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与球友们交流,常常会讨论到某人某个技术动作是否“正规”,要不要改动作,没有教练指导会不会把动作练歪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论坛上也有类似的问题,故而斗胆将本人的认识写出来,旨在抛砖引玉,欢迎拍砖。
窃以为,所谓“正规”的技术动作,原本是没有的。只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人们认识到,对某一类来球,必然存在着一种大家公认的相对比较合理、效率最高的击球方式。而对“这种击球方式”的认识被总结、推广,就形成了所谓“正规”或曰“规范”。
先说“相对比较合理”:应该说,能在规则许可范围内,将来球击至对方台面,这个动作必定有其合理的部分在内,关键是其中的合理成份多与少,而所谓“正规动作”中的合理成份能达到最大化;我们再来讨论更重要的击球动作的“效率”问题:在能将球合法还击到对方台面的基础上,以同样的动作还击类似的来球,“成功率”或曰“命中率”较高,且比其他相近的动作省力,这个动作一般被认为是比较正规的,比较协调,看上去也会比较顺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赛成绩相应就是这个“效率”高低的试金石,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般来讲国家队的动作要比地方队正规,专业队员比业余爱好者动作正规。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水平在一定时期总会有局限性,因而对“正规”的认识同样与时俱进。早期的“翻腕式快攻”动作在现在看来就显得不太“正规”,现在某些技术动作在将来也会被修正。一定时期人群中的每个个体认识水平一般不能突破时代的局限性,也不会完全一致,所以说每个人对“正规”的认识肯定是各不相同的,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莱特”,这并不奇怪。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动作的“正规”原本就不存在,并将永远不存在。严格来说,它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中,人们努力向它靠拢,越来越接近,却永远达不到。也就是说我们所讲的“正规”只能是“相对”的,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并且由于每个球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相对的“正规”应该形态各异,那么从相对的角度,“正规”的动作又似乎应当有无数种:孔令辉拉弧圈和王励勤不同,王皓拉弧圈和马林也不同。以前曾有这样的案例,人们严格按照国家队尖子队员的动作图片练习,甚至量好角度、距离,一丝不差地照抄照搬,动作是“正规”了,效率却低了,这就是没有考虑个体差异,教条主义了。
几位国家队资深教练在讲到技术动作的时候,都讲到动作符合基本击球原理即可,不必强求与谁谁谁一样,(高人毕竟是高人!)可见,业余爱好者在练习某个动作的时候,开始不要
过多考虑动作是否正规,虽说“正规”的动作是许多人的经验总结,可以作为教材,可我们绝不能“教条主义”!
多数业余爱好者限于条件,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专业队的训练水平,只能努力提高对击球基本原理的认识,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高其动作的“正规”程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