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北京乒乓球网友俱乐部

  • 分享

    李晓东——谈衔接 环环相扣,流畅自如

    星魂 已有 252 次阅读    2013-10-25 10:59
    衔接VS 转换

    对于衔接的概念,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板球与下一板球之间的关系,它可能是同性球的连接,也可能是不同球的连接。衔接包含的范围比较大,节奏有衔接,力量也有衔接,头一板我方发力打得很重,第二板对方回球很快,如果我仍然倾尽全力去打,球的组合可能就不太合理,不如用一板中等力量,只要出手集中,回球的效果也很好,衔接也很成功,或者头一板重,再用轻力量拉一板加转的球,也叫衔接。

    转换的概念其实与衔接有相通之处,只不过衔接更宏观,而转换,我个人理解就是两项不同技术的连续运用,其范畴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从内容来说,转换的难度要高于衔接,比如大家说得最多的是攻防转换,从字面上看是先攻后防,但人们更多追求的其实是先防后攻,这两者都不简单,甚至先攻后防更具挑战性,因为已经“发动”了以后由进攻转成防守,两者的意识有别——进攻发力多,防守借力多;进攻时人的重心靠前,而防守时重心靠后;进攻时引拍的幅度相对较大,防守时幅度较小;进攻时容易出手集中,防守时容易“抬”、“架”……这其中都涉及到转换的问题。

     

    以速度为核心

      衔接(转换)概念的提出,与世界乒乓球技战术日趋凶狠、快速的发展趋势有关。其中,速度依然是核心,力量也是通过一定的速度来体现,因此,只要谈到衔接(转换),就会强调对速度的追求。

    个人感觉,衔接(转换)集中体现在前几板球,也就是三、五板和四、六板(或二、四、六板)的关系中,一来其使用频率最高,二来变化比较多。待进入中近台相持后,或许连续两三板球的速度、力量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差异了,只是不同打法的攻防转换手段有所区别。

      刚到女队工作时,我曾提出“先发动、先下手、抢时空”,其实无非就是用于衔接。先发动,就是先发力,或者先变线,或者先控制;先下手,就是我方要有主动的意识;通过先下手、先发动来抢时空,可上手也可不上手的时候我上,可发力也可不发力的球我发力,可变线也可不变线的球我变线,而且击球节奏始终要比对方稍快一步。

     

    王励勤 关键在转换

    如果衔接处理得好,其价值不菲,对于选手整个打法风格的成形也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以王励勤为例,我承认,他打球的悟性和意识,由于打法侧重点的不同,相对来说比刘国梁、马林有一定差距,但我个人并不认为是心理问题令他发挥不稳定。其实王励勤处理关键球的能力,包括临场的意志和自信,是强于常人的,我觉得能打到世界冠军这一级的人,在某些方面肯定有过人之处,心理素质也不会太差。他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在于转换。

    他的整个打法是以力量、速度、实力为主的,身高1.86m,动作幅度必然较大,挥拍的距离会长于一般人,加之又是在快速来回中击球,所以他实现快速还原发力和把握对方节奏的难度相应地比其他人大些,通俗地说,就是1.86m的人干1.7m甚至1.6m的人的活,亦即转换难度大。

    我带他时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把转换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个子高,跑得快,照顾范围大,因而正反手的出台球相对比较容易,尤其打出台上旋球的能力超强,但处理台内球的悟性不可能达到刘国梁、马林的程度,因为侧重点不一样,那是以凶狠、变化取胜,这是以力量、速度、实力为主。因此,训练的重点就是要把前台的球与下一板的球融为一体,这个环节的稳定性越高,王励勤就越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当时加班练得最多的也是台内球和转换球,台内有机会时就挑打,没机会就撇一下,或是摆一下、劈一下,目的还是为了下一板球。当然,不同的球难度不一,从套路上讲,挑打之后自己下一板的衔接容易些,因为处于主动状态,相反,摆短之后就要面临对方的挑打或快劈,劈长之后我方第一板的防御要过关,这些既也可以说是衔接也可以说是转换。为什么有人说,一旦让王励勤发挥出来,让他“对上了点”,想赢他一个球都比较困难?答案就是转换,只要他的转换能稳定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他的打法就既先进又凶狠。他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个子高,打法又以中近台为主,从理论上说,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和身体条件,这种打法是比较难设计的,但正是由于他具备了这种条件,所以我们的训练还是围绕这个去做。

     

    机枪VS大炮

    对于力量不足、以速度变化为主的选手,衔接可能更显重要。像金择洙、佩尔森的绝对力量很大,我把他们形容为大炮——迫击炮或者榴弹炮,进攻时“咣咣”一两炮就得分了,而我们自己是机枪——轻机枪或者重机枪,利用自身的爆发力,不给对方喘息机会,你一两板就得手,我连续三四板照样能得分,压得你没有还手之力。当然,“机枪”的力量不能低于必要的限度,这样遇到机会时才能得分。

           199543届世乒赛时,就有人提出:中国队的要求是“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没有特点的打法会被认为难成大气,但是孔令辉力量平平、旋转一般、杀伤力也不太突出,只是速度还可以。今天回顾起来,孔令辉之所以能成功,从技术角度看就是由于板与板之间的衔接速度快。用速度辅以旋转作为主要衔接手段并能得分,孔令辉应该是最早的,走在了反胶选手的前列。

    又如谭瑞午,作为男选手,他的身高仅有1.6m左右,体重仅90斤。尽管他比较灵活,但毕竟照顾范围有限,当时在二队里实力并不算强,但是看中了他比较聪明、胆量比较大,于是选上了一队。我带他的九个月,最重要的就是强化了衔接,考虑到他的特点,为他设计了以速度变化为主的打法——“轻机枪”:加快衔接的速度,增加衔接的爆发力,要求他接完发球之后进入相持时,或搓球之后台内挑打时,每次的第一板球都要注重突然性,击球时间比最高点稍早。在最高点击球,对力量比较大的人而言效果还可以,但在选手状态最好的时候,你会发现,主动进攻中(机会球除外),以及快速相持中、控制与反控制中,最佳击球时间都是比最高点稍早,即上升晚期。我就是力争在这个点上,充分挖掘谭瑞午的突然性、灵气和变化,让他用反手开路为正手创造机会,其世界排名也升到了二十多位,遗憾的是,最终他由于非技术方面的原因没有继续打下去。

     

    转换板型 交换重心

    横板:有的人顾反手不顾正手,站位也是右脚前一点,反手发力不错,但正手回球时不调节板型,一来容易造成“身后击球”,二来很可能勾着手腕去打球,像大炒勺似的。相反,有些选手,比如说原来南方的队伍重正手,他们正手击球的板型有些外撇,比较容易发力,但到了这个年代,由于弧圈球被广泛运用,板型外撇太多了就“包”不住球,不易控制弧线,而且若是反手击球时不交换板型,手背、手腕的力量就用不上,反手会显得“站不住”。

    直板:正手攻球时应拇指用力,反手推挡应食指用力。如果正手击球仍然食指用力,就容易抬肘;反手击球仍是拇指用力,则手腕调节用力的方向时,只能向上、向侧,不能向下。

    个人感觉,无论直板、横板,手指、手腕应在正反手转换的每个球中发挥作用,比如横板由正手回反手容易些,食指往下压一点就回来了,而直板的手指动作稍微小一点儿。手指、手腕辅助转换这门功夫要勤练,因其幅度小,产生的抗力也小,有利于加快速度,而且不一定要上台练,随时随地都能练。也有人拿铁拍子练,我觉得,只要注意放松,这也是很好的方法。如果你练得非常熟了,再加上预判,实战中转换时就不会有太大压力。

    但强调手指手腕辅助转换,并不是就不讲究重心了,当来球速度特别快时,只要能保证重心的交换,即使来不及回出高质量的球,也能保证相对理想的击球效果,如果重心不交换,正手可能就会变成“大炒勺”。其实,如果交换得好,就可以少交换,比如,以正手抢攻为主的选手,发完球后转为正手进攻时交换得好,就可以继续正手板型打下去而不必反复交换。

      在我看来,这属于基本功的范畴,但一些年轻选手对此可能不太重视。交换肯定比不交换难,打上升点晚期肯定比打最高点和下降点早期难,但不能因为难,因为你觉得麻烦就不去做,好的东西肯定是更难的,否则就没有公平可言了。在符合自身打法需要的前提下,要力求规范,从小追求最好的东西,难是肯定的,但如果从理论上推敲,你认为它是先进的、是可行的、是你的能力可以承受的,你就去做,一旦你做了,你就会走在别人的前面。

     

     

    正三角VS反三角

      从台内球转入相持,很多人马上退下去,手拉后了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要去跟人家打相持,其实,往往因为对方来球速度比较快、前冲力比较强,造成来球把你“顶”在后面,形成“身后击球”,十分被动。所以,训练中我有一个提法:手在台面上、手在身体前面、手在肘前面,这样我的击球位置和击球距离是比较舒服的。

    对于这种快速来回中的衔接(转换),也可以用“截击”的概念来解释。把人与来球组成一个三角,比较正确的方式,人的身体应是三角的中心,由中心向左、右的前上方挥拍,这样我就在“截击”,需要照顾的范围小,又能保证身前击球,无论发力、借力都容易。如果变成球是三角的中心,以球为起点向两旁延伸,打成一个反三角,左右两边无限制扩展以后,回球难度就大了。

     

    力量合理 出手集中

    我来国家队之前,在北京男队工作了十几年,师傅是岑淮光教练,他对相持有一定研究。有人说,北京队实力强,是不是练习回合特别多?其实,我们训练中并没有刻意追求摆速要多少板,而是当时对力的研究比较多,把力量分成几份。比如:十成力,也就是“发死力”了,我们不太赞成;出了机会,八九成力够了;主动进攻六七成,相持四五分劲,防御三四分或者两三分。我们提倡中等力量和借力中发力,提倡在上升晚期击球,在这个点上,来球的旋转没有完全出来,又同最高点一样是发力的良好时机,而且速度快、隐蔽性强,如果等到最高点再出手,速度慢下来了,手拉大了,击球意图也暴露地比较明显。只要做到力量合理,回合自然不就多了吗?再者,出手要集中,这样既保证了突然性又可以充分体现爆发力。我可以退得不是太后,不至于狼狈招架,你打不动我,我两成劲借上你的八九成劲,回过去威力一样不小,从场面上看也不是下风。找好位置,找好距离,创造一个比较舒服的击球条件,这在转换中是比较有用的。

     

    手段全面 突出特长

    衔接手段还是要精练。比如弧圈球相持或者防守中的转攻,当你站位近台时,如果来球的弧线比较高、旋转比较强、节奏比较慢,用反撕处理就比较难,不妨用一板反手弹打——这个球是瓦尔德内尔发明的,后来马文革、孔令辉用得比较多,如果弧线比较低、旋转比较正常,可能用一板快带、快拉(术语叫反撕)来转攻效果更好。

    反手,尤其是反胶选手的反手,到底用什么衔接手段好?今天的乒乓球,不仅需要特点突出,也强调技术全面,反手在相持、攻防转换中仅有反撕或弹打都是不够的,对旋转很强、弧线很低的还可能采用平挡,因球制宜。当然,三、四种手段不能平均分配,还是要形成自己的特长:如果反撕能力强,反撕的比重要大一点,如果这球可挡可撕,你可以反撕,可敲可摩擦时你可能采用摩擦多些,反之亦然,撞击能力强的人,撞击比例就多一点。从趋势来看,现在是速度加旋转的时代,我个人认为加旋转的球威胁更大些。举例来说,刘国梁开创了直板横打的先河,原来反手不能拉下旋,他能拉,原来反手相持都是平挡,他可以敲打,但由于时代和打法的关系,他反手摩擦的能力相对来说稍弱,而王皓、马林、阎森现在只是在慢节奏中敲一板,相持中则不太敲,都是采用旋转与速度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对方拉弧圈后我们可以反撕,对方平挡后我们快拉或是快撕。

     

    取长补短 世界大同

    我有一个观点——“世界大同”,就是说各国打法都在追求理想的境界,而且追求的结合点可以说越来越集中,无非就是积极主动、凶狠变化。就好比我们都去北京,我的方法可能好点,算是从上海走,我先到,他从海南走,尽管慢点,但也是在走,最终的目的地还是比较一致的。大家都在取长补短,为什么说瓦尔德内尔对世界乒坛有比较大的贡献,是因为他的发球抢攻、反手弹打弧圈、接发球晃撇等等都被广为采用了,同样,中国选手的许多东西也在为欧洲选手所借鉴。

    譬如萨姆索诺夫,也是个子高,整体实力较强,就我个人的观察,他同样在解决衔接的问题。他采用的方式,首先是多用长球开路,争取在上旋中的衔接(转换),尽量避免近与远、台内与出台这种前后距离的转换,这样在原位置挑打、撇,然后形成长球上旋对攻就比较容易,这与王励勤类似;其次,萨姆索诺夫比较注重每板球的技术质量,比如劈长时砍得很深、出手速度很快、旋转比较强,或者相持中令对方感觉球非常“顶”,这有他自身发力的原因,另外我也听说他用的海绵比一般人厚一些,球拍弹性更大。当然,正反手的转换相对而言较易解决,但中间仍是他比较明显的一处软肋,这对重心、移位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个子高的人来说难于解决。

    我原来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个子较高的选手,女子身高超过1.7m,男子超过1.8m的,普遍被认为比较软、比较慢。但是王励勤仍然保留了平常身高的优势,所以,基础较好、有发展潜能的选手,在年轻时一定要加强对体能的训练,现在你可能觉着自己的体能够用,将来却未必能保持下去,特别是女孩子发育之后,身体胖了,如果胆量再小点,马上就会觉得体能力不从心了。换句话说,在小的时候,即使当时的体能够用,还要再加强到超前些,因为以后要打点折扣。

     

     

    收藏 举报
你还不是该俱乐部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