赛,还在第五场5分球的比赛中战胜孔令辉,帮助四川队以总比分3:2击败黑龙江队。
  曾经,因为爸爸是“孔迷”,所以,我对孔令辉也是有好感的,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刻,表现出风度的,却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喜欢叶若廷,就是从他走向记分牌的那一刻开始。
  那时的叶若廷,是四川队的希望之星,我当然也希望他能成为国家队的希望之星。但是,希望归于失望。也许,他的实力不不过如此,也许,只是差点运气。
  后来,有个和他无关,但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比他更年轻的四川队友邱贻可,因为世乒赛胜了波尔,一战成名,成了球迷的新宠儿。叶若廷则继续淹没在中国的乒乓球大军中,我曾尝试在网络上搜索他的信息,可是,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只有一些散乱的文字消息,还大多伴着“邱贻可”这三个字出现……
  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乒超联赛了,不知道他是否还在四川队,也不知道邱贻可光环下的他,过得好不好……

  <B>张莹莹</B>
  叶若廷应该还在继续他的俱乐部生涯,而张莹莹,则是昙花一现。
  我经常会在一些大赛里集中认识几个新人,99年的世乒赛便是这样一次让我有着很多记忆的比赛:19岁的马琳,17岁的张怡宁和李楠,16岁的张莹莹……
  喜欢马琳,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不仅获得了男单亚军,还和张莹莹一起获得了混双冠军。
  那时的马琳还没有发福,在中国乒乓球男运动员中算难得长得比较好的,而我记忆中的张莹莹,是羞涩而美丽的,两个人又都如此年轻,在我看来,他们就是中国乒乓球队的“金童玉女”。
  可是,我没想到,和张莹莹的初识竟也是告别。此后,我再也没有看过她的任何比赛。
  当年的马琳因为日渐增长的体重导致动作迟缓而被人诟病,张怡宁已经成为中国乒乓球女队的“一姐”,李楠虽然没有多少更多更好的成绩,而且经历了“恋爱风波”,但现在还是稳稳占据着国家一队中的一个位置。就在我快要将“张莹莹”这个名字遗忘成三个普通汉字时,我在《体坛周报》上看到了一点关于她的情况。那篇文章是讨论父母的去世对运动员的影响。看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在那届世乒赛后不久,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她的情绪受到了影响,渐渐无心恋球,最后选择了退役读书……
  七年了,这段记忆是久远而沉重的,希望她现在过的好……

  <B>成红霞</B>
  现在的王楠虽然战绩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余威犹存,还是能让任何一个对手都不敢小视她。在她的鼎盛时期,她则基本是可以横扫天下的。那时的她,真的就没有对手吗?当然不是,如果按照相生相克来说的话,王辉就是她的克星。虽然王楠不是逢“辉”必败,但是,作为削球手的王辉总是让她赢得不舒服。
  中国乒乓球队一向不太重视削球打法,所以,削球手特别是打得好的,少之又少。男运动员中,丁松差不多算是“贯穿古今”了;女运动员里,前段时间出了个王婷婷,而且因为削出的球特别转,被人称为“王转转”,现在,范瑛应该算是独苗苗了。而在王楠时代,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有一对削球“双子星”:王辉和成红霞。
  做了这么多铺垫才提到“成红霞”这个名字,是因为我看到的她的比赛不多,对她的一些情况也知道的极其有限。
  在我的记忆里,王辉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削球手,而成红霞则属于削球结合快攻,这也让她留给我的印象比王辉深刻。平心而论,她的球削的没有王辉好,她的进攻当然也没有真正的进攻型选手那么犀利。但在我看来,只有结合主动进攻才是削球手的出路,削球这种十分美妙的技术也才会在崇尚进攻的今天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然,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还有她坚毅的表情。她没有叶若廷那样的“经典”比赛,也不像张莹莹那样有过骄人的成绩,她只是中国众多普通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但正是因为有了如她这般的平凡铺路石,中国的乒乓球才能这样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巅。

  <B>柳智慧/金茂校</B>
  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很多体育项目都是中日韩三足鼎立,乒乓球也不例外,但是,近些年里,日本的乒乓球发展显然要滞后于中韩,而朝鲜又以神秘之师的姿态出现,经常会把别人打个措手不及,现在“中日韩”基本可以变成“中朝韩”了。
  还是在王楠时代,韩国出过一对让中国乒乓球队十分头痛的女乒选手:柳智慧和金茂校。她们的双打实力十分强大,而在单打上,柳智慧给王楠带来过不小的威胁。
  记得在一次很重要的比赛中,柳智慧明显占据了场上的主动,而在比分上,她也超过了王楠,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在发球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的,裁判以拖延时间为由给她出示了一张黄牌,但她似乎还是没有改过,继续磨蹭,裁判罚掉她一分。这一分使场上形势发生了改变,王楠士气大增,逆转战胜了她。
  虽然输掉了比赛,但她的技术绝对不在王楠之下。不过,我喜欢她不是因为她的技术,而是因为她赛后接受的采访。具体的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她是微笑面对失败的,而且,她把比赛中束起的头发放下来了,及肩的直发,她让我第一次看见了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运动以外的美丽——那是女性的美丽。
  后来,我偶尔还能看见金茂校和别人配双打,也有混双,而柳智慧却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渐渐淡出了。当然,现在,她们都在赛场上消失了,不过,韩国女乒依然是中国队的强大对手之一。
<B>阎森</B>
  我的印象里,阎森个子小小,有着一张娃娃脸——总是他年轻时候的模样。而那天在电视里看到他接受采访,这个一度淡出我视线的运动员竟然显出了一丝苍老,毕竟,他已经三十岁了,而且,即将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现役运动员中的第一个爸爸。他说,打完这个赛季,他就退役了……
  2000年的夏天,悉尼,某个体育馆的上空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是两个内向而腼腆的中国大男孩——瘦瘦高高的王励勤,瘦瘦小小的阎森。
  阎森和王励勤是继孔令辉和刘国梁之后中国男双的又一对“黄金搭档”。但和孔令辉、刘国梁两个人在单打中都能独当一面相比,他们俩的单打显然比较薄弱,特别是阎森,我记得他的单打世界排名最高不过十几名。
  不过,能和王励勤一起在双打上称霸天下已经很不错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他出了车祸,虽然伤势不重,但是,对他最重要的手受伤了,他不得不停止训练很久。
  在我看来,他的受伤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王励勤的单打。
  当他伤愈复出时,由于乒乓球规则的改革,中国队在一次次试验新的双打组合,王励勤的搭档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他也和王励勤重新配对过,虽然效果还是很好,但毕竟,很多东西,逝去了就找不回来了……
  曾经,我见过阎森的一个队友对他的评价:一个可爱的人。他还讲了一个阎森的小故事:有一天,他接到了阎森的一个电话,说车坏了,让他过去帮忙,他问清地点之后就赶了过去,可是,到了出事地点却只看到车看不到人,他四处找的时候,发现阎森站在远远的地方打电话,他问阎森为什么,阎森说他害怕车会爆炸……

  <B>牛剑峰</B>
  和阎森比起来,牛剑峰显然要年轻很多,但是,王楠宝刀未老,张怡宁正处在职业的颠峰期,郭跃异军突起,和她年龄相仿的李楠等人实力和她不相上下,李小霞等一批新人也在渐渐赶超她……所以,在中国乒乓球女队中,牛剑峰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位置。
  我的印象里,她和白杨是她们那一批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可是,她们都未能修成正果。白杨因为“恋爱风波”和天生的柔弱气质已经基本上被国家队放弃了,牛剑峰其实还是有机会的,但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也让教练逐渐对她失去了信心。让她彻底失去教练信任的是去年的一次比赛。那是亚洲的一个重要比赛,教练让王楠和张怡宁留在家里,让当时队里的三号牛剑峰领衔出战,可是,她的失常导致了中国女队的惨败。她也被一度送回了省队。
  现在,国家队已经难觅她的身影了,不过,作为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第一个得到“甲壳虫”的她,其实,还是给球迷留下过一些记忆的,她的砍式发球就是她的“独门绝技”。在不莱梅世乒赛上,我看到日本的一个女球员也在使用这种发球,但是,她的发球技术显然没有牛剑峰好,而且,她过于依赖这种发球,几乎每球都是“砍”过去的,而当初牛剑峰只是把这个当成必杀绝招。
  曾经,喜欢李菊是因为她男性化的打法,这让比赛看起来更加精彩,可惜,作为中国球迷最喜欢的乒乓球女运动员,她几乎一直生活在王楠的阴影之下。在我看来,牛剑峰的打法也比较男性化,但是,她自己沉默了……
  牛剑峰,她并不漂亮,但是,她的微笑很甜美……

  有时,竞技运动的残酷并不是场上的比分,而在于他们不可预知的运动生涯。我可能会因为一个契机而喜欢一个运动员,但是,就在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他的比赛时,他可能就已经开始远离运动场。我也总是会为自己的“迟钝”而后悔,后悔为什么不在他还留在场上的时候,多看一点他的比赛,看得再认真仔细一点。虽然我总是这么告诫自己,但这种后悔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后记:
  其实,我是想从吕林开始写的,因为他是我第一个记住的乒乓球运动员的名字,但是,那时的我还太小,除了这个名字,我对他实在没有多少其他印象,而和他同时代的王涛都会让我的思绪更丰富一些。
  这是我对乒乓球的一些凌乱的记忆,模糊了时间,模糊了数据,甚至,应该还存在很多错误,但是,这也是我最真实的记忆。我在自己还没有完全弄错的时候,将它们记录下来,也算是对自己乒乓球情结的一个阶段总结……
 
分享 收藏|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 大猫 2011-12-29 22:18
    叶若廷现在北京,今年公仆杯中代表保险系统出赛,好像还是今年联通杯北京赛区青年组冠军,不知是否记错?
  • 小梦梦 2011-12-29 22:55
    这几个人我都有印象,都是很有特点的选手。记得当年我最喜欢李菊了,她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单决赛,我加上重播看了无数次,每次都伤心啊。。。。
  • 2011-12-29 23:01
    chic,你的cpu也太强大了,值得怀念。
  • 自在飞翔 2011-12-29 23:44
    大猫: 叶若廷现在北京,今年公仆杯中代表保险系统出赛,好像还是今年联通杯北京赛区青年组冠军,不知是否记错?
    叶若廷在中国人寿总公司的工会工作。今年保险系统比赛的男单冠军。团体赛中3:1赢了原国家二队,北京队现役的韩刘尼斯;男单比赛3:1赢了原北京队退役选手汤凯。据说有严重的肩伤,正手基本没有攻球。但反手推挡活很细,小球功底深厚。。。打球拼劲很足!
    叶若廷在国际赛场代表中国队出现过,曾经是亚洲杯男单冠军。
  • 小梦梦 2011-12-30 01:29
    自在飞翔: 叶若廷在中国人寿总公司的工会工作。今年保险系统比赛的男单冠军。团体赛中3:1赢了原国家二队,北京队现役的韩刘尼斯;男单比赛3:1赢了原北京队退役选手汤凯。据说有
    这么厉害啊。。。。。
  • 大猫 2011-12-30 08:52
    还是飞翔用心,记下。谢谢
  • JOE 2011-12-30 15:58
    吕林是韩流的中国版,当时电视上看,大陆就他一个人拿大鼻子方形直拍。

    中国台北队还有些选手也很厉害的,蒋澎龙,之前还有一个很有名的
  • 杨非 2011-12-31 14:55
    大手笔原创,经典记忆,值得回味。这才是真正的球迷!chic的记忆力疑似第一代计算机了,尽管有些模糊但都没出大错!呵呵~我第一次看见砍式发球就是牛剑锋,后来亲自遇到过是本站“尼塔库”、挑灯看剑、、、呵呵,的确不好对付。近期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选手松平健太,他给差点砍死马琳、王励勤、、、丁宁的砍球也经常用。但据说砍式发球需要超强的腰功和腿力,不适合自己,因此才因地制宜,自创发明了我的逆向发球。尽管发球很重要,但实力更重要、、、
  • 昊然邪气 2012-01-01 16:22
    最老记得 孔令辉大战瓦尔德内尔……
    对乒乓历史所知甚少……
  • 昊然邪气 2012-01-01 16:23
    补充一个,我最喜欢陈玘~
  • 三鞭子 2012-01-01 20:13
    chic,记忆力好,文笔更好啊,这么长的文章要是让我写不知得用多长时间了。
    我最欣赏的比赛还是刘国梁和马林在世锦赛决赛的那场球,当时已经打到了决胜局20平(那时是21分制)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真是无法形容,要知道谁能赢下两分那就是世界冠军了呀,但刘国梁这时还是敢打敢拼,有勇有谋,抢先上手,一直压着马林打,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以至于取得胜利后,刘国梁躺在了地上,太不容易了呀。
  • kylie 2012-01-01 22:34
    太厉害了,chic你真是天才呀。
  • chic 2012-01-01 22:56
    不是写了是转载吗?? 我转载的呀  zz from ....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