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 - 综合技术
-
正手近台攻球是很多技术动作的基础,这是许多专家和资深球迷的共识:即使是世界级的选手在比赛之前也要先对练一会儿,借以热身、熟悉球性、适应节奏、找到击球的感觉等等。
正手近台攻球的技术动作大体是这样的(以右手为例):近台站位,上身前倾,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当来球落台时,转腰引拍,拍形稍前倾,在来球上升期击球,击球点在身体右前方约30度,击球后重心从右脚转向左脚,小臂收缩自然挥至面前略偏左。
自己从学会这动作就是这样练的,也没有想过为什么。
有一次在一个球馆给一个小孩喂球,基本都送在他的正手,弧线大体与球网同高。但见这小孩的手先在台外往下一放,在球的下降期,肩膀和大臂往上兜,然后抬肘向前下方压,动作稍快稍用点力,这球就出界、下网,每个球不过勉强打三两板而已。
教他把手放在台内,拍形稍前倾向前击球,但他依旧加了向上的动作,屡教不改。问他为什么,他说,球这么低,我加了向上的动作球还下网,只向前肯定更加不行。好像是有点道理?
我思考了一下,在纸上画了一个示意图,如此这般地讲给他听。
重新开始,小家伙放松下来,以借力为主,降低手的动作幅度,尽量以腰带手,在球的上升期触球。这下大有起色,基本上每个球能打十五六板,最多的能打上三十多板不失误。
这以后我就思考,很多成年人学球,因为一些想当然的认识,正手击球的动作都是肩向上耸,大臂向前上舞,然后再抬肘向下压,速度一快就碰不上球,力量一大就出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在不考虑来球旋转的情况下,一般地,来球弧线与台面形成的夹角(借用光学的术语:“入射角”)约等于来球弹起的弧线与台面形成的夹角(“反射角”)(注,由于重力的作用,一般“反射角”要略小于“入射角”,不过这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推而广之,球在拍面上的反弹亦然。这样,当我们在来球上升期以近乎垂直于台面的拍形触球时,不光可以借上来球的弹跳力,球在拍面上的反弹弧线是向前上的!!!!一般来说,来球要越过球网,则反弹的高度大体总要有十一、二厘米左右,这就足够了!只要以适当的力量向前撞击,则球自然会过网,无须额外再加向上的动作;但如用力过大且不加摩擦,则球有可能出界。
许多成人的击球点多在端线之外,由于动作过大且复杂,往往是在下降期触球,用力方向又以向上为主,以为这样可以把球向上带。但是,不向前迎球则拍与球的正压力小,不足以将球摩擦向上,下降期与拍的入射方向是向下的,反弹更是向下而去了。从这个角度顺便说一下弧圈球:如果是在下降期拉球,则必须有足够向前的速度给球以适当的正压力以保证足够的摩擦力,同时又必须有足够向上的力量以保证克服球的下坠力。
所以,一般地练习近台攻球,开始可以不必说太多,只要把球拍放在台面以上,找到来球落点,拍形垂直于台面,在上升期(大概跳起比网子略低时)迎上去触球即可,视来球弧线高低和旋转略微调节拍形,力量无须太大,用腰带一下,以借力为主,甚至几乎看不出手的作用。当然,熟练以后,可适当向前(因为是上身前倾,所以感觉上是向上,实际是向前)收小臂,以短促的爆发力击球,发挥快攻的特点。
收藏| 举报| 回复
-
"入射角=反射角",球在拍面上的反弹亦然.
这个结论不适用于球拍和球,因为球拍的摩擦系数很大.
把球拍平放在桌面上, 以较大的入射角对球拍上砸, 将会看到反射角并不会太大, 入射角不等于反射角. 不过我没试过, 想当然耳.
-
有道理,受到启发,我的理解如下:
对上旋来球,在上升期,拍触球,球被拍(假设球拍垂直于台面)向上反弹,同时给球拍的正压力也大,这就是常说的容易合上力(借力、吃上劲);
而在球的下降期击球,需要主动发力,既要要撞击(正压力-吃住球),有需要有摩擦(带出弧线)
-
很多成年人学球,因为一些想当然的认识,正手击球的动作都是肩向上耸,大臂向前上舞,然后再抬肘向下压,速度一快就碰不上球,力量一大就出界
我的毛病就是这样,别人总提醒,也不改, 原来是还不懂理论,以后强迫自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