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组 - 休闲茶座
-
马琳,是一个从沈阳走出的乒乓奇迹...
贫困家庭撑起的世界冠军
1980年2月19日,马琳出生在沈阳市沈河区。在马琳入选中国队两年后,他的父母相继下岗。为了不影响马琳在中国队的训练,夫妻俩决定暂时对他保密。马琳父母向亲戚借了几万元,在市区里开了一家小饭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
马琳用一个又一个冠军让父母不再辛劳。2000年10月男子世界杯上,马琳夺得了冠军,拿到冠军的那一刻,马琳举臂跪地、泪流满面。
14岁获第一个冠军
1992年,汕头一位民营企业家出资赞助组建汕头市乒乓球学校和少年乒乓球队,主教练就是刘铭水。第二年,全国少年赛上,马琳及另外几名选手均被引进到汕头,汕头队还从全国其他地方引进了多名小选手,包括刘国正、谭瑞午、张钰、李潮、丁颖。
1994年,在广东省运会上,马琳一口气为汕头队拿下乒乓球单打、双打和团体3枚金牌。后来,14岁的马琳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就夺得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男单冠军。在那场比赛中,他被蔡振华教练相中,开始了他的国家队生涯。
一周练坏一双运动鞋
刘教练说,汕头市乒乓球学校一名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至少是一天7个小时,训练量大概要比其它地区的运动员多出1/3。而马琳的训练态度非常认真,尤其是备战广东省九运会期间,训练量大,训练时间长。采用直板打法的马琳除了苦练发球外,更苦练多球来回,这需要大范围的跑动,所以他练得相当刻苦,一周就练坏一双运动鞋。刘教练说,光脑子好、球感好,训练不苦也没用,聪明人往往爱犯懒,而马琳正是因为兼具天赋与勤奋,才能顺利入选国家队,并成为世界乒坛的一流好手。
父亲过生日送劳力士表
父亲马辉说,马琳在成名后生活简单,并非外界传言的奢侈。他说,马琳从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当年马琳在少年体校时,一个月有7元钱的零花钱,但马琳从来不花。那时校内比赛,打赢一场有0.5元的购物券,马琳一周能赢6张购物券,他用这些来到食杂店换生活用品。
这样的节俭习惯一直延续到成年。
马辉说,幼年时的马琳离家时还喜欢流眼泪,但现在夫妻俩去机场送马琳,马琳总在通过安检时挥一下手,“你们回去吧”。马辉说,那时候,他们才能感觉到儿子长大了。
因为聚少离多,多年来马辉和爱人过生日时,马琳只能电话庆贺,他一直将其视为遗憾。马辉喜欢手表,从小马琳就记在心中。前几年,马辉过50岁生日,马琳托人从瑞士买回一块劳力士手表。这是马辉收到儿子送的最贵重礼物,他一直戴在手上。
收藏| 举报| 回复